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对我国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启示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对我国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启示

论文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衔接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特色的培训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双证书”制度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一些弊端,不仅制约着职业人才的成长,而且也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及自身大力发展,从而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功能。本篇论文通过对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特点以及在资格框架指导下的职业教育证书结构中学分转换与互认方式的介绍,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双证书”制度的启示。本文提出,借鉴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体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改革需要做到:1.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2.规范就业市场,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3.完善“双证书”制度的法规体系,改进管理模式;4.加强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认证实施中的作用;5.推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1.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资格框架体系具有突出优点
  • 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亟需改革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 2. 高等职业教育
  • 3. “双证书”制度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五) 研究方法
  • 1. 比较研究法
  • 2. 文献研究法
  • 3. 调查法
  • 二、基于资格框架体系(AQF),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证书沟通衔接模式
  • (一)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AQF)
  • (二) 基于资格框架的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沟通衔接特点
  •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
  • (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不完善
  • 2. 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体制不规范
  • 3. 政府对落实“双证书”制度的管理、监督不力
  • 4. 劳动准入制度不健全,贯彻难度大
  • 5. 高职院校对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沟通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 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衔接的必要性分析
  • 1. 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
  • 2.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
  • 3.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要求
  • (二) 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沟通衔接的可行性分析
  • 1. 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沟通与衔接的理论依据
  • 2. 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沟通与衔接已具备现实基础
  • 3. 职业教育“双证”互通衔接是发达国家的一种通行做法
  • 五、借鉴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改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的建议
  • (一) 建立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
  • (二) 规范就业市场,严格实施就业准入
  • (三) 完善“双证书”制度的法规体系,改进管理模式
  • (四) 加强高职院校在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作用
  • (五) 推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困境与对策[J]. 亚太教育 2019(12)
    • [2].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推进路径研究——基于国家资历框架的视角[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9)
    • [3].探索中职“双证书”制度下引入企业资格认证的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2)
    • [4].医学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建设的探索[J]. 社区医学杂志 2017(03)
    • [5].教师落实“双证书”制度的挑战思路与实施策略[J]. 上海城市管理 2016(06)
    • [6].高职“双证书”制度推进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陕西教育(高教) 2017(01)
    • [7].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7(10)
    • [8].高职院校推进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的研究[J]. 民营科技 2016(02)
    • [9].基于校企合作的“双证书”制度推进工作模式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 2017(08)
    • [10].“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7)
    • [11].“一带一路”下陕西高职院校推进“双证书”制度的意义[J]. 中国市场 2017(18)
    • [12].陕西省“双证书”制度推进现状调查分析[J]. 新西部 2017(18)
    • [13].高职院校“双证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6(03)
    • [14].“双证书”制度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5(06)
    • [15].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双证书”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5)
    • [16].欧洲国家“双证书”互认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6(16)
    • [17].职业院校“双证书”课题实验教材在中职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初探——以吉林机电工程学校为例[J]. 中国培训 2016(17)
    • [18].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4(10)
    • [19].21世纪以来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发展现状调研[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20].福建省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实施现状调研——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06)
    • [21].“双证书”制度下“两课”教学工作改革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2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双证书”制度的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15(09)
    • [23].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调查及诊断分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2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5)
    • [25].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教学体系的现状研究[J]. 知识经济 2015(22)
    • [26].基于校企合作“双证书”制度实施模式的探讨[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 [27].“职教二十条”背景下“双证书”制度阵痛的应对策略[J]. 南国博览 2019(04)
    • [28].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4)
    • [29].深化职业教育“双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0)
    • [30].高职“双证书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9)

    标签:;  ;  ;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对我国高职教育“双证书”制度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