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代谢底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微环境影响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代谢底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微环境影响

论文摘要

选择初始体重59±4.2kg的长白×大白杂交母猪54头,采用3×2试验设计,研究日粮的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能量代谢底物(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葡萄糖)、代谢激素(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和瘦素)和生殖激素(雌激素、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微环境(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葡萄糖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瘦素、雌激素)的影响。三个能量水平分别为NRC(1998)推荐能量需要的87.5%、100%和112.5%;每个能量水平下分别添加玉米淀粉(淀粉占消化能72%)和混合油脂(油脂占消化能29%,猪油:菜籽油=1:1)为能量来源。母猪第二情期出现静立反射记为第1天,第18天进行多次取血(30min/一次,连续取血16次),收集血样;第19天早上,前腔静脉取血;并屠宰母猪取出卵巢,称重,分离大小卵泡并收集卵泡液(取自直径大于3mm的卵泡)。采用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液和卵泡液的能量代谢底物,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分析激素。试验结果表明:1、脂肪组母猪血液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浓度极显著高于淀粉组(P<0.01),但血液葡萄糖浓度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水平、来源×水平交互作用对血液代谢底物无显著影响(P>0.05)。2、能量水平对血液能量代谢激素有影响,高能组食后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of the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time,Insulin AUC)极显著高于低能组(P<0.01),中能组与其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血液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浓度极显著高于中能组(P<0.01),低能组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低能组与高能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血液瘦素(Leptin)浓度极显著高于中能组(P<0.01),高、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对血液IGF-1浓度有影响,低能量水平下,淀粉组极显著高于脂肪组(P<0.01),中、高能量水平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对Insulin AUC和Leptin影响不显著(P>0.05)。水平×来源交互作用对血液代谢激素影响不显著(P>0.05)。3、能量水平对血液生殖激素有影响,低能组血液中雌二酮(E2)浓度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低、中水平组与高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水平对促卵泡生成素(FSH)脉冲频率数影响不显著(P>0.05);高能组促黄体生成素(LH)脉冲频率数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5),中、低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对血液中E2浓度有影响,低能量水平下,脂肪组和淀粉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能量水平下,脂肪组极显著高于淀粉组(P<0.01),高能量水平下,脂肪组显著高于淀粉组(P<0.05);能量来源对FSH和LH脉冲频率数没有影响(P>0.05)。水平×来源交互作用对血液生殖激素没有影响(P>0.05)。4、血液能量代谢底物与激素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脂肪酸(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与食前Insulin基础浓度和Leptin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葡萄糖与食前Insulin基础浓度、Leptin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总胆固醇和E2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未到达显著水平(P>0.05)。5、能量水平对母猪初情期启动没有影响(P>0.05);能量水平对大卵泡数有影响,高能组极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1),中、低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中能组卵巢重量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组和中能组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水平对黄体数有影响,高能淀粉组显著高于低能组(P<0.05),高能脂肪组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5),中能组和低能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和水平×来源交互作用对母猪初情期启动、大卵泡数、卵巢重量和黄体数没有影响(P>0.05)。6、能量水平对卵泡液能量代谢底物影响不显著(P>0.05)。能量水平对卵泡液IGF-1和E2浓度有影响,高能组卵泡液IGF-1浓度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高、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能组卵泡液E2浓度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高、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水平对卵泡液Lepti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能量来源和水平×来源交互作用对卵泡液能量代谢底物和IGF-1、E2、Leptin影响不显著(P>0.05)。根据以上结果,可得结论:(1)后备母猪日粮增加脂肪含量能提高母猪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同时促进血液中E2的分泌,从而有利于青年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2)提高能量水平或日粮增加淀粉含量有利于促进血液代谢激素(Insulin、IGF-1和Leptin)浓度和LH的分泌,有利于后备母猪卵泡发育并提高排卵率。(3)能量来源对后备母猪大卵泡液代谢底物和IGF-1、E2、Leptin没有影响,但提高能量水平有利于提高卵泡液IGF-1和E2浓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卵母细胞质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专业名词缩写符号
  • 1.前言
  • 2.文献综述
  • 2.1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母猪发情表现和LH分泌的影响
  • 2.2 内分泌激素介导能量对母猪生殖轴的影响
  • 2.2.1 Insulin介导能量对母猪生殖轴的影响
  • 2.2.2 IGF-1介导能量对母猪生殖轴的影响
  • 2.2.3 Leptin介导能量对母猪生殖轴的影响
  • 2.3 母猪卵泡发育对卵泡液微环境及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
  • 2.3.1 卵泡发育的调控机制
  • 2.3.2 母猪卵泡发育对卵泡微环境的影响
  • 2.3.3 卵泡微环境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
  • 3.存在问题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存在问题
  •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材料与方法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动物选择及分组
  • 4.3 饲养管理
  • 4.4 观察指标及测定方法
  • 4.4.1 样品的收集
  • 4.4.2 指标的测定
  • 4.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5.1 数据处理
  • 4.5.2 统计分析
  • 5.结果与分析
  • 5.1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血液能量代谢底物的影响
  • 5.2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血液代谢激素的影响
  • 5.2.1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血液Insulin的影响
  • 5.2.2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血液IGF-1的影响
  • 5.2.3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血液Leptin的影响
  • 5.3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生殖激素的影响
  • 2浓度的影响'>5.3.1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E2浓度的影响
  • 5.3.2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FSH和LH分泌的影响
  • 5.4 发情母猪血液能量代谢底物和激素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5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卵泡液微环境的影响
  • 5.5.1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卵泡液能量代谢底物的影响
  • 2的影响'>5.5.2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发情母猪卵泡液IGF-1、Leptin和E2的影响
  • 6.讨论
  • 6.1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能量代谢底物浓度的影响
  • 6.2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能量代谢代谢激素的影响
  • 6.2.1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insulin浓度的影响
  • 6.2.2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IGF-1浓度的影响
  • 6.2.3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Leptin浓度的影响
  • 6.3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生殖激素浓度的影响
  • 2和初情日龄的影响'>6.3.1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E2和初情日龄的影响
  • 6.3.2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FSH和LH分泌和卵泡发育的影响
  • 6.4 不同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卵泡液能量代谢底物和激素的影响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激肽谱与卵子质量的关系[J]. 生殖医学杂志 2017(05)
    • [2].基于卵泡液组分的PCOS病因学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07)
    • [3].卵泡液和血清中内分泌腺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测价值[J]. 生殖医学杂志 2010(06)
    • [4].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进展[J]. 生殖医学杂志 2013(11)
    • [5].人卵泡液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6].肾阴虚不孕症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2)
    • [7].基于卵泡液代谢组学的《黄帝内经》“七七理论”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10)
    • [8].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与卵泡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的关系[J]. 生殖医学杂志 2013(03)
    • [9].卵泡液中丙二醛水平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10)
    • [10].水牛成熟前后卵泡液的多肽组鉴定和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3)
    • [11].人卵泡液转化生长因子-α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22)
    • [12].卵泡液中VEGF水平对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13].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非PCOS患者卵泡液中的水平与其促排后卵巢反应性相关[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9(12)
    • [14].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意义[J]. 医疗装备 2020(17)
    • [15].血清和卵泡液中睾酮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9(02)
    • [16].卵泡液微环境对人羊水干细胞体外分化为雌性生殖细胞的影响[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17].卵泡液代谢组学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9(19)
    • [18].卵泡液微环境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6(03)
    • [19].血清与卵泡液抗苗勒氏管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果的预测价值[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4)
    • [20].体外受精周期取卵日卵泡液中代谢物质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2)
    • [21].卵泡液中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表达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01)
    • [22].母马大、小卵泡的卵泡液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对卵泡发育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10)
    • [23].卵泡液中游离线粒体DNA提取和定量方法的研究[J]. 生殖医学杂志 2018(11)
    • [24].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关系的研究[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08)
    • [25].卵泡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与生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05)
    • [26].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泡液中6种miRNAs表达的检测[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8(01)
    • [27].年龄相关性生殖功能减退的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8(08)
    • [28].达英-35治疗后PCOS患者卵泡液中睾酮及白血病抑制因子水平的变化[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02)
    • [29].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后水牛卵泡液的双向电泳差异分析[J]. 畜牧兽医学报 2014(07)
    • [30].血清及卵泡液VEGF水平在预测胚胎早期种植中的价值[J]. 山东医药 2012(44)

    标签:;  ;  ;  ;  ;  

    能量水平和来源对后备母猪血液代谢底物,激素分泌及卵泡液微环境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