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维生素C对克山病的治疗影响

补充维生素C对克山病的治疗影响

讷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讷河市161300

摘要:克山病是一种常急性发作的地方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较为多,它是一种群发性的伤害性较大的地方性疾病。它的急性发作主要表现在心源性休克,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医疗上吸取了强心加压药的失败效果的经验,创立维生素C的疗法,该方法以其多方面的优势而被沿用至今。

关键词:克山病;维生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前言:大量维生素疗法成功的治疗克山病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它曾经在我国广为流行,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导致了我国民众大面积的死亡。它是一种急性发作的疾病,临床上很难防治。但在大量维生素疗法问世之后,克山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该疗法的出现,成了克山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50多年来,该方法一直被病区所沿用,对控制克山病的急性发作和降低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按1974年版应用内科和黑龙江省克山病防治手册中规定的诊断标准,选择重病区的克山病患者50例,选择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14例占35%,女26例占65%;平均年龄23.9岁;慢型12例占30%,潜在型28例占70%;生育期妇女26例占65%,儿童14例占35%,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我们对这些患者进行观察和防治。

1.2治疗方法

40例患者都采用大量维生素C静脉注射治疗,首剂VC用量3克者1例,6克者32例,8-10克者7例(其中9例并有明显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曾采用过股动脉内注射)。首次维生素C注射后2-4小时。根据病情可重复应用.直至休克缓解后改为每日5克,以防休克再度出现。7例患者的VC注射液中加用过25一50%葡葡糖20毫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时的VC用量最小者5克,最大者59克,平均17.4克。另外,我们发现克山病急性发作(心源性休克)时,血液中乳酸及丙酮酸急剧增高。但注射VC5小时后,两者含量显著降低。但尚未降到正常水平。

为了区别剂量VC是否改善了循环,从而续发性改善了组织淤血性缺氧,我们对患者做了健康对照。即注射VC5克前后,同时作了血中乳酸及丙酮酸测定。

2.结果

得救的33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失占82.5%,其余7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至死未消失,病死率为17.5%。在得救的患者中,无1例变为永久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本组患者首剂VC用量3克者1例得教,5克者32例,死亡7例;8-10克者7例,无死亡。33例得救患者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最快者25分钟,最慢者13天。凡首次VC剂量为8一10克者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失的快(平均4小时)总用药量小(平均10.4克),疗效好。相反,如首剂用量小,则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慢(平均42.9小时),总用药量大(平均19克),疗效较差,病死率高。

验证剂量VC是否改善了循环的结果显示,看到除丙酮酸降低不明显外,乳酸显著降低。可见VC能根本上改善以心肌在内的全身代谢,也适当地纠正了结合CO2力偏低现象,如注射VC后,CO2结合力增高了。

3.讨论

3.1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以生育期妇女多发,亚急型克山病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以2~7岁幼儿多发。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使发病增加。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下肢浮肿等症状体征。【1】急型克山病治疗的关键是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和采取升压、扩容、亚冬眠、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均能缓解症状。亚急型小儿患者可按急型与慢型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慢型克山病要注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要抓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等原则。另外,克山病是可以预防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减少发病诱因。大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盐,小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片。考虑到克山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本质,基本上是心源性休克。而休克的发生,是因原始病因作用于心肌后,形成广泛而严重的小灶性坏死,使心脏收缩无力,从而导致心排出量急剧降低。此时,如周围代偿机制不足或最大地发挥亦不能补偿时,休克遂即发生。这就使我想到要纠正心肌的代谢性障碍,应从改善心肌代谢入手,借以达到保护并提高“功能心肌”。

3.2维生素C疗法

鉴于克山病病因未明,而心肌的营养障碍又可因多种不同代谢环节受累而引起。因而决定选择对代谢具有多方面影响,并有抗感染及解毒作用药物—维生素C作为新疗法的主药,结合过去治疗传染性肝炎的经验,以大剂量直接静脉内注射为其使用特点。VC是一种常用药。自1933年能人工合成后,应用于临床已80余年。最初多用于补充缺乏,每日用量数十至数百毫克。后来随着剂量的改变,VC也呈现出新的药理效应。近年来,大量VC用于抗病毒、抗感染、抗癌肿、抗休克、解毒以及改善细胞代谢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大量VC与其他强心加压药的不同在于:大量VC通过改善心肌代谢,在不增加心脏工作的情况下,提高心脏功能,从而缓解了心源性休克;而“强心加压”药则相反【2】。另外,从注射VC后,心电图上单相曲线的迅速消失,说明VC确有纠正心肌代谢障碍、恢复受阻的能量生成与供应,使濒死的细胞重获生机,提高心脏功能的作用但强心药类却只适用于能量利用障碍的心脏功能不全,对能量生成障碍者却不能纠正,而且大量VC在迅速缓解休克的同时,对并发的心律失常也能起到治疗作用。

4.结语

目前,克山病的发病在我国已经不再普遍,一个极大的原因就是大量卫生素C疗法的发现。克山病治疗方法的探索历程以及大量卫生素C疗法的问世,都是我国医疗史上一个重大的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它是我国医疗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结果。相信通过我国医疗工作者的努力,各种难以攻克的难题都会一一解决,保证我们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王世臣.大剂量维素C治疗急重型克山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中华内科杂志[J].2011(6):348

[2]曾宪惠,周葆初.贫硒富锰致大鼠心肌损伤及其保护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10):21-22

标签:;  ;  ;  

补充维生素C对克山病的治疗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