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肝Ⅰ号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软肝Ⅰ号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软肝Ⅰ号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肝炎后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软肝Ⅰ号,对照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口服治疗,疗程为三个月。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肝功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肝Ⅰ号针对肝郁脾虚型肝纤维化的治疗疗效显著,该药能较好地保护肝细胞,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提高胶原纤维的降解过程,明显改善肝功能,这表明软肝Ⅰ号能有效的减少肝细胞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减少纤维化组织,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防未病的特色,为中医辨证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祖国医学对肝纤维化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1 感受毒邪
  • 1.2.2 情志所伤
  • 1.2.3 饮食损伤
  • 1.2.4 瘀血阻络
  • 1.2.5 痰瘀互结
  • 1.3 辨证施治
  • 1.3.1 辨部位与证型
  • 1.3.2 辨积与聚的区别
  • 1.3.3 中药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1.3.4 治疗原则
  • 2.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研究概况
  • 2.1 肝纤维化发生组织细胞学研究概况
  • 2.1.1 肝纤维化的定义
  • 2.1.2 肝纤维化发生组织细胞学机制
  • 2.1.3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
  • 2.1.4 ECM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 2.1.5 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
  • 2.2 肝纤维化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 2.2.1 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2.2.2 参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细胞因子及其作用
  • 2.3 肝纤维化的诊断研究
  • 2.3.1 血清ECM成分检测
  • 2.3.2 血清胶原合成酶的检测
  • 2.3.3 胶原降解酶的检测
  • 2.3.4 细胞因子的检测
  • 2.3.5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记物的联合检测
  • 2.3.6 彩色多普勒检查
  • 2.4 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进展
  • 2.4.1 抗肝纤维化治疗
  • 2.4.2 促进ECM降解
  • 2.4.3 促进肝细胞再生
  • 2.4.4 基因治疗
  • 2.5 抗肝纤维化临床常用药物
  • 2.5.1 安珐特
  • 2.5.2 干扰素
  • 2.5.3 秋水仙碱
  • 2.5.4 多不饱和卵磷脂(PUL)
  • 临床研究
  • 1.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1.3 诊断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4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 1.4.1 入选标准
  • 1.4.2 排除标准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2.方法
  • 2.1 观察方法
  • 2.1.1 分组对照方法及盲法设计
  • 2.1.2 观察指标
  • 2.1.3 记录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治疗组
  • 2.2.2 对照组
  • 2.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 3.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 3.4 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
  • 3.5 两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3.6 两组的总疗效比较
  • 讨论
  •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2.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机认识
  • 3.软肝Ⅰ号的组方特点
  • 3.1 软肝Ⅰ号的组成
  • 3.2 组方原理
  • 3.3 主要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4.治疗体会
  • 5.总结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12)
    •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1)
    •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分模型日趋成熟[J]. 肝脏 2020(03)
    •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评分模型日趋成熟[J]. 肝脏 2020(04)
    • [5].重视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J]. 肝博士 2020(03)
    • [6].肝纤维化的诊断[J]. 肝博士 2020(03)
    • [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性肝纤维化危险因素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01)
    • [8].肝纤维化的机制及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16)
    • [9].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08)
    • [10].声辐射力脉冲成像评价儿童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9(05)
    • [11].miR-33a miR-133a对慢性乙肝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评估作用[J]. 河北医学 2019(05)
    • [12].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7)
    • [13].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4)
    • [14].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19年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11)
    • [15].肝纤维化,你知道多少?[J]. 肝博士 2019(04)
    • [16].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其诊疗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8(02)
    • [17].肝纤维化的诊断研究进展[J]. 西南军医 2018(03)
    • [18].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8(09)
    • [19].肝纤维化,治疗有术需重视[J]. 肝博士 2018(05)
    • [20].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预测因素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18)
    • [21].肝纤维化的免疫相关机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3)
    • [22].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新靶点[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3)
    • [23].肝纤维化逆转的病理评估[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3)
    • [24].肝窦内皮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及相关治疗策略[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3)
    • [25].肝纤维化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05)
    • [26].先天性肝纤维化2例及鉴别诊断[J]. 肝脏 2017(08)
    • [27].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纤维化关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1)
    • [28].用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07)
    • [29].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4(24)
    • [30].免疫细胞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09)

    标签:;  ;  ;  ;  ;  

    软肝Ⅰ号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