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的设计与模拟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的设计与模拟

论文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简称LTD)作为一种脉冲功率驱动技术获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对其快脉冲输出潜力的发掘,LTD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兴趣。LTD技术具有模块化、结构紧凑、使用灵活、能量传输效率高等特点。LTD模块通过多组电容器并联放电实现大电流快脉冲输出,多个LTD模块借助于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Magnetically-insulated Inductive Voltage Adder,简称MIVA)可以实现电压的叠加,从而在不经过脉冲压缩的情况下实现功率倍增。本文简述了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背景和驱动源技术的概况,介绍了LTD技术产生的技术背景和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典型的感应电压叠加装置及其电压叠加器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多级LTD感应叠加的电路模型,并在已有四开关组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对1Ω负载输出电流100kA,脉冲上升时间小于60ns的LTD模块,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峰值功率100GW共10级的LTD装置的物理设计。分别通过电路模拟PIC模拟,研究了IVA内导体结构、极性、发射阈值等对输出脉冲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现有设计,10级LTD串联可使10Ω负载获得超过100GW的功率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60ns;在LTD模块数目较少时,脉冲在IVA中传输时间远小于脉冲上升时间,只要能保证磁绝缘,IVA内导体结构对电压波形影响不大;LTD输出的脉冲从负极性改变为正极性时,电压幅值变化不大,但IVA中电子流位形将完全不同,电压波形的真空前导幅值和持续时间增大;IVA阴极的电子爆炸发射的阈值越高,电压波形的真空前导幅值和持续时间越大,脉冲前沿越不平滑。文章较完整的阐述了多级LTD装置的设计步骤和模拟方法,研究了电压叠加器构型与输出脉冲的关系,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LTD技术的实用研究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背景
  • 1.2 LTD研究的基本概况
  • 1.3 论文工作概述
  • 1.3.1 选题的意义
  • 1.3.2 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3 论文工作的特点
  • 第二章 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磁绝缘
  • 2.1.2 感应电压叠加
  • 2.1.3 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
  • 2.2 磁绝缘传输线
  • 2.2.1 磁绝缘基本理论概述
  • 2.2.2 磁绝缘形成的过程和典型波形
  • 2.3 应用
  • 2.3.1 磁绝缘技术应用举例
  • 2.3.1.1 磁绝缘二极管
  • 2.3.1.2 等离子体融蚀开关
  • 2.3.1.3 磁绝缘线振荡器
  • 2.3.2 IVA技术应用举例
  • 2.3.2.1 Hermes-III装置
  • 2.3.2.2 Cygnus装置
  • 2.3.2.3 Mercury装置
  • 2.3.2.4 RITS装置
  • 2.3.2.5 LTDR
  • 第三章 感应电压叠加的基本原理
  • 3.1 感应腔的基本结构
  • 3.2 集中参数模型
  • 3.3 分布参数模型
  • 3.3.1 源匹配型
  • 3.3.2 负载匹配型
  • 3.4 MIVA的阻抗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00 GW LTD的设计与模拟
  • 4.1 LTD的快脉冲输出原理
  • 4.2 LTD模块的简化电路与全电路
  • 4.3 100 kA LTD模块的设计
  • 4.3.1 电路参数的确定
  • 4.3.2 100 kA LTD模块的结构
  • 4.4 100GW LTD设计
  • 4.5 100GW LTD的电路模拟
  • 4.5.1 分布参数模型
  • 4.5.2 集中参数模型
  • 4.5.3 两种模型的比较
  • 4.5.4 IVA内导体结构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 4.6 100GW LTD的粒子模拟
  • 4.6.1 模型描述
  • 4.6.2 对三种构型MIVA的模拟
  • 4.6.2.1 负极性输出
  • 4.6.2.2 正极性输出
  • 4.6.2.3 电子发射阈值对波形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展望与总结
  • 5.1 LTD技术前景展望
  • 5.2 论文工作总结
  • 5.3 对后续工作的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磁绝缘传输线的工作点
  • 附录2 MIVA真空阻抗计算程序
  • 附录3 在读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和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基于变电站感应磁场和感应电压的测量装置[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01)
    • [2].500kV线路下方低压配电线路感应电压问题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7(03)
    • [3].同塔多回线路感应电压的电路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计算及分析[J]. 广东电力 2017(04)
    • [4].感应电压的产生、危害与预防[J]. 安全 2009(09)
    • [5].感应电压的鉴别与预防[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3(03)
    • [6].变电站静电感应电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 广西电力 2013(05)
    • [7].防止高压静电感应电压的几种方法[J]. 电力安全技术 2009(09)
    • [8].舰船金属物体射频感应电压校准技术研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S1)
    • [9].电缆排列方式对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的影响[J].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8(04)
    • [10].瞬变电磁法影响感应电压的因素[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3(02)
    • [11].高压输电线下方工作车辆感应电压的分析计算[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6)
    • [12].交流控制线路中感应电压的解决方法[J]. 丹东海工 2012(01)
    • [13].雷击电晕对输电线感应电压的影响[J]. 电瓷避雷器 2017(03)
    • [14].感应电压叠加器模块对方波脉冲的响应[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0(08)
    • [15].莱钢120万吨球团感应电压消除方法的研究[J]. 电子世界 2012(12)
    • [16].水泥生产线安装调试中对感应电压的防范[J]. 水泥 2011(11)
    • [17].变电站感应电压检测及分析[J]. 电工技术 2018(23)
    • [18].大容量抗感应电压输电线路绝缘电阻测量装置设计与开发[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14)
    • [19].控制回路中电缆感应电压分析及解决方案[J]. 通讯世界 2017(21)
    • [20].关于防止高压静电感应电压的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 2019(03)
    • [21].欠匹配型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次级阻抗优化方法[J]. 物理学报 2017(20)
    • [22].避免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电缆感应电压影响的措施[J]. 电世界 2016(05)
    • [23].多回任意排列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计算[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30)
    • [24].宁和城际大胜关大桥感应电压吸收仿真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23)
    • [25].近地面长导体感应电压的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5)
    • [26].二次电压电缆中无电导线感应电压分析[J]. 新疆电力技术 2013(02)
    • [27].基于镜像法的厂区6k V供电线路感应电压计算[J]. 科技视界 2020(08)
    • [28].电缆排列方式对金属护套感应电压的影响[J]. 科技资讯 2019(07)
    • [29].220kV输电线路感应电压驱鸟试验和应用[J]. 电气技术 2013(09)
    • [30].同塔六回输电线路感应电压与感应电流的计算分析[J]. 电力学报 2019(02)

    标签:;  ;  ;  ;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磁绝缘感应电压叠加器的设计与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