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论文题目: 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妇科肿瘤

作者: 王黎明

导师: 傅庆诏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附件疾病,肿瘤标记物,超声检查,诊断,曲线,改良的恶性风险指数模型,统计学,超声技术,恶性风险指数模型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评价附件肿块恶性风险指数(risk of malignancy index,RMI)模型,再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提出改良依据和方向。 方法 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附件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由Jacobs建立和两次被Tingulstad改良的共三种恶性风险指数模型(基于绝经状态、超声评分和CA125水平不同组合的评分系统),对180例附件肿块患者术前作出良、恶性判断。根据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评价它们在不同病理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的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比较它们与单项指标之间诊断效能的高低,分析它们在不同界值水平的诊断价值。 结果 三种RMI的诊断敏感性(RMI165.96%;RMI270.21%;RMI368.08%),与单项指标CA125(74.46%)和超声分数(78.7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RMI的诊断特异性(RMI196.09%;RMI293.23%;RMI396.24%),较单项指标CA125(77.44%)和超声分数(80.45%)高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论文正文: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序言

第一部分: 恶性风险指数模型在附件肿块性质诊断中的价值再评价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在附件肿块性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后续研究设想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关于建立卵巢肿瘤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后续研究设想

附图(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发布时间: 2005-10-17

参考文献

  • [1].MiR-629通过靶向TSPYL5实现对卵巢癌的调控机制研究[D]. 邵莉萍.苏州大学2018
  • [2].靶向CD44和EpCAM的双特异性核酸适体对卵巢癌抑制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 郑晶莹.吉林大学2018
  • [3].MNX1-AS1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进程中作用和机制的研究[D]. 吕雁.山东大学2018
  • [4].RDX、ITGA5及其信号传导通路在卵巢癌多药耐药中的研究[D]. 韦露薇.广西医科大学2017
  • [5].NGF、NGFR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调控卵巢癌糖酵解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余筱琳.南昌大学2018
  • [6].PTEN及肿瘤相关基因在正常卵巢及卵巢良、恶性病变中的改变和意义[D]. 陈颖.中国医科大学2004
  • [7].FAP-1分子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反义核酸调控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王滨.第四军医大学2004
  • [8].病毒载体介导端粒酶催化亚基反义基因治疗卵巢癌的研究[D]. 齐政.天津医科大学2004
  • [9].卵巢癌相关新基因NM23-H1B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 李文.第二军医大学2004
  • [10].靶向H-ras基因的小干扰性RNA联合能量可控陡脉冲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 王萍玲.重庆医科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卵巢恶性肿瘤多基因甲基化的研究[D]. 洪凡真.山东大学2005
  • [2].CD26/DPP4基因与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 王忠民.山东大学2005
  • [3].卵巢癌相关抗原的异种血清学筛选[D]. 李玉.四川大学2005
  • [4].子宫内膜癌的三维超声诊断与血管形成及其显像方面的研究[D]. 葛玲.山东大学2005
  • [5].多聚乙烯基亚胺介导的自杀基因系统对卵巢癌靶向杀伤效应的研究[D]. 金平.山东大学2005
  • [6].卵巢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活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 刘敏.山东大学2005
  • [7].人卵巢癌细胞系具有不同转移潜能亚系的分离和鉴定及体外腹膜模型的建立[D]. 陈洁.山东大学2005
  • [8].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声动力学效应对卵巢癌细胞的体外效应[D]. 车艳辞.山东大学2005
  • [9].携带内皮抑素基因增殖型腺病毒治疗卵巢癌的实验研究[D]. 陈雄.第二军医大学2006
  • [10].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MRI研究[D]. 宋宁.第二军医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关于建立卵巢肿瘤改良的恶性风险模型和计算机智能诊断模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