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

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不仅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排涝、防洪的基本保障。十一五期间,广东省虽然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排水系统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严重偏低,极大地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研究城镇排水管网对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排水管网优化和管理水平,提高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对我国排水管网的建设、管理、完善与提高污水厂运行效率和COD削减量,以及保护水体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该镇的给排水现状,对该镇的生活污水原水、各级排水单元中污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然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城镇污水原水COD浓度特征,分析城镇污水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包括市政管网、合流与分流制干管、截污主管、污水泵站以及污水处理厂中的变化特征;通过比较污水COD浓度在收集与输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分析造成污水COD浓度偏低的原因;研究排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情况,分析并总结珠三角感潮河流域排水管网与排水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偏低的原因,提出排水系统的优化方案和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主要污染浓度的方法。最后,运用本论文研究成果在实际中指导龙江镇开展排水管网的问题整改与优化,取得了显著的整改效果。整改后,该镇排水管网更加完善,生活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得到了显著提高,污水厂运行效率达到了区政府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城市排水系统概述
  • 1.4.1 排水管网
  • 1.4.2 排水体制及其类型
  • 1.4.3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
  • 1.5 城市排水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排水系统现状与研究
  • 1.5.2 国内对排水系统现状与研究
  • 1.5.3 我国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状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 2.1 区域基本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水文气象状况
  • 2.1.2 人口及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域范围
  • 2.3 给排水现状
  • 2.3.1 给水现状
  • 2.3.2 排水现状
  • 2.3.3 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
  • 第三章 排水系统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的监测与分析
  • 3.1 污水的采样与监测
  • 3.1.1 监测目的
  • 3.1.2 采样与监测方法
  • 3.1.3 样本点的布置
  • 3.1.4 采样时间和频次
  • 3.2 各排水单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 3.2.1 生活污水原水COD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2 新旧市政污水支管中COD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3 合流干管与分流干管中污水COD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4 截污主管中污水COD浓度分析
  • 3.2.5 污水泵站中污水COD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3.2.6 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区域排水管网调研结果与分析
  • 4.1 污水泵站与各截污工程管网调查结果及分析
  • #污水泵站调查情况与分析'>4.1.1 厂外1#污水泵站调查情况与分析
  • 4.1.2 丰华南路截污管网调查情况与分析
  • 4.1.3 沿江路段截污管网调查情况与分析
  • #泵站至1#泵站调查情况与分析'>4.1.4 排水管网2#泵站至1#泵站调查情况与分析
  • 4.1.5 北华路段及龙江大涌截污管网调查情况与分析
  • 4.1.6 龙州路及东华路截污管网调查情况与分析
  • 4.2 区域排水管网水质水量平衡分析
  • 4.3 本章总结
  • 4.3.1 污水主管网存在问题
  • 4.3.2 市政截污本身COD浓度低
  • 4.3.3 污水厂进水COD浓度偏低的原因
  • 第五章 排水系统的优化决策
  • 5.1 排水工程优化方案
  • 5.2 排水工程优化模型的建立
  • 5.3 污水管网优化方法
  • 5.4 各种管径的坡度约束
  • 5.5 管段平均埋深计算
  • 5.6 污水管网优化算法
  • 第六章 提高污水厂主要污染物进水浓度的建议
  • 6.1 重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前期调研和规划设计
  • 6.2 建立健全城市排水管网工程监理和验收体制
  • 6.3 加紧完成截污工程和完善已有污水管网建设
  • 6.4 政府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统一管理
  • 6.5 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管理
  • 6.6 大力宣传环保理念,提倡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
  • 第七章 研究城镇排水管网整改效果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地城市平坡路段污染物浓度分布特性实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4)
    • [2].气象因子对静海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分析[J]. 天津科技 2016(11)
    • [3].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条件[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07)
    • [4].“大气十条”实施以来大气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J]. 世界环境 2016(06)
    • [5].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贡献的空间尺度效应[J]. 环境影响评价 2016(06)
    • [6].重庆市垫江县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05)
    • [7].因子-偏相关与多元回归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关键因子识别[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21)
    • [8].天津地区海风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09)
    • [9].关于降低湖水污染物浓度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J]. 保山学院学报 2013(02)
    • [10].四川雅安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预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20(04)
    • [11].泰山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改善原因探讨[J]. 绿色科技 2020(14)
    • [12].环保约束下基于污染物浓度数学模型的长大桥梁排水设计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10)
    • [13].花溪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J]. 青年与社会 2019(13)
    • [14].冬季供暖对沈阳市各功能区4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03)
    • [15].珠江八大口门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成因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09(05)
    • [16].青岛胶州湾海底公路隧道污染物浓度水平测试[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10)
    • [17].2018年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福州市晋安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海峡科学 2018(06)
    • [18].泰山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及改善原因分析[J]. 低碳世界 2016(36)
    • [19].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J]. 环境化学 2015(11)
    • [20].上海城市道路路侧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以上海市真南路为例[J]. 交通与运输(学术版) 2013(02)
    • [21].浅析民用建筑气密性对室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8)
    • [22].风对广州市主要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影响分析[J]. 广州环境科学 2012(03)
    • [23].热源温度对热压自然通风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J].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9(03)
    • [24].太湖流域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及污染特征分析[J]. 环境科技 2019(04)
    • [25].北京市朝阳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02)
    • [26].重庆市黔江区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06)
    • [27].长大公路隧道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研究[J]. 山西建筑 2014(05)
    • [28].牡丹江市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8)
    • [29].民用建筑气密性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 住宅科技 2009(11)
    • [30].民用建筑气密性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影响的研究[J]. 工程质量 2009(11)

    标签:;  ;  ;  ;  

    城市排水系统对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