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次研究分为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研究两部分。回顾性研究数据来源为张培彤教授研究小组对1999年-2004年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201位Ⅲ、Ⅳ期NSCLC患者进行的前瞻性调查研究,调查数据详细记录了每位患者的症状、体征。由于当时研究未涉及实验室指标检测,为进一步挖掘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与血瘀证的关联性,我们又对2010年11月-2011年3月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0位Ⅲ、Ⅳ期NSCLC患者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前瞻性研究,不但以调查表形式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症状、体征,同时在患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进行了血瘀证相关指标实验室检验,以期为二者关联提供客观证据。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研究部分为1999年11月-2004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Ⅲ、Ⅳ期NSCLC患者,共201例;前瞻性研究部分为2010年11月-2011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住院的Ⅲ、Ⅳ期NSCLC住院患者,共70例。2研究方法2.1患者症状、体征等相关因素调查制定《中晚期NSCLC患者与血瘀证相关症状的调查表》。该调查表的制定参考了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血瘀证诊断标准、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诊断标准及血瘀证症状分级诊断标准、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5种诊断标准,最终确定的相关因素观察指标有:咳嗽;痰血;气急;胸痛;胸闷;发热;咯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咽燥;心悸;心烦失眠;自汗盗汗;恶心呕吐;腹泻;便秘;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出血;痛经,月经黑有血块、闭经;舌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涩脉或无脉;肌肤甲错;肢体麻木或偏瘫;痴癫;狂躁善忘;外伤史、手术史及人工流产史共27项(其中,刺痛即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舌紫暗即舌质紫暗、舌体瘀斑、瘀点;涩脉即涩脉或无脉;出血即全身任何部位的出血,肉眼可见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出;外伤史即外伤史、手术史及人工流产史)回顾性研究部分(1999年-2004年201例)从已有的症状体征记录表中按上述27项提取信息,归类记录;前瞻性研究部分(2010年-2011年70例)为“面对面”观察记录,为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及准确性,采取1人观察记录,1人重复核对的方法,以减少不同观察者主观判断对结果造成的偏倚。2.2相关实验室指标检验参照张培彤教授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出的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中的实验室指标,最终确定的相关实验室检验指标有:血小板计数(PLT)、FIB(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表面粘附分子中的CD61、CD62和PAC-1。2.3数据整理2.3.1患者症状、体征等相关因素(1)按照《中晚期NSCLC患者与血瘀证相关症状的调查表》所获得的信息和血瘀证诊断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血瘀证组及非血瘀证组;血瘀证组全部病例按张培彤教授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出的中晚期原发性肺癌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将血瘀证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2)各观察症状及体征按“有、无”分为两类,并按原发性肺癌症状分级诊断标准将阳性症状及体征分为轻、中、重三级。(3)本研究对前后两部分病例资料分别统计并对比分析,寻找异同。2.3.2相关实验室指标检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验仅涉及前瞻性研究对象(2010年-2011年70例)。实验室指标中PLT、FIB、D二聚体按正常值范围分为正常、异常两组(同时保留具体检测值),CD61、CD62和PAC-1只保留具体检测值。2.4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方法均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制表以Excel 2003,各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表不。3主要研究结果3.1 1999年-2004年20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的关联回顾性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是否有血瘀证与刺痛,脉络瘀血,出血(任意部位),舌质紫暗,善忘,心悸,口干咽燥,胸痛,痰中带血9项症状及体征显著相关(P<0.01)。肺癌血瘀证的轻、中、重程度与刺痛,出血,胸痛,痰中带血4项症状及体征显著相关(P<0.01),与舌质紫暗,神疲乏力2项症状亦有关联(P<0.05)。所有与肺癌血瘀证证候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的轻、中、重程度与血瘀证的轻、中、重程度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所有与肺癌血瘀证证候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的轻、中、重程度与有无血瘀证之间只有痰中带血、神疲乏力2项有关联(P<0.05)。3.2 2010年-2011年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的关联前瞻性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肺癌血瘀证证候有无与刺痛、脉络瘀血、舌质紫暗和胸痛这4项症状及体征显著相关(P<0.01),与出血、涩脉、口干咽燥和食欲不振4项症状亦有关联(P<0.05)。肺癌血瘀证的轻、中、重程度与脉络瘀血和痰中带血2项症状及体征显著相关(P<0.01),与胸闷症状有关联(P<0.05)。所有与肺癌血瘀证证候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的轻、中、重程度与血瘀证的轻、中、重程度间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所有与肺癌血瘀证证候相关的症状及体征的轻、中、重程度与有无血瘀证之间也未见关联性(P>0.05)。3.3 2010年-2011年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联对前瞻性研究病例进行血瘀证相关实验室指标研究显示,肺癌血瘀证有无与PLT、D-二聚体、FIB这3个指标的正常或异常无相关性(P>0.05)。肺癌血瘀证轻、中、重程度与PLT.D二聚体、FIB这3个指标的正常或异常也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性(P>0.05)。肺癌血瘀证有无与PLT值相关(P<0.05),与D-二聚体值、FIB值、CD62-/PAC-1+(%).CD62+/PAC-1+(%).CD62+/PAC-1-(%)这5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性(P>0.05)。肺癌血瘀证程度与CD62+/PAC-1+(%).CD62-/PAC-1+(%)有关联(P<0.05),而与D-二聚体值、FIB值、PLT值、CD62+/PAC-1-(%)这4个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关联性(P>0.05)。3.4 1999年-2004年201例病例与2010年-2011年70例病例对比通过对前后两部分病例进行信息提取、临床观察和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刺痛、脉络瘀血、出血、舌质紫暗、胸痛、口干咽燥,这6项症状在两组观察中均与有无血瘀证相关;而痰中带血症状在前后两部分病例分析中均与血瘀证的轻、中、重程度相关。4结论4.1刺痛、脉络瘀血、出血、舌质紫暗、胸痛、口干咽燥6项症状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有较大的诊断意义。其中刺痛、脉络瘀血、出血、舌质紫暗4项是血瘀证诊断标准中主要的诊断依据,而胸痛、口干咽燥是原发性肺癌的常见症状。4.2血小板计数升高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有诊断意义。4.3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存在血瘀证与D-二聚体、FIB值是否正常,以及D-二聚体及FIB具体检测值无关联,这点与既往研究结果不同。4.4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血瘀证轻重程度与血小板活化率指标CD62+/PAC-1+(%). CD62-/PAC-1+(%)呈正相关。这两项比率越高,血瘀证程度越重。5问题与展望5.1本次研究时间有限,样本量偏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果的代表性,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量研究,使结果更具说服力。5.2本次研究是单病单证的研究,分别将Ⅲ、Ⅳ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无及程度与血瘀证证候的有无及程度进行了详细的分级和双变量相关分析,以及血瘀证相关实验室指标(相关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正常、异常及具体检查值与血瘀证证候有无及程度间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主观判断与客观指标相结合,宏观观察和微观检测相结合。然而所观察的患者体质较复杂,血瘀证组患者虽然表现以血瘀证为主证,但是多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他兼证;非血瘀证组患者单排除了血瘀证,亦多是复证存在。今后研究可尽量将复证拆为单证,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进行更精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也应在进一步探讨中医血瘀证与现代医学中血液“高凝高粘”状态的关联及差异,为不同医学模式的相互理解搭建桥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肺癌血瘀证研究现状浅探及展望
  • 1 中、西医学对血瘀证的认识
  • 2 肺癌与血瘀证的关系
  • 3 肺癌血瘀证的中药治疗研究
  • 4 结论
  • 第一部分 回顾性研究 1999年-2004年201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关联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前瞻性研究 2010年-2011年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研究
  • (一) 临床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 结果
  • (二) 血小板表面粘附分子CD61、CD62及PAC-1的检测及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一:病例选择标准及观察项目相关诊断标准
  • 附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中晚期NSCLC患者与血瘀证相关症状的调查表》的制定及参考标准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33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 柳州医学 2009(01)
    • [2].贝伐珠单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中应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 云南医药 2019(06)
    • [3].分析贝伐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4].ROS1/EGFR/RET/BRAF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12)
    • [5].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控制效果[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6].多西他赛加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2)
    • [7].六君子汤佐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研究[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8].参附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21)
    • [9].用柴胡龙牡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21)
    • [10].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11)
    • [11].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31)
    • [12].贝伐珠单抗联合埃克替尼克服一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耐药(英文)[J].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9(04)
    • [13].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2)
    • [14].多西他赛注射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1)
    • [15].含铂化疗及其联合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肿瘤药学 2019(06)
    • [16].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应用及预后研究[J]. 临床研究 2020(01)
    • [17].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本-效果分析[J]. 医药导报 2020(02)
    • [18].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1)
    • [19].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02)
    • [20].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12)
    • [21].参一胶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2].中药联合外治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4)
    • [23].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探索[J]. 当代医学 2020(08)
    • [24].扶正解毒抗癌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0(03)
    • [25].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4)
    • [26].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0)
    • [27].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研究 2020(03)
    • [28].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疗效临床价值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S2)
    • [29].自拟养肺抗癌方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9)
    • [30].低分子肝素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凝治疗中对生存预后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8)

    标签:;  ;  ;  ;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瘀证与相关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