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可见 ——论对戈尔丁小说《蝇王》和《黑暗昭昭》中的火的象征

善恶可见 ——论对戈尔丁小说《蝇王》和《黑暗昭昭》中的火的象征

论文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无疑是二战后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戈尔丁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写过许多小说,散文和诗歌。他的第一部小说《蝇王》出版后热销,尤其受到校园年轻学生的欢迎。通过讲述抛弃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的一群孩子由最初的文明堕落成野蛮人的故事,《蝇王》揭示了邪恶植根于人性之中,如果失去文明的约束,人类邪恶的本性就会膨胀。几乎在《蝇王》出版十年后,戈尔丁的另一部小说《黑暗昭昭》面世了。在这部小说里,第一部小说论及的道德主题又一次受到关注。戈尔丁再次以冷静的笔触揭示了人性中邪恶黑暗的一面。这两部小说以各种技巧展示了道德问题。本论文致力于阐述火的象征如何揭示戈尔丁这两部小说的道德主题。论文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作家威廉·戈尔丁及其小说《蝇王》和《黑暗昭昭》的主要内容,讨论了戈尔丁创作思想和写作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并对这两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概述,提出了本篇论文的主要观点。第一章梳理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即象征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文学中的作用。本章介绍了火在西方文学中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火具有的丰富的象征意义。火代表着希望,文明,幸福和救赎;火也象征着惩罚和毁灭。此外,本章还对戈尔丁的小说《蝇王》和《黑暗昭昭》从象征主义方面进行了简要地解读。第二章探讨了小说《蝇王》的主题,阐释了该小说中火的象征意义。火既代表着善——希望、秩序和生活,又代表着恶——毁灭和兽性。第三章解读了小说《黑暗昭昭》的主题,同时分析了火在该小说中的丰富象征。《黑暗昭昭》中的火同样具有善恶的象征属性,它既象征毁灭和人心的黑暗,又象征着重生和救赎。通过火对于麦蒂和苏菲的所具有的不同的象征意义,戈尔丁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在更具现实主义的背景中阐述他的道德关怀。第四章对火的象征在《蝇王》和《黑暗昭昭》中的异同作出对比分析。对火的来源和火的演变轨迹进行解剖,分析了火的象征在两部小说中的共同作用,并阐述了理性和善如何被非理性和恶打败。火从而成为检测人性善恶的工具,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人性善恶的道德主题。由于戈尔丁不停地对于人性的探索,被许多人看作一位道德寓言家。在这两部小说中,他的道德教育给予人性一个更成熟的理解——理解人性中内在的善恶。此外,他还展示了他是一位运用象征主义的高手。通过对火的象征的使用,戈尔丁巧妙地展现了小说的主题,刺探人性深处,使善恶可见。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火在小说中的各种不同象征意义,揭示了火的象征如何促进读者对于戈尔丁道德主题的理解。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Table of Content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Symbolism
  • 1.1 Symbolism
  • 1.1.1 Origin of Symbolism
  • 1.1.2 Symbol
  • 1.1.3 Symbolism in Literature
  • 1.2 Fire as a Symbol in Western Literature
  • 1.3 Reading Lord of the Flies and Darkness Visible in Symbolism
  • Chapter Two Fire in Thematic Presentation of Lord of the Flies
  • 2.1 Thematic Analysis of Lord of the Flies
  • 2.2 The symbol of Fire in Lord of the Flies
  • 2.2.1 Goodness Symbolized by Fire
  • 2.2.2 Evilness Symbolized by Fire
  • Chapter Three Fire in Thematic Presentation of Darkness Visible
  • 3.1 Thematic Analysis of Darkness Visible
  • 3.2 The Symbol of Fire in Darkness Visible
  • 3.2.1 Evilness Symbolized by Fire
  • 3.2.2 Goodness Symbolized by Fire
  • Chapter Four Different Fire with the Same Goal
  • 4.1 The Differences of Fire in Lord of the Flies and Darkness Visible
  • 4.1.1 Different Root of Fire
  • 4.1.2 Different Evolution Routes of Fire
  • 4.2 The Same Goal Achieved by Fire in Lord of the Flies and Darkness Visible
  • 4.2.1 Goal Achieved by Fire in Lord of the Flies
  • 4.2.2 Goal Achieved by Fire in Darkness Visble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伊恩·戈尔丁:中国经济会复苏,全球化仍然会继续发展[J]. 中国报道 2020(Z2)
    • [2].英国著名作家:戈尔丁[J]. 中学生 2016(36)
    • [3].英美对戈尔丁小说中戏仿的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15)
    • [4].英美对戈尔丁笔下毁灭型人物的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15)
    • [5].英美的戈尔丁小说中女性人物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26)
    • [6].自传与公传:一九八三(二)[J]. 西湖 2017(09)
    • [7].摄影史上的人像大家 南·戈尔丁 我将是你的镜子[J]. 人像摄影 2014(06)
    • [8].《黑暗昭昭》与戈尔丁的晚期创作[J]. 阅读与写作 2010(10)
    • [9].掀起“恶棍”的神秘面纱——评《情人的孩子们:戈尔丁回忆录》[J]. 外国文学动态 2011(04)
    • [10].浅谈南·戈尔丁[J]. 参花(下) 2018(12)
    • [11].戈尔丁作品中的宗教意识[J]. 文教资料 2012(07)
    • [12].戈尔丁小说批判性解读[J]. 芒种 2015(06)
    • [13].解读戈尔丁笔下的权力与欲望[J]. 芒种 2015(14)
    • [14].程然:静默的交谈[J]. 艺术界 2012(03)
    • [15].南·戈尔丁:窥视频道,私人史诗[J]. 新青年(珍情) 2013(10)
    • [16].那些伤痕累累的人生——南·戈尔丁镜头下的现场与真实[J]. 艺术当代 2017(06)
    • [17].从《蝇王》的象征手法看戈尔丁的小说主题[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8].戈尔丁小说的叙事模式[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9].南·戈尔丁个展[J]. 收藏 2020(08)
    • [20].从《蝇王》中解读戈尔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 语文学刊 2011(11)
    • [21].戈尔丁《蝇王》的电影改编:熵变与反思[J]. 电影文学 2013(20)
    • [22].荷兰国芭首席马修·戈尔丁将加入英皇[J]. 舞蹈 2013(11)
    • [23].南·戈尔丁《潜水采珠》[J]. 中国摄影家 2016(10)
    • [24].浅析《品彻·马丁》中戈尔丁对人性的探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5].大师小品——英美短篇小说名作赏析(八) “病态”的文明——戈尔丁短篇小说《特命公使》赏析[J]. 英语自学 2008(08)
    • [26].神谕背后的密谋:评戈尔丁的遗作《巧语》[J]. 外国文学动态 2010(04)
    • [27].威廉·戈尔丁作品在中国译介的历史与问题[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4)
    • [28].戈尔丁小说的人性主题[J]. 北方文学 2019(05)
    • [29].丹尼尔·戈尔丁:启动国际空间站建设[J]. 太空探索 2018(07)
    • [30].燃烧的方舟——从《蝇王》看戈尔丁的人类生存境况观[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  ;  

    善恶可见 ——论对戈尔丁小说《蝇王》和《黑暗昭昭》中的火的象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