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 朱文胜

导师: 胡军

关键词: 保险业,制度,制度变迁,绩效

文献来源: 暨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新中国保险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创建发展期、国内保险业务停办期、恢复重建期、全面发展期等几个阶段,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制度变迁内涵。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产权结构、国家行为、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全面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 本文认为,产权制度是中国保险业最核心和基础的制度变量,国有产权内生的矛盾发展所导致的低效率是中国保险业产权安排由垄断性的国有产权向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混合并存演变的根本原因,中国保险业也从国家完全垄断经营的行业发展为国有产权为主导、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的行业;国家根据其效用函数决定产权结构和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无论是国家垄断产权形式的确立,国内保险业务的停办,还是国家在保险产权边界上的逐步退让,都是国家在当时的制度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国家在重新界定保险业的产权结构的同时,不断修改和调整博弈规则,降低交易费用,使保险业的产出最大化,以实现国家效用的最大化;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国自古以来建立在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基础上的依靠自我储蓄和政府救济应对风险的传统意识形态,以及国内保险业务停办二十年使人们保险意识的淡化,阻碍了商业保险的发展,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信息成本的降低,使人们的风险意识明显增强,商业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有效方式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我国意识形态的变化对保险业制度变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市场运行绩效和宏观经济绩效两个方面评价了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本文认为,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在市场运行绩效上表现为:(1)业务规模迅速扩张,(2)资源配置效率得以改善,(3)保险技术不断进步,(4)偿付能力显著提高;在宏观经济绩效上则体现为:(1)减轻了财政负担,(2)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3)扩大了就业范围,(4)完善了金融体系。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保险业发展简史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分析框架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中国保险业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第一节 我国保险业产权安排的历史演进

一、1949—1978年我国保险业的产权安排

二、我国保险业恢复重建期的产权安排

三、我国保险业全面发展期的产权安排

第二节 我国保险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含义

一、垄断性国有产权

二、多家竞争的公有产权

三、排他性的私有产权

四、从垄断性国有产权到混合产权

第三章 国家在保险业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国家理论:一些基本观点

一、国家的性质

二、国家理论与产权理论

第二节 国家效用函数

第三节 政府主导型的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

一、1949—1978年:以国家垄断产权为特征的制度安排

二、1979年以后:以国家在产权边界上逐步退让为特征的制度变迁

三、国家在保险业博弈规则上的调整和重建

第四章 意识形态对保险业制度变迁的影响

第一节 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意识形态对制度及其变迁的作用

二、意识形态自身的变迁

第二节 意识形态对我国保险业制度变迁的影响

一、我国保险思想的历史演进

二、社会公众保险意识的变化

三、社会对公有制和保险业非国有产权认识的变化

第五章 保险业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 制度变迁绩效的衡量

一、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二、保险业制度变迁绩效的衡量

第二节 市场运行绩效

一、保险业的市场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二、保险业的发展规模

三、保险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四、保险业的技术进步

五、保险业的偿付能力

第三节 宏观经济绩效

一、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促进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扩大了就业范围

四、完善了金融体系

第六章 研究的结论和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4-30

相关论文

  • [1].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 王虹.河海大学2005

标签:;  ;  ;  ;  

中国保险业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