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细胞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血管细胞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题目: 血管细胞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心血管内科

作者: 李建华

导师: 吴平生,郭志刚

关键词: 结合转运子,动脉粥样硬化,细胞间粘附因子,单核细胞化学趋向蛋白,白介素,荧光定量,蛋白质免疫印迹,反义寡核苷酸

文献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 冠心病(CHD)等心血管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发达国家,该病早已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们国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也成为危害广大人群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tosis,AS)是其主要病理基础。现已公认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实验研究,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得到确认。如1948年开始的美国弗明汉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是对该地区28,000居民及其子代调查影响CHD的发病因素,并于1961首次提出“危险因素”的概念。历经30年的随访肯定血清胆固醇(TC)(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CHD的发病率呈正性相关关系,多方面研究已认同LDL-C下降1%,CHD危险性降低2%。同时高密度脂蛋白(HDL)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现有资料表明,冠心病人群中约有1/2伴有低HDL血症,HDL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主要是将外周细胞(包括动脉壁中细胞)内的胆固醇经血浆脂蛋白转运至肝细胞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即逆胆固醇转运。现认为,逆胆固醇转运的起始步骤为外周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经细胞膜外运至血浆,至少有两个途径参与了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过程,其一为早已证实的胆固醇被动扩散途径(胆固醇按照浓度梯度扩散),其二为胆固醇的主动转运途径。 然而,直到1999年,人们才发现主动转运细胞内胆固醇至细胞外的基因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基因:ABCA1(ATP-Binding Cassette A1)基因。为此,同年Science发表评述予ABCA1以高度评价:25年前我们知道胆固醇是如何经LDL受体进入细胞,现在我们第一次知道胆固醇是如何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Ox-LDL、8-Br-cAMP对血管细胞ABCA1、ICAM-1、MCP-1 mRNA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第二章 Ox-LDL、8-Br-cAMP对血管细胞ABCA1、ICAM-1、MCP-1、IL-1β蛋白质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第三章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ABCA1对血管细胞ICAM-1、MCP-1 mRNA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第四章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ABCA1对血管细胞ICAM-1、MCP-1、IL-1β蛋白质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第五章 全文讨论

附录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

发布时间: 2006-01-06

参考文献

  • [1].染色体9p21和ABCA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D]. 曹小丽.广西医科大学2012
  • [2].miR-20a/b靶向沉默ABCA1对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D]. 梁斌.山西医科大学2015
  • [3].Omentin-1对巨噬细胞ABCA1介导胆固醇流出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D]. 谭玉林.南华大学2016
  • [4].胱抑素C对THP-1源性泡沬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及转运蛋白ABCA1表达的影响[D]. 吴向军.山东大学2015
  • [5].ABCA1基因多态性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赵凌峰.昆明医科大学2017
  • [6].miR-19b靶向调控巨噬细胞ABCA1对apoE-/-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D]. 吕运成.南华大学2014
  • [7].ABCA1、SR-BI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研究及对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影响的机制探讨[D]. 祁莉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8].AIBP对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机制[D]. 张敏.南华大学2017
  • [9].以膜转运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张忠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10].吸烟和戒烟对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的影响[D]. 宋玮.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相关论文

  • [1].高密度脂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抵抗作用及其机制[D]. 陈晓春.复旦大学2010
  • [2].ABCA1介导载脂蛋白A1调节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其机制[D]. 尹凯.南华大学2012
  • [3].以ABCA1为靶点的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高洁.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4].ABCA1、SR-BI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联研究及对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影响的机制探讨[D]. 祁莉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5].ABCA1、PON1及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和脑血管疾病[D]. 肖志杰.中南大学2003
  • [6].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和黏附分子表达变化及他汀干预的研究[D]. 刘惠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 [7].脂蛋白代谢中活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D]. 周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8].HO-1、SR-B Ⅰ和RA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表达及相互作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李永红.山东大学2006
  • [9].ABCA1及COX-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研究[D]. 刘恒方.中南大学2006
  • [10].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对炎症因子的调节机制及其临床意义[D]. 郭志刚.南方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血管细胞ABCA1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