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塘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

扁担塘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

论文题目: 扁担塘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水生生物学

作者: 张堂林

导师: 曹文宣,李钟杰

关键词: 鱼类区系,生活史,食物组成,生态位,营养级,食物网,生态形态学,群落结构,渔业管理,扁担塘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扁担塘(114°43′E,30°15′N)面积为330 hm2,是保安湖的一个子湖,位于长江中游,是一个浅水草型湖泊。本文以扁担塘为地点,开展了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湖泊鱼类群落结构优化及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研究了高体鳑鲏、彩石鳑鲏、方氏鳑鲏、彩副鱊、兴凯鱊、大鳍鱊、小黄黝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粘皮鲻鰕虎鱼的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这10 种小型鱼类鳞片上的年轮清晰,均能用作年龄鉴定材料。这些鱼类属于一年生的类型,种群结构简单,仅由1 个世代构成。兴凯鱊、彩副鱊、小黄黝鱼、子陵吻鰕虎鱼的雄鱼与雌鱼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它鱼类两性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差异。在高体鳑鲏、兴凯鱊、小黄黝鱼种群中,雄性数量显著少于雌性数量;在其它鱼类种群中,雄性数量与雌性数量没有显著的差异。所有鱼类性成熟年龄均为一龄,在繁殖期间,均出现明显的副性征。兴凯鱊和大鳍鱊开始产卵的时间在2月中旬,其它鱼类开始产卵的时间则在4 月。高体鳑鲏、方氏鳑鲏、彩石鳑鲏和彩副鱊的平均繁殖力非常低,变化于60~124 eggs;相比之下,兴凯鱊和大鳍鱊的繁殖力非常高,分别为1183 eggs、1343 eggs。但是,除兴凯鱊的相对繁殖力较高(126 eggs/g)外,其它5 种鱊类的相对繁殖力变化于78~93 eggs/g。小黄黝鱼繁殖力平均为419 eggs,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和粘皮鲻鰕虎鱼的繁殖力分别为2462 eggs、677 eggs、668 eggs。还测定了这10 种鱼类成熟卵细胞的大小,拟合了繁殖力与全长及繁殖力与体重关系的回归方程。2. 运用食物出现指数(即出现率)、数量指数(即数量百分比)、重量指数(即重量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同时分析了37 种鱼类的胃(肠)含物;这些鱼类包括了较广的食性类型。检验了5 种食物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不同指数排列的食物类群重要性的差异,探讨了各指数之间食物重要性排列的偏差与食料大小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现阶段湖泊渔业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1.2 长江中、下游湖泊发展鳜放养渔业的前景

1.3 本文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综述:鱼类生态形态学研究进展

2.1 生态形态学的定义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2 生态形态学的名词术语

2.3 生态形态学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2.4 生态形态学研究的进展

2.5 生态形态学发展的前景

2.6 生态形态学研究中常用多元统计方法

第三章 扁担塘湖沼学特征

3.1 湖区地理环境特征

3.2 水体主要物理特性

3.3 水体主要化学特性

3.4 水生生物资源概况

第四章 扁担塘10 种小型鱼类生活史特性比较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第五章 鱼类食性分析的五种食物重要性指数的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第六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营养格局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第七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生态形态学研究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

7.4 讨论

第八章 扁担塘鱼类群落组织研究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结果

8.4 讨论

第九章 扁担塘鱼类区系组成及其渔业利用

9.1 前言

9.2 材料与方法

9.3 结果

9.4 讨论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5-1 扁担塘37 种鱼类食物组成(% O, % N, % W, % IRI, % IP)

附录7-1 扁担塘33 种鱼类形态性状的统计数据

附录7-2 扁担塘33 种鱼类形态性状的相对测量数据的比较

附录8-1 33 个虚拟种在8 个独立的资源维上赋予的五位数的随机数字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2

相关论文

  • [1].长江流域鱼类多样性空间格局与资源分析[D]. 傅萃长.复旦大学2003
  • [2].大型浅水富营养湖泊—巢湖的渔业生态学研究[D]. 过龙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3].长江鱼类早期形态发育与种类鉴别[D]. 乔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4].遗传标记在鱼类育种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D]. 王忠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5].东亚鲤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王绪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6].黄海中南部主要鱼种摄食生态和鱼类食物网研究[D]. 薛莹.中国海洋大学2005
  • [7].抚仙湖外来鱼类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 严云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8].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探讨淡水湖泊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D]. 徐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
  • [9].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 [10].湖泊底栖动物食物组成与食物网研究[D]. 刘学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6

标签:;  ;  ;  ;  ;  ;  ;  ;  ;  ;  

扁担塘鱼类生活史策略、营养特征及群落结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