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敏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敏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VOC 是大气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人们对大气中VOC 的监测越来越重视。目前VOC 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需要复杂的采样和预处理,所以其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重要的VOC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目前采用荧光法检测VOC 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新型的敏感材料,本文制备出了一种用于荧光法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新型敏感材料[Cu2X2(C9H7N)2]2(X=I、Br)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铜(I)的碘化物与喹啉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了具有较强荧光的配合物[Cu2I2(C9H7N)2]2。许多挥发性有机物都可以使[Cu2I2(C9H7N)2]2的荧光猝灭,例如:丙酮、丁酮、甲苯、甲醇、乙醇、三氯甲烷、正几烷和乙酸乙酯等。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与这一配合物作用时,[Cu2I2(C9H7N)2]2 的荧光强度会显著下降,甚至其荧光完全熄灭。而且乙醇溶液与这一配合物相作用时,乙醇溶液的浓度和[Cu2I2(C9H7N)2]2 的荧光强度的下降呈线性关系。[Cu2I2(C9H7N)2]2 与乙醇反应前后其XRD 图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说明[Cu2I2(C9H7N)2]2 的荧光被挥发性有机物猝灭的原因,是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与这一配合物作用,导致其分子构型发生了变化,而造成其分子荧光的猝灭。从[Cu2I2(C9H7N)2]2 的荧光图谱上可以看出,当[Cu2I2(C9H7N)2]2 在585nm左右的荧光被这些挥发性有机物猝灭后,在短波位置(500~550nm)出现了荧光强度的增加,这说明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使[Cu2I2(C9H7N)2]2 的荧光猝灭的途径是能量转

论文目录

  • 1 综述
  • 1.1 VOCs 的检测方法
  • 1.1.1 色谱检测方法
  • 1.1.1.1 VOCs 的采样及预处理技术
  • 1.1.1.2 VOCs 的分析方法
  • 1.1.1.3 色谱检测法存在的问题
  • 1.1.2 荧光检测方法
  • 1.1.3 其它检测方法
  • 1.2 VOCs 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I2(C9H7N)2]2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的研究'>2 [Cu2I2(C9H7N)2]2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试剂及仪器
  • 2I2(C9H7N)2]2 的制备'>2.2.2 [Cu2I2(C9H7N)2]2的制备
  • 2I2(C9H7N)2]2 荧光性质的测量'>2.2.3 [Cu2I2(C9H7N)2]2荧光性质的测量
  • 2I2(C9H7N)2]2 晶体的制备'>2.2.4 [Cu2I2(C9H7N)2]2晶体的制备
  • 2I2(C9H7N)2]2 晶体的分析'>2.2.5 [Cu2I2(C9H7N)2]2晶体的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I2(C9H7N)2]2 制备的讨论'>2.3.1 [Cu2I2(C9H7N)2]2制备的讨论
  • -的电子结构'>2.3.1.1 Cu-的电子结构
  • 2I2(C9H7N)2]2 制备过程的讨论'>2.3.1.2 [Cu2I2(C9H7N)2]2制备过程的讨论
  • 2I2(C9H7N)2]2 晶体结构'>2.3.2 [Cu2I2(C9H7N)2]2晶体结构
  • 2I2(C9H7N)2]2 载体的研究'>2.3.3 [Cu2I2(C9H7N)2]2载体的研究
  • 2I2(C9H7N)2]2 的荧光光谱'>2.3.4 [Cu2I2(C9H7N)2]2的荧光光谱
  • 2I2(C9H7N)2]2 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响应'>2.3.5 [Cu2I2(C9H7N)2]2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响应
  • 2I2(C9H7N)2]2 对乙醇溶液的线性响应'>2.3.5.1 [Cu2I2(C9H7N)2]2对乙醇溶液的线性响应
  • 2I2(C9H7N)2]2 的荧光猝灭'>2.3.5.2 其他挥发性有机物对[Cu2I2(C9H7N)2]2的荧光猝灭
  • 2I2(C9H7N)2]2 荧光猝灭机理的讨论'>2.3.6 [Cu2I2(C9H7N)2]2荧光猝灭机理的讨论
  • 2I2(C9H7N)2]2 荧光性质的可逆性'>2.3.7 [Cu2I2(C9H7N)2]2荧光性质的可逆性
  • 2X2(C9H7N)2]2(X=Br、Cl)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的研究'>3 [Cu2X2(C9H7N)2]2(X=Br、Cl)的制备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试剂及仪器
  • 2X2(C9H7N)2]2(X=Br、Cl)的制备'>3.2.2 [Cu2X2(C9H7N)2]2(X=Br、Cl)的制备
  • 2Br2(C9H7N)2]2 的制备'>3.2.2.1 [Cu2Br2(C9H7N)2]2的制备
  • 2Cl2(C9H7N)2]2 的制备'>3.2.2.2 [Cu2Cl2(C9H7N)2]2的制备
  • 2X2(C9H7N)2]2(X=Br、Cl)荧光性质的测量'>3.2.3 [Cu2X2(C9H7N)2]2(X=Br、Cl)荧光性质的测量
  • 3.3 结果与讨论
  • 2X2(C9H7N)2]2(X=Br、Cl)制备过程的讨论'>3.3.1 [Cu2X2(C9H7N)2]2(X=Br、Cl)制备过程的讨论
  • 2X2(C9H7N)2]2(X=Br、Cl)的荧光光谱'>3.3.2 [Cu2X2(C9H7N)2]2(X=Br、Cl)的荧光光谱
  • 2Br2(C9H7N)2]2 的荧光光谱'>3.3.2.1 [Cu2Br2(C9H7N)2]2的荧光光谱
  • 2Cl2(C9H7N)2]2 的荧光光谱'>3.3.2.2 [Cu2Cl2(C9H7N)2]2的荧光光谱
  • 2Br2(C9H7N)2]2 的荧光猝灭'>3.3.3 挥发性有机物对[Cu2Br2(C9H7N)2]2的荧光猝灭
  • 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3.4 挥发性有机物对[Cu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
  • 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3.4.1 挥发性有机物液体对[Cu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
  • 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3.4.2 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对[Cu2X2(C9H7N)2]2(X=I、Br)的荧光猝灭的比较
  • 4 结论
  • 2I2(C9H7N)2]2晶体结构参数'>附表: [Cu2I2(C9H7N)2]2晶体结构参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声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高沸点有机物对沸石转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9(12)
    • [2].环境检测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方法的合理运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12)
    • [3].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和治理技术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2)
    • [4].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上海节能 2020(01)
    • [5].石化企业储运系统逸散气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J]. 化工管理 2020(06)
    • [6].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对比研究[J]. 矿业科学学报 2020(02)
    • [7].同步超声衍生萃取土壤中氯代酸性有机物[J]. 分析试验室 2020(03)
    • [8].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9].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20(05)
    • [10].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措施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3)
    • [11].城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体系构建初探[J]. 环境保护 2020(09)
    • [12].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思考探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2)
    • [13].大连市重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调查及相关建议[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3)
    •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与治理[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3)
    • [15].挥发性有机物常用治理技术及其比较[J]. 低碳世界 2020(05)
    • [16].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监测[J]. 环境与发展 2020(05)
    • [1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监管主要问题和对策探析[J]. 环境保护 2020(15)
    • [18].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治理[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19].浅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危害与污染控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4)
    • [20].儿童座椅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水平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21].对《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的“印刷式”解读[J]. 印刷工业 2020(04)
    • [22].工业区固定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思考[J]. 节能与环保 2020(09)
    • [23].我国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控制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19)
    • [24].沿海地区不同来向气团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1)
    • [25].浅谈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现状[J]. 化工管理 2016(33)
    • [26].石油化工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探讨[J]. 化工管理 2017(03)
    • [27].空气和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比较[J]. 广东化工 2017(08)
    • [28].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研究[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7(03)
    • [29].含有机物废液处理工序实施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5)
    • [30].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管控探讨[J]. 环境保护 2017(13)

    标签:;  ;  ;  ;  ;  

    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敏感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