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

浅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

一、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1](2019)在《眩晕宁方治疗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照研究,以评估眩晕宁方治疗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其病因病机及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辨证诊断为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选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眩晕宁方,疗程均为14天,记录治疗前、后以上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血脂四项(TG、TC、HDL-C及LDL-C)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等指标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DARS评分、血脂三项(TG、TC、LDL-C)及TCD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其中HDL-C治疗后两组较前有所升高(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6.67%,说明眩晕宁方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本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常规治疗;2.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眩晕宁方治疗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能显着地改善患者眩晕及痰瘀症状、改善血脂及脑部供血,值得临床推广。

罗辉[2](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刘雯[3](2018)在《杞菊地黄方对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客观化、标准化的方式评价杞菊地黄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证在降诊室血压、改善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临床疗效和优势,从而为中医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血压分级进行分层后,再将每一层的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规范化抗高血压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杞菊地黄方。整个试验过程分为导入期和随机化治疗期,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诊室血压、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进行观察,并作统计分析。结果:1.降压疗效:在血压值方面,两组治疗后的诊室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积分对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存质量:两组治疗后在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睡眠状况、生气或活力、焦虑状况、压抑状况及总积分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生理症状、躯体化症状、性功能、睡眠状况、生气或活力、焦虑状况、压抑状况、敌对状况及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强迫状况、人际关系、工作状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患者,杞菊地黄方联合西医规范化抗高血压治疗方案可以更显着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其生存质量,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梁晴[4](2016)在《基于游戏治疗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 ——以准老年人移动触屏游戏为例》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之下,体验设计热潮再次波及各行各业。创新2.0提倡以用户为中心的民主化创新方式,“以人为本、体验为先”成为互联网发展新业态的灵魂力量。笔者践行“互联网游戏+康复医疗行业”的跨界创新模式,意在为那些需要通过互联网游戏进行康复治疗的人群提供良好治疗与游戏体验。目前,游戏学术研究界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对准老年这一新群体的关注度较低。准老年人是处于中年向老年时代过渡的群体,准老年人健康水平往往被众人所忽视。在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关注即将进入老年期的准老年人身心健康愈来愈重要。笔者通过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准老年群体的痛点大致可划分为生理、心理及认知三个维度。除人体感官功能及运动能力等出现正常的生理老化以外,处于准老年期的人们更易形成负面心理及认知衰退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出现自闭倾向,患轻度认知障碍乃至阿尔茨海默病。在康复医学领域,常规药物疗法是预防与治疗认知衰退的解决方法。而在心理学领域,“游戏治疗”逐渐成为调节个人情绪、缓解认知老化等问题的一剂良药。游戏治疗源于精神分析理论,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学疗法。起初游戏治疗运用在儿童上,而后适用人群不断扩大化。笔者通过对现有游戏治疗理论及案例的分析,结合桌面游戏治疗实例,对面向准老年群体的游戏治疗理论进行全新定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触屏终端的广泛普及,为移动触屏游戏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准老年人逐渐成为移动触屏游戏的热衷用户,这不仅为游戏市场带来新机遇、新挑战,还成为游戏治疗的有力保障。游戏治疗既能通过游戏的娱乐体验丰富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在轻松氛围下训练认知能力,此乃双赢。然而在现今游戏市场上,真正适合准老年人的移动触屏游戏甚少,不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游戏体验,更不能满足当代准老年群体对科技生活的追求。因此,游戏开发商应将目光转移到准老年游戏的开发上,有利于增加准老年游戏市场市值。而游戏策划师和设计师,则应为塑造完美的治疗游戏体验而不懈努力。笔者基于准老年群体生理、心理及认知痛点,以游戏治疗中的设计思维为指导,探究适用于准老年群体的移动触屏治疗游戏体验设计策略。从加瑞特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入手,将治疗游戏体验设计策略划分为游戏商业模式、游戏策划、交互及视觉设计四个维度,并分别进行详细阐述。本研究在理论意义上,填补了准老年移动触屏游戏体验设计相关理论的空白;在经济意义上,有益于提高准老年游戏市场的经济效益;在社会意义上,丰富了准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缓解准老年群体负面心理及认知老化问题,减少老年抑郁症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

刘芳[5](2016)在《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多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引起的病变,其引起的眩晕等症状往往给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造成很大影响,临床上已成为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课题。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的加快,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显着增加以及电脑的广泛应用,青壮年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目的:观察针刺风府、风池合完骨该组穴位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与西药试验组对照,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优势,为该法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客观的依据。方法:根据西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及中医对眩晕的诊断标准,确立符合研究的病历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用药,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西药和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试验组予以针刺颅底组穴:风府、风池合完骨,每天1次。两组均一周为一个疗程,试验组1个疗程期间休息2天,两组治疗均为连续2个疗程。病例筛选入组后于入组当天,治疗后2周,记录观察指标,以了解治疗的疗效、安全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等,最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综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总有效率改善情况:结束2周治疗之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表示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总体效果要优于盐酸氟桂利嗪。2.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的分析:两组的中医症状各项积分及总分前后比较均有P<0.05,表明针刺治疗和西药治疗均能改善风阳上扰型眩晕的各项症状;将两组积分差值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总分差值P=0.000,表示总体改善情况,针刺治疗要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在各项积分差值的比较中,两组治疗除对耳鸣耳聋及失眠多梦的改善没有明显差异,在恶心呕吐、头痛目胀、面红口苦、焦虑急躁的改善情况比较,均有P<0.05,表明针刺在改善以上这些症状方面要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3.TCD改善情况的分析:将两组患者的TCD各项参数值治疗前后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各项参数均有P<0.05,表明针刺治疗后血流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仅有5个参数:LVA的平均流速(Vm)、BA的收缩峰值(Vs)及三组血管的搏动指数(PI)差值符合P<0.05,而其他几项参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将两组中经治疗均得到改善的TCD参数差值进行比较,结果均有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整体而言,针刺治疗在改善血流方面要优于盐酸氟桂利嗪。结论:针刺颅底组穴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动情况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治疗效果要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应用针刺颅底组穴结合基础治疗的方法,对于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很好的临床借鉴意义。

李雪超[6](2013)在《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后循环缺血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动脉源性栓塞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其常见症状表现为眩晕/头晕,因其疾病的反复发作性,缠绵难愈,严重者可以导致脑梗塞,故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西药溶栓、抗凝、改善脑部供血等常规治疗尽管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治疗方案缺乏个体针对性,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或因其药物副作用,限制了一些患者的使用;手术和血管内治疗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目前还有待研究,且其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目前难以普及。中医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操作简单、副作用小等特点。我的导师陈枫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针刺“颅底七穴(风池、完骨、天柱、哑门)”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着。本课题对其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颅底七穴”(治疗组)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组进行对照,比较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停药后复发情况。研究方法通过西医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中医诊断眩晕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法对照的原则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5例患者分为针刺“颅底七穴”组(治疗组)33例和盐酸氟桂利嗪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针刺“颅底七穴”治疗,隔日针刺1次,每周3-4次,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每晚1次,两组基础治疗均为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100mg,每晚睡前1次,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2周。分别在治疗2周、停药2周后随访,采用中医眩晕症状观察表对患者眩晕主次症状进行评分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通过症状积分及TCD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观察停药后病情复发情况。研究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87.5%,两组疗效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30,P<0.05)。2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自身前后比较,针刺组自身前后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西药组自身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均较好。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比较,对于心慌、胸闷、腰膝酸软方面症状的改善具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对于眩晕主症状及头痛、失眠等次症状的改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症状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有极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TCD结果进行自身前后比较,针刺组及西药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P=0.000,P<0.01),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两组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平均血流速度以及血管搏动指数比较的P<0.0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说明针刺组与西药组均可有效的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血流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停药2周后随访两组的复发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12%和31.25%,两组复发率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27,P<0.05),表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症状,眩晕症状及全身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增加脑血流量,且优于对照组。4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稳定,停药后复发率较低。5针刺“颅底七穴”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刘春菇[7](2012)在《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而在我国,高血压被视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首害”,一方面高血压如不积极控制,会导致心脑肾等严重并发症,成为国民健康的“无声杀手”;另一方面,也会刺激着医疗费用的急剧上涨,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预防相关并发症是目前关注的重点,而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的引入可能成为其中的一项有效措施。研究目的:通过总结国内一些医疗机构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经验,并参考国外的慢性病管理模式,以期建立一个相对系统的、规范化的病人自我管理、医护患互动、全程跟踪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体系,为以后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的继续完善及在各医疗单位逐步推广积累经验。该模式的建立将会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果,增加医疗服务的效益并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承受力,从而最终缓解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和有限的医疗资源之间的矛盾。研究方法:检索1989~2011年《重庆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广东省中医院重点专科古籍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以及《中医诊疗经验数据库》,然后把逐一阅读检索到的459篇文献,用自制的《文献信息登记表》提取管理措施、文献质量、治疗手段等相关信息,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收集的相关数据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对文献管理模式的整理及管理方案的分析结果,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初步制定可应用于临床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模式。研究结果:1.从文献检索来看,高血压管理模式目前尚未统一及规范化,发展至今,国内的高血压管理模式经历了由社区综合防治模式-三级管理模式-自我管理模式-全科团队管理模式的发展阶段,虽然各种管理模式存在差别,但在某些方面却有着共同点。在整理出来的323篇文献中,涉及内容最多的是健康教育(181篇)、行为干预(168篇)、随访(133篇)、分级管理(105篇),所占比例依次为56.0%、52.0%、32.5%、41.2%.这说明在高血压管理中,健康教育、行为干预、随访、分级管理是很重要的管理因素。2.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各种应用方案中,中西医结合干预方案能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对消除和缓解症状具有良好疗效。在涉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136篇文献中,膳食疗法(24篇)、运动疗法(22篇)、中医特色疗法(88篇)、其他(2篇)。其中膳食疗法中芹菜、海带、菊花、枸杞、绿茶、银耳计数频数较高。在有关运动疗法的22篇文献中,以太极拳、八段锦的临床研究最多,这可能与它们简单易行且效果显着有关。而在88篇有关高血压中医特色疗法文献中,提到次数最多的是针法(40篇)、沐足(14篇)。其中,涉及针灸的穴位超过50个,出现频次较多的包括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所以,根据对文献内容的整理,得出了一套推荐于高血压慢门使用的囊括膳食、运动、中医特色疗法3大类的中医非药物疗法体系。研究结论:国内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属于“朝阳产业”,其管理模式尚不成熟,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更是有待提高,本研究文献分析结果对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初步制定的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方案对指导高血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的完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高血压病的有效防治。

孙洪生[8](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王宝山,韩志毅,崔淑梅[9](2000)在《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文中研究说明 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首发自觉症状均为眩晕。眩晕主要是前庭功能病损所引起,包括周围性眩晕,主要疾病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迷路震荡等;中枢性眩晕,多见于椎—基底A供血不全、脑肿瘤、脑积水、脑干疾病、后颅窗蛛网膜炎等。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为椎—基底A供血不全、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和迷路震荡。 椎—基底A供血不全 由于中老年人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管弹性不好,加之心脏功能欠佳,特别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更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首发症状为头晕,特点为清晨及上午症状较轻,下午特别是傍晚症状越来越重,眩晕的同时出现颈部和

张学文,任继学,李宝华,沈宝藩,陆永昌,石学敏,詹文涛,王永炎[10](1988)在《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中风病是危害人体较为突出的危重病症,引起了各地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的重视。自全国中风病协作组成立以来,通过积极的协同合作和探索,对本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刊特邀国内有关专家、教授撰稿,就中风的病因、诊断、辨证、治疗、预防等作以较系统地阐述,冀其对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有一定启迪。

二、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眩晕宁方治疗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观察对象
    二、相关标准
        (一)西医诊断标准
        (二)中医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随机分组
        (二)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评定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临床症状疗效的比较
    五、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现代医家的认识
        (四)中医治疗
    二、西医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一)关于后循环缺血
        (二)西医认识眩晕
        (三)后循环缺血与眩晕
        (四)现代医学治疗
    三、关于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眩晕的探讨
        (一)理论依据
        (二)从肝论病机
        (三)基本治则
    四、眩晕宁方的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一)药物组成
        (二)药味分析
        (三)方义分析
        (四)现代药理研究
    五、疗效分析
    六、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眩晕的现代中医研究进展
    一、病因病机的探讨
        1.从肝论眩晕
        2.从脾论眩晕
        3.从肾论眩晕
    二、辨证论治
        1.从肝论治
        2.从脾论治
        3.从肾论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2)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前言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3 讨论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7 倒漏斗图分析
    3 讨论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杞菊地黄方对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收集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性判定标准
        2.6 安全性评价标准
        2.7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入组情况分析
        3.2 基线比较
        3.3 疗效评价
        3.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中医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认识
    2 治法方药探析
        2.1 治法探讨
        2.2 方药分析
    3 疗效分析
        3.1 对诊室血压的影响
        3.2 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3.3 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4)基于游戏治疗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 ——以准老年人移动触屏游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时代背景
        1.1.2 社会对准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
        1.1.3 移动触屏游戏对准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1.1.4 游戏治疗在准老年群体的应用研究
        1.1.5 准老年游戏市场前景广阔
    1.2 研究现状
        1.2.1 准老年人群研究现状
        1.2.2 游戏治疗理论研究现状
        1.2.3 准老年人移动触屏游戏研究现状
        1.2.4 游戏在康复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课题解决问题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的创新点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6 研究的框架流程
第二章 准老年群体痛点及对策分析
    2.1 准老年人的界定
        2.1.1 准老年人概述
        2.1.2 多维度界定准老年期
    2.2 准老年群体差异性的定量研究
        2.2.1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2.2.2 问卷对象的选择
        2.2.3 多维度分析准老年群体差异性
        2.2.4 准老年群体差异维度间关联机制的构建
    2.3 多维度分析准老年期痛点
        2.3.1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2.3.2 访谈对象的选择
        2.3.3 访谈信息提取
        2.3.4 从生理维度分析
        2.3.5 从心理维度分析
        2.3.6 从认知维度分析
    2.4 以需求为导向解决准老年期痛点的对策分析
        2.4.1 痛点与需求关系研究
        2.4.2 从需求理论角度分析准老年群体需求维度
        2.4.3 解决准老年期痛点的对策分析
    2.5 游戏解决准老年群体心理和认知痛点
        2.5.1 游戏缓解准老年人的负面心理情绪
        2.5.2 游戏减缓准老年人认知老化速度
    2.6 本章重点摘要
第三章 移动触屏游戏治疗中体验设计思维的探究
    3.1 游戏治疗的相关理论
        3.1.1 游戏治疗概述
        3.1.2 精神分析游戏治疗
        3.1.3 结构主义游戏治疗
        3.1.4 人本主义游戏治疗
        3.1.5 指导性游戏治疗与非指导性游戏治疗
        3.1.6 格式塔游戏治疗
        3.1.7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3.2 多维度界定面向准老年人的移动触屏游戏治疗概念
        3.2.1 人群维度分析
        3.2.2 目的维度分析
        3.2.3 方式维度分析
        3.2.4 种类维度分析
        3.2.5 面向准老年群体的移动触屏游戏治疗概念解析
    3.3 面向准老年群体的游戏治疗案例分析
        3.3.1 六六脑科学健脑游戏系统的研发
        3.3.2 《Neuro Racer》赛车游戏的研究与开发
        3.3.3 大脑的健身房——《Memorado》脑力训练课程
        3.3.4 其他现有移动触屏治疗游戏的分析
    3.4 面向准老年群体的游戏治疗中体验设计思维的探究
        3.4.1 游戏治疗中的体验设计
        3.4.2 以准老年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设计
        3.4.3 沉浸式设计在游戏治疗中的运用
        3.4.4 游戏治疗中的情感化设计
    3.5 本章重点摘要
第四章 面向准老年群体的移动触屏治疗游戏体验设计策略
    4.1 游戏体验设计策略的研究基础
        4.1.1 游戏治疗中的体验设计思维的导向性作用
        4.1.2 体验设计的五个层次
        4.1.3 面向准老年人的移动触屏治疗游戏体验设计维度的划分
    4.2 从商业模式维度探究游戏体验设计战略层策略
        4.2.1 免费体验型模式
        4.2.2 个性定制商业模式
        4.2.3 O2O商业模式
    4.3 从游戏策划维度维度探究游戏体验设计范围层策略
        4.3.1 游戏类型:Dual N-Back训练下的PUZ(Puzzle Game)益智游戏
        4.3.2 唤醒记忆——“怀旧”的游戏题材
        4.3.3 桌面治疗游戏到移动触屏治疗游戏的转化
        4.3.4 以“认知训练项目+数据可视化分析”为原则的关卡设计
    4.4 从交互维度探究游戏体验设计框架层和结构层策略
        4.4.1 奥卡姆剃刀原理在交互手势上的运用
        4.4.2 依照“热区”与“死角区”布局游戏界面
        4.4.3 非阻断式引导设计
        4.4.4 多通道反馈式交互设计
    4.5 从视觉维度探究游戏体验设计表现层策略
        4.5.1 屏幕及界面元素的尺寸和分辨率规范
        4.5.2 游戏界面颜色的选取和搭配
        4.5.3 扁平化的游戏界面设计风格
    4.6 本章重点摘要
第五章 基于体验设计策略的设计实践—ACT认知训练游戏
    5.1 准老年人对移动触屏治疗游戏的需求调研
        5.1.1 调研目的与方法
        5.1.2 调研过程
        5.1.3 调研结果
    5.2 游戏策划与商业模式的相关内容
        5.2.1 游戏设计目的
        5.2.2 游戏类别与题材
        5.2.3 游戏关卡设计
        5.2.4 游戏商业模式的探讨
    5.3 游戏界面交互设计
        5.3.1 游戏信息架构的搭建
        5.3.2 以用户任务场景为导向的游戏交互流程
        5.3.3 游戏交互手势及“热区”的界定
    5.4 游戏界面视觉设计
        5.4.1 以“REST大脑因子”为基本设计元素的LOGO设计
        5.4.2 游戏色彩搭配与游戏元素设计
        5.4.3 高保真游戏界面
    5.5 ACT认知训练游戏的可用性测试
        5.5.1 可用性测试
        5.5.2 用户招募及测试任务
        5.5.3 测试过程
        5.5.4 测试结果分析
    5.6 本章重点摘要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图片与表格来源
附录B:关于准老年群体及移动触屏游戏的调查问卷
附录C:关于准老年人的入户深入访谈记录
附录D:准老年人回忆元素量化表
附录E:ACT认知训练游戏可用性测试用户反馈评价表
附录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现代医学诊疗
        一、眩晕的概念及常见病因
        1. 眩晕的概念
        2. 眩晕的分类
        二、后循环缺血的现代医学相关认识及进展
        1. 后循环系统的解剖
        2.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
        3.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病机
        4. 后循环缺血的影响因素
        5.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6. 后循环缺血的辅助检查
        7. 后循环缺血的西医治疗
        8. 结语
    综述二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传统医学研究
        一、传统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 病名及概念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二、传统医学对眩晕的治疗
        1. 中药治疗
        2. 针灸及其他疗法
        3. 导师治疗思路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资料
        一、病例选择
        二、诊断标准
        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西医诊断标准
        2. 中医学诊断标准及证候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五、病例的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1. 剔除标准
        2. 脱落标准
        3. 中止标准
        六、试验分组
        七、治疗方法
        1. 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
        2. 试验组:针刺治疗
        3. 对照组:西药治疗
        八、治疗周期及观察时点
        1. 治疗周期
        2. 观察时点
        九、观测指标及疗效评定方法
        1. 一般项目观察
        2. 疗效性项目观察
        3. 安全性检查
        4. 统计方法
    结果
        一、两组基线比较
        1. 两组年龄
        2. 两组性别
        3. 入组时的中医症状积分
        4. 入组时的TCD结果
        5. 结论
        二、疗效比较
        1. 总体疗效比较
        2. 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3. 两组的TCD参数比较
        4. 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眩晕的病因病机
        二、眩晕的针灸治疗概况
        三、颅底组穴的选穴原理
        1. 颅底组穴的古代研究
        2. 颅底组穴的现代研究
        四、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优势
        1. 总有效率改善情况的分析
        2.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的分析
        3. TCD改善情况的分析
        五、研究的不足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历史沿革
        2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3 中医辨证治疗
        4 导师临床经验总结
        5 中医预防调护
        6 结语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
        1 后循环缺血的概念及分类
        2 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3 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4 后循环缺血患者脑血管病变的特点
        5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表现
        6 后循环缺血的辅助检查
        7 后循环缺血的评估和诊断
        8 后循环缺血的鉴别诊断
        9 后循环缺血的治疗
        10 结语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结果
        1 治疗前基线比较
        2 疗效评价
    讨论
        1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发病根源
        2 针刺”颅底七穴”具有平肝熄风,补肾益脑,平调阴阳之效
        3 “颅底七穴”的现代解剖及研究
        4 两组相关因素无显着性差异
        5 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优势
        6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慢病管理”研究基础
        一、慢性疾病定义
        二、慢性病管理
        三、国内外慢病管理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四、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当代慢病管理理念
    第二节 高血压病中西医干预现状
        一、高血压的现代治疗进展
        二、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第三节 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现况
        一、高血压病国内流行趋势
        二、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三、国内高血压慢病管理应用现状
        四、国内高血压慢病管理前景展望
第二章 管理模式/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文献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
        五、总结
    第二节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的建立
        一、健康档案的建立
        二、管理团队的建立
        三、高血压分级管理
        四、高血压中西医结合干预
        五、健康教育
        六、随访
        七、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效果评估)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四、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论文参考文献)

  • [1]眩晕宁方治疗气机失调、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 陈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2]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杞菊地黄方对原发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D]. 刘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基于游戏治疗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 ——以准老年人移动触屏游戏为例[D]. 梁晴. 江南大学, 2016(02)
  • [5]针刺颅底组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刘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针刺“颅底七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D]. 李雪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10)
  • [7]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D]. 刘春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5)
  • [8]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9]谈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J]. 王宝山,韩志毅,崔淑梅. 家庭医学, 2000(01)
  • [10]中风病的临床研究[J]. 张学文,任继学,李宝华,沈宝藩,陆永昌,石学敏,詹文涛,王永炎. 陕西中医, 1988(09)

标签:;  ;  ;  ;  ;  

浅谈中老年人眩晕的治疗与预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