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四十三

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四十三

论文摘要

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由于其在作曲、指挥、演奏三个方面同时具有深厚造诣,使得他对音乐的理解有着巨大的优势。拉赫玛尼诺夫的大部分音乐活动在二十世纪,但他的音乐风格仍属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并被认为是晚期浪漫主义硕果仅存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写作了许多体裁的大量作品,并广为流传。《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于1934年,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的巅峰之作。《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此曲包含了24个变奏,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本文在对《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作曲家时代背景的了解、钢琴作品特征以及整体作曲风格的理解与把握、试图分析《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特征与艺术特色。本文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拉赫玛尼诺夫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其背景,拉赫玛尼诺夫少年成名,在青年时代获得了极大荣誉的同时也遭遇了致命的打击,中年之后他一直飘泊国外,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具有浓厚的悲剧性、丰富的民族色彩以及浪漫主义的气质魅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曲,对其各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其中包括《音乐瞬间六首》、《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音画练习曲》、《科雷里主题变奏曲》。第三部分对《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尤其是对该曲的旋律特点、和声特点、力度变化、曲式结构等四个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拉赫玛尼诺夫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其背景
  • (一) 拉赫玛尼诺夫的生平
  • 1、童年时期
  • 2、求学生涯
  • 3、跌宕起伏
  • 4、远离祖国的思乡之情
  • (二)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风格的形成
  • 1、浓厚的悲剧色彩
  • 2、丰富的民族性
  • 3、浪漫主义的气质魅力
  • 二、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简介
  • (一) 创作的三个时期
  • (二) 各时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及作品简介
  • 1、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与《音乐瞬间六首》Op.16
  • 2、中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与《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18、《D 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0、《音画练习曲》Op.33、Op.39
  • 3、晚期钢琴作品的创作特征与《科雷里主题变奏曲》Op.42
  • 三、《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Op.43
  • (一)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创作背景
  • (二)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风格特点
  • 1、旋律特点
  • 2、和声特点
  • 3、力度变化
  • 4、曲式结构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以悲为美”[J]. 音乐生活 2020(07)
    • [2].浅析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艺术特征——以《丁香》《士兵的妻子》为例[J]. 黄河之声 2019(18)
    • [3].音乐剧快讯[J]. 歌剧 2019(11)
    • [4].断代不断:论断代史视野下拉赫玛尼诺夫的逆时代现象[J]. 黄河之声 2018(01)
    • [5].拉赫玛尼诺夫曲式结构分析——《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J]. 北方音乐 2017(14)
    • [6].柴科夫斯基的直接继承者:拉赫玛尼诺夫[J]. 音乐爱好者 2017(04)
    • [7].现代象征主义诗人对拉赫玛尼诺夫的影响[J]. 黄河之声 2015(02)
    • [8].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悲情色彩解读[J]. 艺术品鉴 2019(15)
    • [9].钢琴课堂教学——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瞬间》为例[J]. 牡丹 2016(18)
    • [10].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前奏曲分析[J]. 丝绸之路 2017(10)
    • [11].浪漫的鸣响——浅谈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J]. 参花(下) 2017(08)
    • [12].拉赫玛尼诺夫中的声部层次分析——以《音画练习曲》op.39为例[J]. 中国文艺家 2017(09)
    • [13].最后的浪漫——拉赫玛尼诺夫[J]. 中国文艺家 2017(10)
    • [14].谈悲伤的拉赫玛尼诺夫[J]. 牡丹 2015(20)
    • [15].拉赫玛尼诺夫钢琴音乐风格分析[J]. 音乐大观 2014(03)
    • [16].谢·维·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创作中作为美学范畴的“力”[J]. 音乐创作 2013(12)
    • [17].悲伤中的坚韧 孤独中的洒脱——浅析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美学思想[J]. 飞天 2012(02)
    • [18].论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演奏技法[J]. 作家 2013(18)
    • [19].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J]. 小演奏家 2009(03)
    • [20].拉赫玛尼诺夫:黑夜中的暴风骤雨[J]. 青年文学 2009(07)
    • [21].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及其艺术特色[J]. 飞天 2010(20)
    • [22].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主义境界[J]. 飞天 2011(06)
    • [23].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第一乐章配器分析[J]. 音乐天地 2020(03)
    • [24].拉赫玛尼诺夫“悲歌”的艺术特征研究[J]. 黄河之声 2020(12)
    • [25].自深深处 评中文版音乐剧《拉赫玛尼诺夫》[J]. 上海戏剧 2019(01)
    • [26].拉赫玛尼诺夫的浪漫曲浅析[J]. 北方音乐 2019(03)
    • [27].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的瞬间》的艺术特色[J]. 四川戏剧 2019(09)
    • [28].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主题”——《愤怒的日子》运用实例探寻[J]. 音乐创作 2018(02)
    • [29].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分析与诠释[J]. 艺术研究 2018(03)
    • [30].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别唱吧,美人》的演奏分析[J]. 艺术家 2019(01)

    标签:;  ;  ;  ;  ;  ;  ;  ;  

    浅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创作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作品四十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