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

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

论文摘要

崔致远是韩国统一新罗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是韩国汉文学的鼻祖。中韩两国在崔致远研究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些研究重点在对崔致远作品的搜集整理、思想、谱系、金石文及作品的文献价值,而对崔致远文学创作的研究则不够全面系统。崔致远的诗歌,以其现实主义精神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不合理的现象,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和社会政治的黑暗,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了对祖国的怀念,歌颂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他善写近体诗,尤善七言绝句,善于刻画主人公形象,善于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语言鲜明生动,把韩国古代的汉文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崔致远的散文真实地反映了唐末社会的阶级矛盾,既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他的散文,结构完整,体裁多样,说理充分,层次分明,语言既清新明快,又有极强的抒情性,在韩国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鉴于此,对崔致远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对研究韩国古代文化、中国晚唐文学及中韩文化交流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拟从文本入手,以中韩古代文献为依据,同时参阅当今国内研究成果,运用多种方法多视角地研究崔致远的文学创作,从美学、哲学、文艺批评学等角度进行关照,以文献学、文体学的分析方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兼取系统论、比较文学、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崔致远的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崔致远的生平》重点论述了崔致远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第二章《崔致远的思想》则分别论述了崔致远思想中的儒、释、道思想及三种思想的在崔致远思想中的兼容。第三章论述了崔致远诗歌的内容和特点,特别是重点分析了“乡乐杂咏”在韩国舞蹈史上的史料价值和《纪德诗》用典;因为《双女坟》历来争议较大,所以第四章从《双女坟》的作者、故事流变及本体研究等几个角度专门对《双女坟》进行论述;第五章为《崔致远的散文》,因为大多数学者在研究崔致远的文学时只注重研究他的诗歌,即使是对他散文进行研究,也只是从文献的角度研究它的史料价值,从文学的角度去研究崔致远的散文几乎是个空白,本文分别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对崔致远的散文进行探讨,特别是从文体角度对崔致远散文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论述;第六章总结了崔致远的地位和影响,分别从诗歌和散文、在韩国和在中国响及在中韩文化交流方面的影响几方面进行论述。 本论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崔致远的生平
  • 第一节 崔致远生活的时代
  • 第二节 崔致远的生平
  • 第三节 崔致远在中国行迹考
  • 第二章 崔致远的思想
  • 第一节 崔致远的儒家思想
  • 第二节 崔致远的道家思想
  • 第三节 崔致远的佛教思想
  • 第三章 崔致远的诗歌研究
  • 第一节 崔致远存诗概况
  • 第二节 崔致远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三节 关于乡乐杂咏
  • 第四节 《纪德诗》记事用典考辨
  • 第五节 崔致远和晚唐诗
  • 第六节 崔诗的艺术特点
  • 第四章 《双女坟》研究
  • 第一节 新罗末期的殊异传与中国的志怪传奇
  • 第二节 关于《双女坟》的作者
  • 第三节 双女坟故事原型与演变
  • 第四节 《双女坟》与《游仙窟》
  • 第五节 《双女坟》本体研究
  • 第五章 崔致远散文研究
  • 第一节 崔致远散文概述
  • 第二节 崔致远散文内容研究
  • 第三节 崔致远散文的艺术特点
  • 第六章 崔致远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崔致远对韩国的影响
  • 第二节 崔致远对中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崔致远研究的三个误区及其突破[J]. 学术界 2012(09)
    • [2].崔致远:异乡人的漂泊与追寻[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3].崔致远在扬州[J]. 档案与建设 2009(07)
    • [4].韩国传奇小说《崔致远》一考察[J]. 青年文学家 2019(26)
    • [5].崔致远“四山塔碑铭”撰写旨趣论[J]. 唐史论丛 2012(02)
    • [6].崔致远汉诗中的中国书写[J]. 青年文学家 2019(21)
    • [7].论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中的扬州形象[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8].崔致远佛教思想刍论[J]. 东北史地 2016(03)
    • [9].韩国汉文学之祖——崔致远[J].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2)
    • [10].城市广场名人雕塑创作中的历史文脉传承——以扬州崔致远广场雕塑为例[J]. 装饰 2020(07)
    • [11].崔致远:一生游走在两个国度的诗人[J]. 金桥 2020(02)
    • [12].崔致远汉诗中的生命意识[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3].崔致远的诗歌[J]. 文史知识 2018(11)
    • [14].崔致远出生年份及其及第年龄再考论[J]. 铜仁学院学报 2011(01)
    • [15].论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在唐代骈文史上的地位[J].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0(00)
    • [16].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中的道教情结[J]. 中国道教 2014(03)
    • [17].崔致远对陶渊明形象的文化解读[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02)
    • [18].孤云诗意——崔致远诗之哲学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9].新罗崔致远的旅唐生活[J]. 文史知识 2014(10)
    • [20].《双女坟记》的创作与流传过程辨析[J]. 东疆学刊 2010(03)
    • [21].驳方晓伟《崔致远思想和作品研究》中崔致远出生及中举年龄[J]. 山西青年 2015(23)
    • [22].崔致远汉文诗中的“海洋”意象浅探[J]. 长安学术 2017(02)
    • [23].崔致远汉诗的研究——作诗的意识倾向[J]. 大观(论坛) 2020(01)
    • [24].在中国留学做官,被朝鲜和韩国后世人称赞的“百世之师”[J]. 世界文化 2019(11)
    • [25].第一座外国名人纪念馆——崔致远纪念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东南文化 2010(03)
    • [26].三千年的孤独,一百年的喧嚣[J]. 西部 2011(09)
    • [27].崔致远交游考——以高骈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6)
    • [28].俨陈醮礼 敬荐斋诚——浅谈崔致远《桂苑笔耕集》中的道教斋词[J]. 中国道教 2011(01)
    • [29].崔致远羁留山东半岛行程与文学创作考辨[J]. 东岳论丛 2013(10)
    • [30].崔致远诗歌意蕴的当代隐喻学重构与新释[J]. 东疆学刊 2020(03)

    标签:;  ;  ;  ;  ;  

    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