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东矿区8煤和10煤煤体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研究

宿东矿区8煤和10煤煤体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人们对煤体结构的分类较多,在研究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而对煤体结构成因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宿东矿区主采煤层8煤和10煤的钻孔测井曲线的解译和井下采样观察,分析了8、10煤层煤体结构特征。从地质力学、分形理论和煤岩学等角度,研究了8、10煤层煤体结构差异及其成因,探讨了构造煤对瓦斯涌、突出的影响。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8煤层为特厚煤层,煤体结构破碎,构造煤全区发育,呈层状分布,厚薄不均一,在构造复杂区域构造煤厚度所占煤层总厚度较大;而10煤层煤体结构相对较为完整,原生结构和碎裂煤所占比重较大,构造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拐头和褶皱轴部等构造复杂块段。表现为不同煤层煤体结构存在差异,同一煤层不同部位煤体结构也不相同;2.褶皱平面变形系数大,构造煤厚度相对较厚;同样分维值大,构造煤也较厚,构造发育程度对构造煤发育有重要影响。3.8、10煤层位于宿东向斜褶皱中和面以下,8煤离中和面较近,所受构造作用力较大,断层和顺层滑动构造发育,而10煤层离中和面较远,所受构造作用力相对较小,层间滑动不发育,煤体结构相对完整,煤体结构差异性受到构造作用的控制。4.8煤和10煤的煤岩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对煤体结构差异性有一定影响,8煤均质镜质体含量高,质脆易碎,而10煤基质镜质体含量高,胶结作用较强,不易破碎,结构相对完整。5.矿井瓦斯突出资料表明,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构造煤发育,且单层厚度均大于0.5m,进一步说明构造煤是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重要因素,利用构造煤指标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是可行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体结构类型与特征方面的研究
  • 1.2.2 测井曲线在判识构造软煤方面的研究
  • 1.2.3 煤岩与煤质方面的研究
  • 1.2.4 构造煤成因及煤与瓦斯突出方面的研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概况与工作量
  • 2 宿东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2 宿东矿区地质概况
  • 2.2.1 矿区地层
  • 2.2.2 矿区构造
  • 2.3 岩浆活动
  • 3 宿东矿区8、10煤层煤体结构特征
  • 3.1 煤层发育特征
  • 3.1.1 8煤层发育特征
  • 3.1.2 10煤层发育特征
  • 3.2 煤体结构特征
  • 3.2.1 煤体结构概述
  • 3.2.2 煤体结构的测井曲线解译
  • 3.2.3 煤体结构宏观特征的井下观察
  • 3.2.4 测井解译与井下观察的对比
  • 3.3 煤的显微结构
  • 4 宿东矿区煤体结构差异性成因分析
  • 4.1 煤体结构差异性的构造成因
  • 4.1.1 宿东矿区构造形成机理
  • 4.1.2 褶皱构造对煤体结构的影响
  • 4.1.3 断层对煤体结构的影响
  • 4.1.4 层滑构造对煤体结构的影响
  • 4.1.5 构造间的相互关系
  • 4.2 煤岩成分对煤体结构的影响
  • 5 构造煤对瓦斯赋存及涌、突出的控制作用
  • 5.1 宿东矿区瓦斯规律
  • 5.1.1 宿东矿区瓦斯赋存特征
  • 5.1.2 宿东矿区瓦斯涌出特征
  • 5.1.3 宿东矿区瓦斯突出特征
  • 5.1.4 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
  • 5.2 构造煤对瓦斯赋存及涌、突出的影响
  • 5.2.1 主要参数测试及其意义
  • 5.2.2 构造煤的发育程度与突出危险性关系探讨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煤层裂隙发育方向对瓦斯抽采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与应用[J]. 煤炭工程 2020(02)
    • [2].煤层开采直流微网供电系统的设计[J]. 自动化应用 2020(02)
    • [3].磁法在煤层火烧区边界勘查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12)
    • [4].对某矿补勘工程中煤层风氧化带判定标准及划定依据的探讨[J]. 能源科技 2020(04)
    • [5].受水害影响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23)
    • [6].极近距离煤层群上部煤层回采底板损伤深度分析[J]. 中国矿山工程 2020(03)
    • [7].江西省煤层稳定程度定量划分方法的探讨[J]. 江西煤炭科技 2016(04)
    • [8].彬长矿区4号煤层煤质特征及洁净等级划分[J]. 洁净煤技术 2017(01)
    • [9].断层影响下煤层变化规律的研究分析[J]. 煤矿现代化 2017(03)
    • [10].庆阳地区中侏罗世延安组煤层识别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8)
    • [11].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应用探讨[J]. 科技与创新 2016(04)
    • [12].父亲·煤层·我[J]. 中国消防 2014(11)
    • [13].近距离上煤层底板采动效应数值模拟研究[J]. 煤 2016(07)
    • [14].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4)
    • [15].煤矿薄硬煤层回采的采掘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13)
    • [16].地震反射波在煤层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技术 2020(03)
    • [17].复杂煤层开采评价及技术分析[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04)
    • [18].煤层注碱治理硫化氢数值模拟与应用[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7(02)
    • [19].侏罗纪沙砾岩含水层对煤层开采的影响[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Z1)
    • [20].含水煤层瓦斯抽采的气-液-固耦合数值模拟[J]. 煤矿安全 2017(05)
    • [21].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09)
    • [22].基于上行开采的上部煤层变形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23].短壁连采技术在赋存较深煤层中应用探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11)
    • [24].煤田测井中的煤层判断及定厚方法[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04)
    • [25].浅析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J]. 科技展望 2015(07)
    • [26].浅谈采区职工如何快速适应新煤层开采[J]. 河北企业 2015(05)
    • [27].宁夏任家庄煤矿9~#煤层煤质及元素分布特征[J]. 中国矿业 2020(10)
    • [28].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31)
    • [29].容光煤矿多煤层采区保护层调整的可行性分析[J]. 煤 2014(09)
    • [30].煤层稳定程度与煤矿开采关系探讨[J]. 河南科技 2013(16)

    标签:;  ;  ;  ;  ;  ;  

    宿东矿区8煤和10煤煤体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成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