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

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NGF、RA及BMSCs培养上清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在形态上的变化。结果显示未经处理的PC12细胞呈圆形、短梭形或三角形,有的细胞两极有短突起。添加不同浓度的NGF及RA组的PC12细胞在培养24h后即有突起伸出,有的较长增粗,其上还可见小的突起,类似神经元轴突。除轴突样突起外,细胞还伸出多条树突状突起,长短不一,突起数目不等。培养至72h,发现NGF和RA诱导组的细胞突起明显增粗,且明显比对照组伸长,以50ng/mlNGF组和1.0μg/ml RA组最为明显,细胞之间相互连接交织成网。用10、20和50ng/mlNGF和0.1、0.3、0.5及1.0μg/mlRA处理PC12细胞后,随着NGF和RA使用剂量的增加,细胞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均增大和增多,而将NGF浓度增加到80ng/ml及RA浓度增加到2.0μg/ml和5.0μg/ml时,其细胞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却没有50ng/mlNGF组和1.0μg/ml RA组明显。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2.0μg/ml浓度的RA即可导致细胞中黑色颗粒增多,胞体回缩,细胞老化,视野中多为细胞碎屑颗粒,有的细胞融合成片。BMSCs培养上清对PC12细胞的生长分化影响作用较显著。120μl BMSCs培养上清诱导PC12细胞48h后就使细胞分化,突起增粗,且比对照组伸长,培养至72h,发现BMSCs培养上清诱导组的细胞突起明显比对照组伸长,细胞之间同样也相互连接交织成网,而且随着BMSCs培养上清使用量的增加,细胞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均增大和增多。将诱导72h的各组细胞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分化细胞的细胞直径和突起长度,结果发现10、20、50、80ng/mlNGF组和0.1、0.3、0.5、1.0、2.0及5.0μg/ml RA组均可促进分化细胞突起的生长,且以50ng/mlNGF组1.0μg/mlRA组为著;40、80、120及160μl BMSCs培养上清可促进分化细胞突起的生长。本实验在观察了NGF、RA及BMSCs培养上清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在形态上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常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探讨了神经元的标志蛋白MAP2在用NGF、RA及BMSCs培养上清诱导PC12细胞72h后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发现10、20、50、80ng/mlNGF组和0.3、0.5、1.0、2.0μg/mL RA组MAP2阳性细胞数均明显比对照组增加,且以50ng/mlNGF组和1.0μg/mLRA组最为明显。40、80、120及160μl BMSCs培养上清组MAP2阳性细胞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增加,而且随着加入培养上清量的增加,MAP2阳性细胞数也增加。此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GF、RA及BMSCs培养上清具有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能力。

论文目录

  • 提要
  • 第一章 文献回顾
  • 1 PC12 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信号转导
  • 2 维甲酸的生物学特性及作用
  •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 第二章 诱导 PC12 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1 主要仪器
  • 2 主要试剂
  • 3 细胞株
  • 4 实验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1 NGF 诱导 PC12 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结果
  • 1.1 NGF 对 PC12 细胞生长的影响
  • 1.2 NGF 对 PC12 细胞 MAP2 表达的影响
  • 2 RA 诱导 PC12 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结果
  • 2.1 RA 对 PC12 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 RA 对 PC12 细胞 MAP2 表达的影响
  • 3 BMSCs 培养上清诱导 PC12 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结果
  • 3.1 BMSCs 的原代、传代培养及纯化
  • 3.2 BMSCs 培养上清对 PC12 细胞生长的影响
  • 3.3 BMSCs 培养上清对 PC12 细胞 MAP2 表达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诱导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