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论文摘要

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是一直以来药剂学面临的问题。自微乳化给药体系(SMEDDS)是由药物、油相、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均一、透明的溶液,在特定温度和温和搅拌的条件下,遇水自发乳化形成粒子在150nm以下的乳剂。与常规乳剂相比,微乳是一种热力学稳定体系,具有更高的分散度(通常在10~140nm之间),并且由于一些特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自微乳化给药体系(SMEDDS)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达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目的。研发难溶性药物的自微乳化给药体系的关键在于发现合适的药物载体(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以及适当的增溶剂)。因此,对于材料的了解和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自微乳化给药体系(SMEDDS)主要研发手段是采用伪三元相图以及对微乳的理化性质分析。其中着重要考虑的因素有载体对药物的溶解能力、自微乳化体系在伪三元相图区域特点、形成微乳后药物的溶出度和微乳粒径的大小。这些都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本课题以难溶性药物吡罗昔康为模型药物,吡罗昔康(Piroxicam)又名炎痛昔康,是辉瑞公司研发出来的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文献报道,吡罗昔康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本课题对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体系(SMEDDS)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吡罗昔康含量的方法:对15种常用自微乳化辅料进行了筛选,优选出以辛酸甘油酯为油相、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为乳化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为助表面活性剂的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体内外评价。体外溶出结果表明,5min内药物的溶出大于80%,平均粒径在33nm左右;在以吡罗昔康Tmax未发生明显改变,Cmax提高4.8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466%.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吡罗昔康分析方法的建立
  • 一、实验目的
  • 二、材料和仪器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载体对吡罗昔康的溶解性考察与筛选
  • 一、药物在常用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 二、室温条件下不同载体对药物溶解能力比较
  • 三、实验温度(60±5℃)下不同载体对药物溶解能力比较
  • 四、药物在备选载体中的溶解度
  • 五、吡罗昔康与备选辅料的相容性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体系的研究
  • 一、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水伪三元自微乳化相图的研究
  • (一) 仪器与试剂
  • (二) 实验方法
  • (三) 结果与讨论
  • (四) 本节小结
  • 二、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体系的研究
  • (一) 仪器与试剂
  • (二) 实验方法
  • (三) 结果与讨论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 一、仪器和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 五、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柴油微乳化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J]. 太阳能学报 2015(05)
    • [2].化妆品微乳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4(02)
    • [3].不同质量分数水的微乳化柴油微观结构及其燃爆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4(04)
    • [4].微乳化柴油的动力经济性及排放的试验[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2)
    • [5].尼莫地平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内外评价[J]. 中国药师 2009(06)
    • [6].微乳化柴油配方的研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 [7].小型发动机使用微乳化柴油试验研究[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8].微乳化柴油的研究与发展前景[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1)
    • [9].重楼总皂苷自微乳化颗粒剂的制备及体外溶出研究[J]. 中国药师 2017(07)
    • [10].中药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7(25)
    • [11].微乳化燃油的粘温特性及燃烧过程[J]. 太阳能学报 2015(11)
    • [12].微乳化柴油雾化及燃爆特性实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07)
    • [13].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优化与评价[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5(05)
    • [14].微乳化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2(02)
    • [15].喷雾干燥氯诺昔康自微乳化制剂的制备及理化性质[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2(02)
    • [16].微乳化柴油制备及其节油率与稳定时间的研究[J]. 现代化工 2012(05)
    • [17].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 中草药 2011(08)
    • [18].长春西汀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19)
    • [19].多西他赛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J]. 中国药师 2009(11)
    • [20].藤黄酸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与质量评价[J]. 西北药学杂志 2020(01)
    • [21].姜黄素自微乳化药物递送系统制备及质量评价[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02)
    • [22].微乳化生物柴油制备及特性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9)
    • [23].尼莫地平固体自微乳化舌下速溶片的制备及质量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13)
    • [24].西洛他唑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大鼠体内药动学[J]. 医药导报 2014(07)
    • [25].葛根黄酮自微乳化滴丸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 特产研究 2014(03)
    • [26].穿心莲内酯自微乳化制剂的处方优化及质量评价[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8)
    • [27].尼莫地平自微乳化颗粒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 中国药师 2013(06)
    • [28].姜黄素自微乳化制剂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J]. 中国药师 2012(02)
    • [29].制备工艺对微乳化柴油稳定性能的影响[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17)
    • [30].微乳化金属加工液的组成[J]. 合成润滑材料 2011(03)

    标签:;  ;  ;  ;  ;  ;  

    吡罗昔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