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赵洋

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赵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放站,短消息服务,遥测,单片机

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赵洋[1](2014)在《利用GSM短消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放站是移动网络无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覆盖到移动基站信号较差的地方,扩大并加强移动网络覆盖区域和强度。移动网络覆盖的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直放站监控系统的使用,使用它对各监测点运行情况的数据采集。因此,对研究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运用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而现在我国大多直放站设备生产厂商是小厂家,生产制造设备的技术水平不足,直放站设备出现故障后一般通过用户反映才能知道设备实际的使用情况,设备没有网络监控,而直放站设备使用很大一部分都是使用在室内、偏远山区一些信号深层覆盖区域,处理问题很慢,如没有监控,很难快速解决直放站设备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网络通信质量和网络指标。在这种情况下,监控系统的建成使用很有必要。本文针对我国国内电信运营商移动无线网络各类直放站的使用情况,各直放站网络监控点分布特点(如无电信有线传输、范围较广、距离遥远、数量众多、不够集中等),并根据现代移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情况,提出一种利用GSM短消息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参数采集方案,来远程遥控网管数据。GSM移动无线网络比较完善,覆盖面大、运行稳定,根据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一种新方案,利用GSM无线网络短信业务进行远程无线数据采集实现监控直放站设备的目的,即利用短消息数据传输来进行网管数据的遥测。成本低是系统最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设备投资建设成本低,设备运行成本低,设备维护费用低等方面。研究无线直放站网络采用SMS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实现网络监控,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课题主要是研究基于GSM无线网络短消息传输模型,实现无线网络直放站设备运行数据远距离传输。建成直放站监控系统,为更好维护直放站设备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个系统具有成本低的优势,综合造价小,在一次性投资建设成本低,设备成本低,系统运行成本低,系统维护费用低等几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本课题分析研究了移动无线GSM网络短消息的传输原理,解决直放站在使用过程中实时数据远距离传送的问题,实现自动采集及传送直放站监控数据,更好的维护及优化直放站网络。本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中心主机与短信模块的通信。监测中心通过短信模块实现与下位机的通信,从而实现监测数据的接收与监测命令的发送。2.单片机控制短信模块收发短消息。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上位机的短信模块,并接收上位机发送的监测命令。3.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用单片机系统实现电压、发射功率的数据采集,并按一定格式存入数据存储区,供传输数据时取用。4.监测软件的设计。通过简单直观的人机界面显示来反映系统的工作流程,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12-01)

苗静[2](2014)在《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由网管中心和数据终端单元组成。网管中心通过短消息数据通讯方式远程监视数据终端单元提供的直放站系统的上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上下行最大增益,上下行功放是否过功率,上下行功放过温度,上下行功放驻波告警,门禁告警,电源故障,光端机收发信号故障等参数信息,适时地设置直放站功放模块的衰减值,远程(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苗静[3](2014)在《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由网管中心和数据终端单元组成。网管中心通过短消息数据通讯方式远程监视数据终端单元提供的直放站系统的上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上下行最大增益,上下行功放是否过功率,上下行功放过温度,上下行功放驻波告警,门禁告警,电源故障,光端机收发信号故障等参数信息,适时地设置直放站功放模块的衰减值,远程(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姜锋[4](2013)在《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运营商信号覆盖的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与优化中的重要设备,直放站在网络建设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为了实现对所有直放站设备进行统一的、全方位的监控管理,增强其管理的效率,有必要开发出新一代的直放站监控系统,给运营商提供完善的远程通信与监测服务。本课题的提出可以切合网络建设的需求,有现实的应用研究意义,可以较好的改善无线网络服务的质量,提高直放站监控系统的技术服务水平,保证直放站在各种场景中的正常使用与维护,对支持各种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突出的意义与作用。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开发一套直放站监控系统,目前的直放站监控系统处理能力较弱,经常会发生死机的现象,无法满足现在网络的正常需求;利用短消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成本费用比较高,而且数据流量小,传输速度慢;没有办法实现与因特网的互连,保证系统长期在线,无法支持用户和远程终端接入Internet或其它分组数据网络。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改善与优化现有监控系统的作用,采用新一代的主控制器ARM系列芯片,通过GPRS的传输数据技术,TCP/IP网络接口和RS485总线来实现射频单元模块化,设计并实现新一代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主要通过对系统研制目标、要实现的功能、接口需求等方面的分析、进行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包括硬件系统组成、硬件实现方案)、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包括软件设计流程、整体架构设计、重点介绍了OMC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最后验证并测试相关功能,达到设计开发的目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9-25)

冯先成,王芳,司擎华[5](2013)在《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用户分散地区,自然及人为障碍物(如高山、大型建筑物、隧道和地下商场等)的阻挡和屏蔽的通信问题,提出一种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采用单片机W77E58、M AX1487、CC1000等芯片,设计光远/近端控制模块电路。通过自动衰减控制(ATT)设置,实现完善的直放站近端、远端的监控、管理、维护等功能。(本文来源于《邮电设计技术》期刊2013年06期)

苗静[6](2013)在《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由网管中心和数据终端单元组成。网管中心通过短消息数据通讯方式远程监视数据终端单元提供的直放站系统的上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上下行最大增益(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张泽鑫[7](2013)在《直放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阐述了直放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的实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系统的进一步升级改造提出了方向。(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3年Z1期)

敖姣,周祖望[8](2012)在《协议库在直放站监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兼容众多直放站综合网络监控管理协议,借助C#软件开发平台,采用典型的MVC框架,设计了一种具有统一接口的独立的协议库。该协议库采用多线程发送和接收数据帧及序列存储数据流的方式,通过其统一的协议库处理接口和直放站进行信息交互,处理数据帧的组帧及解析过程。经测试,证明此设计实现了对直放站设备快速有效的监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2年15期)

罗国鹏[9](2012)在《选频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电磁波传播的固有特性,即使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却依然存在许多基站信号无法覆盖的地方,直放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无线覆盖解决方案,它具有低成本、安装方便的特点,有着基站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随着直放站的大规模应用,其工作稳定性,操作维护简易性变得日益重要,本文给出了一种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文根据直放站的功能特点及广东移动对直放站的监控需求,给出了基于ARM内核的STM32F107处理器的核心电路设计以及相关的检测电路设计。同时也给出了基于μCOS-II操作系统的监控前端软件架构的设计与实现。在本地调测侧采用组态软件,通过组态软件实现对直放站进行相关参数的查询和设置,监控前端软件也能够实时上报相关的状态给监控中心。(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5-01)

马云辉[10](2012)在《GSM-R直放站系统监控方案的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GSM-R直放站系统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的运用逐渐普及,但系统自身功能缺陷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受到用户的高度重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GSM-R系统在联合直放站传输信号时,其频率常会受到外界干扰而减弱,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监控方案,及时发现信号频率传输的异常问题,对用户信息安全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一点,主要分析GSM-R直放站系统监控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2年04期)

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由网管中心和数据终端单元组成。网管中心通过短消息数据通讯方式远程监视数据终端单元提供的直放站系统的上下行输出功率电平,上下行最大增益,上下行功放是否过功率,上下行功放过温度,上下行功放驻波告警,门禁告警,电源故障,光端机收发信号故障等参数信息,适时地设置直放站功放模块的衰减值,远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赵洋.利用GSM短消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D].吉林大学.2014

[2].苗静.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

[3].苗静.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

[4].姜锋.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冯先成,王芳,司擎华.无线直放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邮电设计技术.2013

[6].苗静.基于移动短信通讯的直放站监控系统[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

[7].张泽鑫.直放站告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移动通信.2013

[8].敖姣,周祖望.协议库在直放站监控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J].电视技术.2012

[9].罗国鹏.选频直放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马云辉.GSM-R直放站系统监控方案的实施[J].硅谷.2012

标签:;  ;  ;  ;  

直放站监控系统论文-赵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