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中小企业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蓬勃生机,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发现信息不对称以及制度原因等诸多方面因素会对中小企业信贷造成影响。实践中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缺乏有效抵押等原因而面临着巨大的信贷瓶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此,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性机构等方面共同努力,创造更加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当注重规范经营,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联系,以期获得更大的帮助。本文总结了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困难的原因,并在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题的策略。策略中首先谈到政府如何加强管理,转变职能,改进服务,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指出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型机构如信用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的运作。但是重点还是在于金融机构应如何提高管理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并采用先进的贷款技术来更好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同时提出关系型信贷是适合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手段。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贷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 中小企业的地位与影响
  • 2.2.1 中小企业占企业的绝大多数
  • 2.2.2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2.2.3 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农民增收重要途径
  • 2.2.4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 2.2.5 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
  • 3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3.1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的现状
  • 3.1.1 我国中小企业存在巨大资金需求
  • 3.1.2 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存在的问题
  • 3.2.1 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偏低
  • 3.2.2 对中小企业贷款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 3.2.3 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偏低
  • 3.3 中小企业信贷滞后的成因分析
  • 3.3.1 企业经营方面的原因
  • 3.3.2 商业银行的成本收益核算
  • 3.3.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 3.3.4 金融配套体系不完善
  • 3.3.5 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扶持相对较少
  • 4 中小企业信贷滞后的经济学分析
  • 4.1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 4.2 金融抑制与中小企业融资
  • 5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发展中的难点
  • 5.1 政府不当干预致使信贷市场倾斜
  • 5.2 金融配套体系不健全,不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
  • 5.3 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不足
  • 5.4 其它融资渠道不畅导致信贷通道过分拥挤
  • 6 中小企业信贷机制的国际借鉴和比较
  • 6.1 美国的经验
  • 6.1.1 建立了完善的小企业管理体系
  • 6.1.2 通过完善的立法体系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
  • 6.1.3 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 6.2 日本的经验
  • 6.2.1 拥有健全的法律规范
  • 6.2.2 政府为中小企业设立政策性融资机构
  • 6.2.3 建立信用担保体系
  • 6.3 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
  • 6.3.2 不断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
  • 6.3.3 建立健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体系
  • 6.3.4 要建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 6.3.5 健全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7 现阶段我国推进中小企业信贷的策略
  • 7.1 宏观制度层面的策略
  • 7.1.1 引入中小金融机构
  • 7.1.2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 7.2 微观层面的策略
  • 7.2.1 贷款技术
  • 7.2.2 信贷配给
  • 7.2.3 信息甄别
  • 7.2.4 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 8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