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水彩画与国画如何相融

探水彩画与国画如何相融

论文摘要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逐步形成了东方和西方两个文化体系,东方文化是一种写意文化,要求比较空灵,而西方的是写实文化,要求有质感,符合科学。两者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时,便产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使本土文化增添新的活力的同时,也给其它美术领域注入了新的元素,水彩画与国画的融和就是其中一例。笔者在文中依次阐述了中国画的没骨画、泼墨画、文人画以及水墨画等与水彩画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且从绘画技巧(用水、用色、用笔、用线)上进行剖析。通过不同题材(人物、风景、静物)举例论证,提出当前中国水彩画出现的一些争议(如水彩画一些作品内容越来越复杂,刻画越来越精细,“水”的特性已经被淡忘了,出现了一些与中国画不分上下的“怪圈”等)并加以分析,根据时代的发展,中西融合、世界一体化,当前艺术语言多样化的趋势,提出社会需要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要把时代性、民族性、个性三者有机结合,既要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精神,又要汲取外国先进文化之精华,为吾所用,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敢于借鉴,勇于创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代民族文化体系,重建具有民族特征和中国气象的艺术评判和价值体系,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美术作品,树立兼容并蓄的大国艺术气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水彩画的历史发展进程
  • (一) 古代早期水彩画
  • (二) 西方水彩画的产生与发展
  • (三) 中国水彩画的形成与发展
  • 二、水彩画与国画在技法上的融合
  • (一) 用水
  • (二) 用色
  • (三) 用笔
  • (四) 用线
  • (五) 水彩画的特性及其艺术魅力
  • 三、水彩画与国画在取材方面的融合
  • (一) 没骨画
  • (二) 泼墨画与泼彩
  • (三) 文人画与水彩画
  • (四) 水墨画与水彩画
  • (五) 对当前水彩画的思考
  • 四、中西方融合
  • (一) 中国特色水彩画
  • (二) 中国水彩画的艺术审美价值
  • (三) 水彩画的创作根源
  • (四) 中西方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探水彩画与国画如何相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