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在不孕症中感染状况调查及致病机制的探讨

支原体在不孕症中感染状况调查及致病机制的探讨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针对女性生殖道的常见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生殖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进行检测,比较不孕症和正常体检女性的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支原体对不孕症的致病性提供流行病学证据。同时,对现有常规检测方法加以评估,为临床女性解脲脲原体感染筛查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本研究用解脲脲原体感染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研究解脲脲原体是否能够促进其分泌和表达更多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初步探讨解脲脲原体对机体免疫细胞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解脲脲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只有清楚了解解脲脲原体致不孕症的机制,才能有目的的切断致病途径,清除致病因子,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临床指导和治疗。方法:(1)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在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48例,正常体检女性67例,取宫颈分泌物接种于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并提取宫颈分泌物的DNA。(2)对已提取的宫颈分泌物的DNA进行支原体的PCR检测,比较两组人群泌尿生殖道常见支原体感染的差异。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液体培养法和PCR法的临床检测价值评价。(3)用解脲脲原体培养物感染THP-1细胞,以解脲脲原体培养基为对照组。与THP-1细胞共孵育的解脲脲原体终浓度为:104、105、106CCU/ml。并于孵育后6h、12h、18h和24h进行观察。(4)取感染后细胞悬液,提取总RNA,进行RT-PCR,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基因表达情况。用ELISA的方法检测上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不孕症组的支原体检出率为99/148(66.89%),正常体检组的支原体检出率为22/67(3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92,P<0.05);不孕症组和正常体检组解脲脲原体阳性率分别为52.7%和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39,P<0.05);两组人群生殖支原体阳性率、人型支原体阳性率及支原体混合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液体培养解脲脲原体阳性92例,PCR检测解脲脲原体阳性97例,固体培养解脲脲原体阳性81例。三种检测方法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X2=2.561,P=0.278)。(3)解脲脲原体不同浓度(104、105、106CCU/ml)感染THP-1细胞后,在6h、12h及18h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增加不明显,24h后105CCU/ml及106CCU/ml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组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表达增加。经过方差分析,其中105CCU/ml组和106CCU/ml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与对照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24h时,105CCU/ml组和106CCU/ml组上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与对照组上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中不孕症患者的解脲脲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体检女性,解脲脲原体与不孕症密切相关。在67例正常体检女性中未检出生殖支原体,不孕症组生殖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均较低,可能由于调查的例数较少,与正常体检组无统计学差异,仍不能忽视其致病性。不孕症组与正常女性之间的支原体混合感染率没有差别,但是不能说明混合感染没有致病性,可能是由于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没有协同致病作用,也可能是由于调查的例数较少。(2)液体培养法和PCR法均能够进行快速诊断,尽管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但是两种方法与固体培养法所得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应用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中对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实验室可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传统的液体培养法或便捷的PCR法。(3)本研究所做解脲脲原体感染人单核细胞试验表明,解脲脲原体能够诱导单核细胞对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分泌水平增高。解脲脲原体可能通过促进免疫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加速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损伤。但是,解脲脲原体引起巨噬细胞移动因子分泌增加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的了解解脲脲原体的致病机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材料与试剂
  • 1.1.3 实验仪器
  • 1.1.4 标本收集
  • 1.1.5 PCR检测
  • 1.1.6 PCR扩增产物凝胶电泳分析
  • 1.1.7 UU液体及固体培养
  • 1.1.8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PCR检测结果
  • 1.2.2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UU的结果
  • 1.3 讨论
  • 1.3.1 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
  • 1.3.2 检测UU的不同方法的评价
  • 二、解脲脲原体在不孕症中的作用探讨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细胞培养及刺激试验
  • 2.1.5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1.6 逆转录PCR
  • 2.1.7 MIF的检测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RT-PCR扩增结果
  • 2.2.2 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MIF浓度
  • 2.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解脲脲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支原体在不孕症中感染状况调查及致病机制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