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

论文题目: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自然地理学

作者: 管卫华

导师: 林振山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尺度,经验模态分解,预测,增长不平衡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经验模态方法(EMD),一方面从时间角度对中国1953-2002年经济增长波动进行多尺度分析和预测,同时分析主要尺度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原因;另一方面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不仅会引起宏观经济的波动,而且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同时还分析了引起区域间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 (1)运用EMD方法对中国50年来经济增长波动进行分解可得出5个尺度和一个趋势量,其中主要以短期波动的3-4年尺度、长期波动的约60年尺度和经济增长趋势量为主。将中国GDP增长率的IMF5与趋势叠加后可以看出,在60年尺度下中国经济还将持续增长20-30年;将中国GDP增长率的IMF1与趋势叠加后可以看出,在3-4年的小尺度下,预计中国经济在未来5.10还将保持增长的势头,但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慢。 (2)选取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小尺度、大尺度和趋势进行研究,发现在小尺度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因子较多,而从大尺度和趋势来看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因子则相对集中;但无论是从小尺度、大尺度还是趋势来看,生产要素的投入及其结构和效率都是影响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产业结构、财政收支及其基本建设支出、交通运输和通讯流通量、主要能源及能源利用效率。 (3)通过对50年来中国分省GDP增长差异加权变异系数EMD分解可以看出,其波动存在5个尺度和一个趋势,其中以3.67年和6.86年尺度为主。同时将50年来不同尺度下全国GDP增长率与分省GDP增长差异加权变异系数EMD分解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在小尺度下两者走向有差异,但在20年、40年尺度以及趋势中两者走向却具有一致性,这说明从长期来看区域间经济增长不平衡引起了宏观经济增长的波动。 (4)通过对50年来中国分省人均GDP差异的加权变异系数进行EMD分解后可以看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波动主要以60年尺度、17.5年尺度和趋势为主。从趋势上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从IMF4与趋势叠加图的60年尺度上看,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呈缩小的趋势,而90年代以后则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将20年左右尺度上的IMF3与趋势叠加,可以看出1984年以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逐渐扩大,但差距扩大的趋势不显著;如果从更小的尺度上看,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一定的波动性。

论文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图目

表目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现状

1.3 传统解决时间序列问题方法的局限性

1.4 研究思路、结构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结构和内容

1.4.3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主要研究方法与资料

2.1 研究方法

2.1.1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

2.1.2 因子分析

2.2 数据资料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

3.1 基于EMD的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

3.1.1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尺度划分

3.1.2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预测

3.2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因素分析

3.2.1 人口和劳动力

3.2.2 产业结构

3.2.3 投资

3.2.4 价格

3.2.5 消费

3.2.6 货币和储蓄

3.2.7 农业及农产品

3.2.8 工业及工业产品

3.2.9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

3.2.10 外贸

3.3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主要尺度的因子分析

3.3.1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小尺度因子分析

3.3.2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大尺度因子分析

3.3.3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趋势的因子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多尺度分析

4.1.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多尺度分析

4.2 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2.1 生产要素投入差异与分省经济增长差异的多尺度分析

4.2.2 区域间生产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差异的多尺度比较

4.2.3 主要要素投入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多尺度比较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区域城市化的差异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指标的选取

5.2 中国各省城市化水平变化

5.2.1 八十年代中国各省城市化综合水平分析

5.2.2 九十年代中国各省城市化综合水平分析

5.2.3 2000年中国各省城市化综合水平分析

5.3 城市化主导因子的变化

5.3.1 80年代为城市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5.3.2 90年代为区域主导型城市化阶段

5.3.3 当前为城市和区域互动型城市化阶段

5.4 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国能源动力学预测

6.1 基于中国能源供需现状的动力学分析

6.2 中国主要能源供需现状的动力学分析

6.2.1 煤炭

6.2.2 石油

6.2.3 天然气

6.2.4 水电

6.3 中国未来能源供需总量的若干动力预测研究

6.3.1 方案1: 开发新的能源,提高石油、天然气生产能力

6.3.2 方案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费水平

6.3.3 方案3: 针对石油短缺,采取生产扩大,降低消费的策略

6.4 能源供需平衡方案实施措施

6.4.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6.4.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源消耗

6.4.3 开发新能源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后记

附录

一. 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 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我国金融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稳定性研究[D]. 吴超.中共中央党校2012

相关论文

  • [1].中国经济波动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D]. 任志祥.浙江大学2004
  • [2].经济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动态计量研究[D]. 王风云.吉林大学2005
  • [3].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 刘海英.吉林大学2005
  • [4].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 王瑞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 [5].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 张丽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 [6].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研究[D]. 丁纪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 [7].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 张海燕.吉林大学2006
  • [8].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分析及监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王金明.吉林大学2006
  • [9].经济系统内生波动研究[D]. 邓宏.西北工业大学2004
  • [10].生态足迹模型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研究[D]. 陈成忠.南京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  ;  ;  

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多尺度分析及其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