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杉、秦岭冷杉人工菌根诱导系的建立

银杉、秦岭冷杉人工菌根诱导系的建立

论文摘要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和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分别是我国特有的松科植物以及珍贵的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由于其种群自然更新能力日趋低下,处于严重的濒危及渐危状态。本课题在现有的宏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以菌根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试图通过使用最小量种子资源来诱导该两种植物人工菌根的形成,验证银杉与秦岭冷杉为典型的外生菌根植物的理论:建立人工菌根苗的诱导技术,进行菌根功能的初步观察。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开其濒危之谜,为寻找一条濒危松科植物种群复壮的途径提供有用的信息。本研究的具体结果如下: 1.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银杉及秦岭冷杉无菌幼苗的培养系 经70%酒精以及30%H2O2的表面消毒,银杉种子的无菌率可达100%;并且经过切割1/5-1/3的胚乳,其种子发芽率达到60%以上:经70%酒精、0.2%升汞溶液以及30%H2O2的多重表面消毒,秦岭冷杉种子的无菌率也可达100%,其发芽率为30%。 经对多种植物培养基(WPM、SH、改良MS)进行筛选和比较,确定了包含1/4 MS大量元素、1/2 MS微量元素、MS维生素及MS铁盐的改良MS(MMS)培养基为适合的基本培养基,在MMS培养基中添加0.2mg/L的6-BA以及0.02mg/L NAA,有利于银杉、秦岭冷杉幼苗的生长。 2.成功地建立了两种植物的人工菌根苗的诱导系 通过菌种以及菌根诱导培养基的筛选,确定了土生空团菌以及RM培养基的有效性;运用改良平板法技术,分别建立了银杉-土生空团菌以及秦岭冷杉-士生空团菌的人工菌根诱导体系;运用形态解剖学的研究技术,观察并证实了在两种植物的侧根中存在明显的菌套结构以及在侧根的皮层细胞间隙存在哈蒂氏网结构。首次在实验室水平上建立了该两种植物的人工菌根诱导系。 3.改良了培养容器的表面消毒法 通过紫外线照射与70%酒精或0.05%NaOCl的表面消毒的双重处理,使不能高压火菌的容器达到表面消毒效果,建立了银杉、秦岭冷杉人工菌根苗的实用化体系。 4.成功地移栽了银杉人工菌根苗 通过6个月的移栽试验,分别对银杉菌根苗以及非菌根苗进行了生长比较,其结果表明菌根菌对于植物侧根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银杉、秦岭冷杉濒危现状以及外生菌根的作用和应用现状
  • 1.1.1 银杉和秦岭冷杉的形态学特征、分布以及生物学特征
  • 1.1.2 银杉和秦岭冷杉的保护价值
  • 1.1.3 银杉和秦岭冷杉的濒危现状
  • 1.1.4 银杉和秦岭冷杉的濒危分析
  • 1.1.5 菌根的功能
  • 1.1.6 菌根在造林上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银杉外生菌根的人工诱导及其菌根苗的生长测试
  • 2.1 银杉无菌苗培养系的建立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2 银杉人工菌根的诱导以及鉴定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银杉菌根苗与非菌根苗的生长对比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2.4.1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银杉无菌幼苗的培养系
  • 2.4.2 建立了银杉人工菌根苗的诱导系
  • 2.4.3 改良了培养容器的表面消毒法
  • 2.4.4 成功地移栽了银杉人工菌根苗
  • 3 秦岭冷杉外生菌根的人工诱导
  • 3.1 秦岭冷杉无菌培养系的建立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秦岭冷杉人工菌根的诱导及鉴定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3.3.1 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秦岭冷杉无菌幼苗的培养系
  • 3.3.2 成功地建立了秦岭冷杉的人工菌根苗的诱导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生菌根合成过程中外源竞争性真菌及其菌根形态[J]. 菌物学报 2020(05)
    • [2].菌根真菌与菌根辅助细菌互作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09)
    • [3].生长基质和菌根种类对香蕉苗气候适应性及营养吸收的影响[J]. 中国果业信息 2017(04)
    • [4].菌根学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贵州林业科技 2017(01)
    • [5].松树菌根土育苗造林技术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0)
    • [6].菌根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J]. 福建农业科技 2015(12)
    • [7].吹响菌根生态学研究的号角[J]. 生态学报 2016(10)
    • [8].我国杜鹃花科植物菌根及其真菌多样性研究现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5)
    • [9].浅议菌根生物技术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06)
    • [10].蔬菜接种菌根 节肥抗病高产[J]. 农村科学实验 2016(05)
    • [11].林木菌根化造林技术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13)
    • [12].菌根烟苗移栽后菌根的发育及其效应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01)
    • [13].落叶松菌根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应用[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9(06)
    • [14].菌根化苹果苗木及其生产技术[J]. 果农之友 2020(08)
    • [15].菌根辅助细菌与外生菌根菌互作机制研究进展[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 [16].梅树菌根研究初报[J]. 落叶果树 2015(04)
    • [17].番茄菌根化育苗及对青枯病的防治试验[J]. 中国蔬菜 2009(04)
    • [18].菌根学研究新进展(英文)[J]. 菌物研究 2009(02)
    • [19].三种水份条件下湿生植物Lythrum salicaria L.的菌根状况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英文)[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0].栽培基质酸碱度对丹参菌根效应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7)
    • [21].宝华玉兰菌根的显微结构观察[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9)
    • [22].菌根化苗木造林研究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5)
    • [23].杜鹃花类菌根研究进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3)
    • [24].5种杀菌剂对甘草生长及菌根效应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23)
    • [25].中科院揭示植物激控菌根共生的分子机理[J]. 农药市场信息 2014(03)
    • [26].马褂木菌根真菌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效果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2)
    • [27].高寒阴湿山区菌根化育苗、造林试验[J]. 甘肃科技 2009(21)
    • [28].麻栎菌根化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四川林业科技 2008(06)
    • [29].五唇兰菌根化育苗技术[J]. 园艺学报 2008(04)
    • [30].麻栎菌根化幼苗对水分胁迫的响应[J]. 现代农业科学 2008(07)

    标签:;  ;  ;  ;  ;  

    银杉、秦岭冷杉人工菌根诱导系的建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