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湿地科学是当前国际共同关注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内蒙古高原湖泊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是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同纬度湖泊湿地生态过程差异性机制研究的典型区域。乌梁素海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为全球范围内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多功能的大型草型湖泊,是内蒙古高原干旱区最典型的浅水草型湖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保水、蓄水和调水基地。因自然和人为因素,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本研究将湿地生态系统的微观动态化学过程与宏观演替相结合,以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人为扰动与湿地环境质量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系统地开展了氮、磷等营养盐在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累积和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在各环境介质间的响应关系,以及湖泊内外源负荷特点、营养盐的不同形态在水-沉积物两相体系中的分布特征及营养盐的粒度效应等研究,揭示了乌梁素海湖泊湿地的富营养化进程和机制,填补了本区湖泊沉积物中营养盐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空白。本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 (1)表层沉积物中TN及各形态氮的水平分布格局均体现出西高东低的趋势,并主要以Org-N的形式存在;表层沉积物中TN含量高于0.55g/kg最低级别生态毒性效应等值线的区域已占乌梁素海湖区的70%左右,TN对底栖生物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效应并正由最低级向严重级过渡。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湿地概述
  • 1.1.1 湿地的定义及功能
  • 1.1.2 我国湿地的特点及现状
  •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 1.3 湖泊湿地
  • 1.3.1 我国湖泊湿地概况及现状
  • 1.3.2 湖泊富营养化及湖泊遥感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选题及研究方法
  • 2.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分析
  • 2.3.3 遥感影像资料分析
  • 第三章 乌梁素海水体中TN、TP及有机质的分布特征
  • 3.1 水体污染特征
  • 3.1.1 上覆水氮污染
  • 3.1.2 上覆水磷污染
  • 3.2 表层沉积物中TN、TP的水平分布特征
  • 3.2.1 表层沉积物中TN的水平分布
  • 3.2.2 表层沉积物中TP的水平分布
  • 3.3 沉积物柱芯中TN、TP和有机质的垂向分布特征
  • 3.3.1 TN和有机质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 3.3.2 TP的垂向分布特征
  • 3.4 沉积物中TN、TP和有机质的粒度效应
  • 3.4.1 TN和有机质的粒度效应
  • 3.4.2 TP的粒度效应
  • 3.4.3 不同粒级沉积物吸附TN、TP的贡献率
  • 3.5 沉积物中C/N、N/P特征
  • 3.5.1 C/N
  • 3.5.2 N/P
  • 第四章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 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1 表层沉积物中形态氮的水平分布特征
  • 4.1.2 沉积物柱芯中TN及形态氮的分布特征
  • 4.2 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 4.2.1 表层沉积物中形态磷的水平分布特征
  • 4.2.2 柱状沉积物中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 第五章 乌梁素海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源探析
  • 5.1 乌梁素海的点污染源
  • 5.2 乌梁素海的农业面源污染
  • 5.3 乌梁素海点源与面源污染贡献对比研究
  • 5.4 乌梁素海营养负荷的蓄积与储备
  • 第六章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进程
  • 6.1 沉积物柱芯中TN、TP记录的富营养化信息
  • 6.2 类型区面积变化反映的富营养化进程
  • 6.2.1 近30年来乌梁素海不同类型区面积的变化特征
  • 6.2.2 不同类型区面积变化反映的草型湖泊富营养化进程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具时滞富营养化生态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富营养化控制标准经济分析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S1)
    • [3].水体富营养化及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5(08)
    • [4].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J].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1)
    • [5].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测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祖国 2019(22)
    • [6].2018年梅山湾营养盐的时空变化及富营养化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6)
    • [7].碱蓬对不同盐度富营养化模拟海水的净化效应及其生长特性[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04)
    • [8].阳澄湖和滆湖微囊藻毒素分布及其与富营养化因子的关系[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6)
    • [9].水环境中的磷研究与富营养化控制[J]. 污染防治技术 2013(01)
    • [10].于桥水库水源地富营养化的调查及分析评价[J]. 工程与建设 2008(05)
    • [11].滨江游乐场人工湖水体富营养化整治措施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8(06)
    • [12].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9(04)
    • [13].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危害[J]. 山西农经 2018(09)
    • [14].对虾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 河北渔业 2017(01)
    • [15].科学理解“富营养化”[J]. 中学生物教学 2011(08)
    • [16].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综合治理的研究[J]. 环境与生活 2014(12)
    • [17].富营养化海域生态恢复新技术国际领先[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15)
    • [18].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危害及防治[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8)
    • [19].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模型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1)
    • [20].某富营养化湖体的生态化治理工艺及其过程分析[J]. 广东水利水电 2008(02)
    • [21].某湖体富营养化的修复治理[J]. 江西化工 2008(03)
    • [22].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演化驱动机制及防控对策[J]. 人民长江 2020(01)
    • [23].水体富营养化预警仿真研究及实践[J]. 城乡建设 2020(02)
    • [24].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及水质变化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20(14)
    • [25].水体富营养化及常用除磷方法研究进展[J]. 江西化工 2018(05)
    • [26].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条件下氮·磷对浒苔生长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5)
    • [27].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策略分析[J]. 技术与市场 2015(12)
    • [28].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治理对策[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09)
    • [29].营养盐对白洋淀草型富营养化的驱动与限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S1)
    • [30].星海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 2018(06)

    标签:;  ;  ;  

    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及其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