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技术处理不同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技术处理不同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本课题是探索直接利用人工培养微生物对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直接治理的效果和应用方法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相对封闭、湖底硬化的城市中心湖泊北湖(武汉),黑臭是主要的污染特征和治理目标。通过前期大量使用非耗氧的除臭微生物,并辅以一定的人工增氧,短期内转变水体的呼吸类型,而使用有机矿化菌剂、反硝化菌等。治理15天后,水体的恶臭气味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水质清澈透明。投放75天后,总磷平均数据由0.82 mg/L下降到0.085 mg/L,去除率达83.11%。总氮平均数据由2.678mg/L下降到1.321 mg/L,去除率达50.67%。CODMn平均数据由14.338 mg/L下降到11.12 mg/L,去除率达29.5%。2.在完全使用中水的大观园(北京)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和水华是主要污染特征。通过连续周期大量使用(自然界)水质转化链上的多种微生物快速削减水体的多种营养物质,治理1个月后,水质有了大幅度的改善,透明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TP含量从最初的0.75-0.91 mg/L下降至0.59-0.74 mg/L,去除率为10.67%-26.25%,TN含量从最初的5.58-9.86 mg/L下降至1.93-3.86 mg/L,去除率为34.80%-79.92%,CODMn从最初的32.00-40.00 mg/L下降至10.95-13.84mg/L,CODMn去除率为59.13%-68.71%。试验初期水体透明度均比较低,采用微生物技术治理后,透明度从最初的9-20 cm上升至41-62 cm。3.对流动的污染水体—青菱河(武汉)的治理目标是解决主要用农贸市场、养殖场和居民生活废水污染引起的黑臭现象,避免紧邻青菱河出口(长江)的白沙洲自来水厂受到影响。通过集中较大量投放除臭微生物,迅速消除了水体异臭味(一周内),水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理75天后,总磷平均数据由0.85-1.77mg/L下降到0.36-0.38 mg/L。总氮平均数据由15.76-25.80 mg/L下降到8.5-9.7mg/L。CODMn平均数据由26.50-47.27 mg/L下降到12.00-13.20 mg/L。研究表明,微生物技术直接治理不同类型的富营养景观水体,具有见效快、操作方便、投资成本少等特点,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名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的景观水现状
  • 1.2.1 景观水的概念
  • 1.2.2 城市景观水治理
  • 1.3 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外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 1.3.2 内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 1.4 微生物净水技术原理及研究应用状况
  • 1.4.1 微生物技术原理
  • 1.4.2 微生物的先锋作用
  • 1.4.3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主导作用
  • 1.5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设备
  • 2.1.2 菌株及制剂
  • 2.1.3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北湖概况
  • 2.2.2 北湖治理的试验方法
  • 2.2.3 北京大观园水域概况
  • 2.2.4 大观园试验期间水体中有机物和总氮、总磷增加量
  • 2.2.5 大观园试验方法
  • 2.2.6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7 青菱河概况
  • 2.2.8 青菱河的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微生物对北湖的治理
  • 3.1.1 对感观效果的改善
  • 3.1.2 对总磷(Total Phosphorus, TP)的去除效果
  • 3.1.3 对总氮(Total Nitrogen, TN)的去除效果
  • Mn)的去除效果'>3.1.4 对高锰酸盐指数(Permanganate Index, CODMn)的去除效果
  • 3.1.5 北湖治理经济性分析
  • 3.2 微生物技术对大观园的治理
  • 3.2.1 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3.2.2 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3.2.3 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 3.2.4 对透明度(Transparent Degree, SD)的改善效果
  • 3.2.5 对水华现象的控制
  • 3.3 微生物技术对青菱河的治理
  • 3.3.1 对总磷的去除效果
  • 3.3.2 对总氮的去除效果
  • 3.3.3 对高锰酸盐的去除效果
  • 3.3.4 青菱河治理经济性分析
  • 4. 小结
  • 4.1 微生物技术的治理效果
  • 4.2 不同类型水体的适应性
  • 4.3 微生物技术治理成本
  • 4.4 微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 4.5 微生物净水技术应用特点
  • 5. 讨论
  • 5.1 本方法的应用前景分析
  • 5.2 与其它方法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微生物技术处理不同类型富营养化水体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