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面微生物熟化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

冷鲜面微生物熟化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面条作为传统的食品,随着工业的发展,其种类变得多元化。冷鲜面的出现不仅标志着面条工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冷鲜面被誉为“第四代方便面”,是一类水分含量达60%以上的高水分食品,不需要油炸或烘干,而是经蒸煮、酸洗和高温杀菌等工艺制成。与干挂面比较,冷鲜面具有干挂面不具备的新鲜、爽口、有嚼劲和较好的面香风味等特点,颇受消费者青睐。本试验通过研究冷鲜面面团的初始菌相构成,及面团熟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分离培养面团优势菌种,改善面团熟化条件,提高熟化后面团的质量,并制定冷鲜面保鲜方案。面团的初始菌相主要由乳酸菌、酵母菌和肠杆菌组成。面团在熟化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总数增加,其中乳酸菌菌数增长得最多,其次是酵母菌菌数,成为面团熟化过程中主要优势微生物。从后熟过的面团中分离乳酸菌和酵母菌,纯化培养,分别将乳酸菌、酵母菌以及混合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混合)分别接入面团中,28℃条件下静置2h熟化后,电镜观察面团淀粉颗粒微观结构,以及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面团蛋白质分子量变化。电镜结果表明,加入乳酸菌的面团淀粉颗粒团聚现象和淀粉颗粒水解现象较其他组别都要明显,其次是加入酵母菌的面团,加入混合菌的面团最不显著。同时,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酵母菌对醇溶蛋白降解影响甚小,但是两者混合菌对麦谷蛋白降解有显著影响。因此,得出微生物对面团淀粉颗粒和蛋白质有影响。通过对冷鲜面制作过程的分析,认为水分、盐分、碱含量和酒精含量四个因素对冷鲜面的保鲜具有一定作用。以菌落总数为依据,分别选择四个因素作用范围,用Minitab15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4因素3水平中心复合响应曲面,最终确定最优保鲜方案为:水分为27%、盐添加量为1.75%、小苏打添加量为0.3%、酒精添加量为2.5%。通过最优保鲜方案验证,冷鲜面能在温度28℃条件下,保存7d。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面条的分类、加工方式及生产工艺
  • 1.1 面条的分类
  • 1.2 面条的加工方式
  • 1.3 挂面的生产工艺
  • 2 面团熟化及微生物
  • 2.1 熟化
  • 2.2 面团熟化中的微生物
  • 2.3 影响面团熟化的因素及熟化过程中面团内部变化
  • 3 冷鲜面的特点、发展现状及前景
  • 3.1 冷鲜面的特点
  • 3.2 冷鲜面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 4 冷鲜面保鲜技术
  • 4.1 面条保鲜剂的种类以及使用情况的研究
  • 4.2 冷鲜面制作工艺及其保鲜
  • 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5.1 研究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团熟化过程中的优势菌相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面团初始菌相构成
  • 2.2 面团熟化过程中菌相生长变化情况
  • 2.3 菌落观察情况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三章 面团经微生物熟化结构与成分变化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微生物分离培养结果
  • 2.2 电子显微镜观察面团淀粉颗粒结果
  • 2.3 SDS-PAGE检测面团蛋白质分子量结果
  • 3 结论
  • 3.1 微生物对面团淀粉颗粒的影响
  • 3.2 微生物对面团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冷鲜面保鲜技术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因素水平的确定(样品的初始细菌总数为:<100)
  • 2.2 响应曲面试验结果
  • 2.3 保鲜技术的响应曲面分析与优化
  • 3 结论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本文主要结论
  •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淀粉大颗粒和小颗粒(A-型颗粒和B-型颗粒)的分离纯化与理化性质差异综述[J]. 食品科技 2017(02)
    • [2].淀粉颗粒微观结构及结晶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9)
    • [3].大米淀粉颗粒/壳聚糖复合微胶囊的制备[J]. 应用化工 2016(S2)
    • [4].银杏种子发育过程中淀粉颗粒和蛋白质的积累(译)[J]. 山东食品发酵 2013(01)
    • [5].为什么粥凉了更稠[J]. 意林(少年版) 2020(09)
    • [6].淀粉颗粒结构的研究方法[J]. 食品与机械 2010(06)
    • [7].莲子淀粉颗粒特性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9(08)
    • [8].醇水相湿热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性质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3(10)
    • [9].酶解条件对淀粉颗粒聚集态结构的影响[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0)
    • [10].四川小麦品种(系)淀粉颗粒结合蛋白多态性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14(04)
    • [11].烤烟烟叶淀粉颗粒结构特征与基本特性[J]. 中国烟草学报 2013(03)
    • [12].水对淀粉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10)
    • [13].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观察可食用淀粉颗粒的超微形貌[J]. 食品科学 2013(01)
    • [14].一种莲籽淀粉颗粒特性的研究[J]. 长江蔬菜 2012(16)
    • [15].超声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性质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5)
    • [16].食物淀粉性质结构的研究进展[J]. 现代食品 2017(05)
    • [17].小麦地方品种淀粉颗粒结合蛋白及淀粉含量差异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02)
    • [18].基于SEM、分形理论分析谷子籽粒内部裂纹产生与扩展机理[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9].热-醇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结晶性质与颗粒形貌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5)
    • [20].干法羧甲基化反应对玉米淀粉颗粒性质影响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08(01)
    • [21].食用淀粉颗粒特性分析及掺假检测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2].微孔淀粉颗粒结构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4)
    • [23].热-醇处理对玉米淀粉颗粒偏光特性的影响[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0(06)
    • [24].凹凸棒石-淀粉颗粒吸附剂的制备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5)
    • [25].西米淀粉颗粒性质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09(12)
    • [26].多孔淀粉颗粒空腔结构及其晶体结构的研究[J]. 粮食加工 2016(04)
    • [27].秋补食芋头[J]. 恋爱婚姻家庭(月末) 2020(10)
    • [28].开水煮饭更营养[J]. 老同志之友 2012(01)
    • [29].三种薯类淀粉颗粒外壳的分离及其表征[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02)
    • [30].混合液态载体对高压射流均质玉米淀粉颗粒微细化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3(17)

    标签:;  ;  ;  ;  ;  

    冷鲜面微生物熟化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