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导致患者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逐年增加,目前临床上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法。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761),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未发现其毒副作用。现制作大鼠视神经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球后注射EGb761,观察视网膜及视神经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Bcl-2/Bax的变化并测定生长因子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 43)mRNA的表达。从而观察局部应用EGb761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作用,为EGb761治疗视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及理论基础。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10g,行外眼及眼底检查无病变者纳入实验。按随机对照表分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2只大鼠,双眼用于实验研究;视神经损伤对照组(对照组)和EGb761治疗组(治疗组)各24只大鼠,右眼为损伤眼,用于实验研究(左眼不做处理)。按伤后处死时间3天、7天、14天及28天各分为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眼。对照组和治疗组共48只大鼠均制作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对照组24只大鼠从术后1小时开始给予生理盐水0.05ml右眼球后注射,隔日一次应用。治疗组24只大鼠给予EGb761(生理盐水配制)0.05ml (100mg/kg)右眼球后注射。具体操作及时间均同对照组。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于术后相应时间点取各组动物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用于实验研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视网膜及视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各组视神经iNOs、Bcl-2、Bax阳性细胞和Bcl-2/Bax的变化及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视神经GAP- 43mRNA的表达。本实验数据平均值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SPS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HE染色正常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感光细胞层各层结构清晰可见。对照组各时间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排列紊乱,可见空泡化的RGCs,内核层和感光细胞不同程度的减少。治疗组也可见上述改变,但治疗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各时间点损伤情况轻。2 HE染色正常组视神经结构整齐,胶质细胞排列整齐与纤维走向一致。对照组视神经结构紊乱,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胶质细胞核增多,部分细胞空泡变性、核溶解。治疗组也可见上述改变,但治疗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各时间点损伤情况轻。3在实验的3天、7天、14天及28天,对照组和治疗组视神经组织iNOs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iNOs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4在实验的3天、7天对照组视神经组织Bcl-2阳性细胞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14天及28天对照组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3天、7天、14天及28天治疗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3天、7天、14天及28天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 3天、7天对照组视神经组织Bax阳性细胞较正常组表达水平高(P<0.01),14天、28天对照组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P>0.05);3天、7天治疗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14天、28天治疗组较正常组无明显变化(P>0.05); 3天、7天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4、28天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6视神经组织Bcl-2/Bax比值在3天、7天、14天及28天四个时间点正常组分别为1.117、1.115、1.119、1.115;对照组分别为1.123、1.016、1.032、1.017;治疗组分别为1.679、1.881、1.831、1.367。治疗组Bcl-2/Bax比值3天、7天、14天时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8天时开始降低,但仍较对照组比值高。7正常组视神经组织未见GAP-43mRNA特异扩增条带。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可见GAP-43mRNA特异扩增条带。3天、7天、14天及28天治疗组GAP-43mRNA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RGCs排列紊乱,细胞数量减少;视神经结构紊乱,神经纤维排列紊乱。2 EGb761能减轻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RGCs和视神经的损害;降低视神经组织iNOs、Bax蛋白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和GAP-43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率。3 EGb761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促再生及修复作用,抑制RGCs细胞凋亡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视神经损伤后促再生因素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干预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神经蠕变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01)
    • [2].隐匿型间接视神经损伤法医学鉴定3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0(02)
    • [3].视神经损伤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 眼科新进展 2019(03)
    • [4].血清IL-6、IL-12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3)
    • [5].非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12)
    • [6].磁敏感成像技术在早期诊断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26)
    • [7].大鼠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12)
    • [8].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干预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神经应力松弛特性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05)
    • [9].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01)
    • [10].经颅早期视神经管减压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J]. 临床军医杂志 2015(01)
    • [11].手术治疗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79例临床探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25)
    • [12].50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9)
    • [13].不同程度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4)
    • [14].创伤性视神经损伤40例临床治疗体会[J]. 江苏医药 2012(21)
    • [15].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2)
    • [16].28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分析[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11)
    • [17].隐匿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0例[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06)
    • [18].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继发变性的病理机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03)
    • [19].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相关分子在小鼠视神经损伤再生中的变化[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0(05)
    • [20].苏肽生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13)
    • [21].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干预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神经拉伸力学的特性分析[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04)
    • [22].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9)
    • [23].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6(02)
    • [24].细胞移植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9)
    • [25].70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05)
    • [26].轻型间接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分析[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7].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
    • [28].视神经损伤后的治疗进展[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2(04)
    • [29].经颅显微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30例临床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4)
    • [30].视神经损伤治疗的进展[J]. 科技信息 2011(31)

    标签:;  ;  

    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