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继续研究

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继续研究

论文摘要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音乐活动形式,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之悠久。它是以人体本身作为乐器来表现音乐的,由于人体内部的各个歌唱发声器官既看不见,有摸不到,所以就注定了声乐艺术相比其他器乐形式的发声和发展所具有的神秘感和不易操作的性质;同时,声乐艺术又与人类所特有的沟通与表达工具——语言相结合,这样较之其他的器乐形式,又突出了它的直接性,形象性和准确性等等。一直以来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声乐艺术,正是由于声乐艺术所具备的上述这些独特之处。然而,声乐不单是门艺术,更是一项技术,一项既直观又抽象、既具体又神秘的一项高端技术。在声乐艺术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伴随着声乐技术的不断成熟,其理论性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纵观声乐艺术这几百年来的发展,无数个声乐理论家,或者从事声乐理论研究的前辈们,经他们毕生的努力和钻研,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声乐文献资料,为我们后辈人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大量而又有力的理论依据,这是我们值得敬佩和高兴的事。那么,声乐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不断创新的过程,由于风格的变换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再加上声乐艺术的研究所特有的主观性,其理论性研究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声乐训练与发声方法,正所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正是由于这种主观性所造成的声乐领域许多焦点问题长期以来都存在的门户之见,派别之争;对同一问题的态度也都是各执己见,说法各异。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声乐理论研究领域,更是声乐教学和声乐实践的一种映射。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现象的出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辨识谁熟谁劣,却值得我们这一代去深思,去探究。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声乐艺术理论文献的大量阅读,整理和对比,总结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吸取和应该排斥或者放弃的观点,更重要的是,笔者在这些大量的文献中寻找出了前人们并没有较深入研究的课题,即歌唱发声中所存在的“平衡感”问题,这也正是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核心。本文首先从史实性的角度出发,对声乐演唱中存在的“平衡感”问题的产生以及原理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建立在“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之上,同时又运用了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原理深入剖析了声乐演唱中“平衡感”问题的理论实质,对在歌唱发声中所存在的“平衡感”问题按其原理逐层的罗列出来。这其中主要包含了两大点:即微观的平衡和宏观的平衡。在微观平衡中又包括了呼吸系统,共鸣系统,发声系统中所存在的具体的平衡感问题;在宏观平衡中又存在着声柱与气柱的平衡、靠前与靠后的平衡、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兼顾史实性和科学性为本文的最大特点,运用与声乐训练相关的科学知识来深入地分析歌唱发声中存在的“平衡感”问题的理论实质,并在分析各个问题出现原因的同时,提出了相对有效而又科学的解决办法。笔者真诚的希望通过本人的努力能对声乐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启发,为切实提高我国,乃至世界声乐教学和演唱水平作出一点贡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注释
  • 第一章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简介
  • 一、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形成
  • 二、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理念
  • 三、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
  • 注释
  • 第二章 歌唱发声中的微观平衡感问题
  • 一、 呼吸系统中存在的平衡感问题
  • (一) 吸与呼的平衡
  • (二) 气息与声门的平衡
  • (三) 气息压力与胸腔空间保持的平衡
  • 二、 共鸣系统中存在的平衡感问题
  • (一) 各音区之间的平衡
  • (二) “靠前”与“靠后”的平衡
  • 三、 发声系统中存在的平衡感问题
  • (一) 喉器位置高与低的平衡
  • (二) 声门拉紧与喉器放松的平衡
  • (三) 发声训练中真声与假声运用比例的平衡
  • 注释
  • 第三章 歌唱发声中的宏观平衡感问题
  • 一、 声柱与气柱的平衡
  • 二、 生理与心理的平衡
  • 三、 紧张与松弛的平衡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声乐教学中歌唱发声共鸣的教学研究[J]. 黄河之声 2020(03)
    • [2].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J]. 艺术评鉴 2019(07)
    • [3].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J]. 艺术科技 2019(05)
    • [4].浅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运用[J]. 黄河之声 2018(10)
    • [5].浅析歌唱发声教学中的关注重点和指导要点[J]. 陕西教育(高教) 2018(07)
    • [6].论歌唱语言与歌唱发声状态的关系[J]. 北方音乐 2014(06)
    • [7].基于歌唱发声生理机能过早衰退问题探讨我国声乐教学弊端[J]. 北方音乐 2017(09)
    • [8].歌唱发声训练的三个基本要素[J]. 文教资料 2010(07)
    • [9].正确把握歌唱发声的度[J]. 文教资料 2010(12)
    • [10].浅谈美声唱法中气息稳定与喉头的关系[J]. 知音励志 2017(02)
    • [11].浅议学校童声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新校园(中旬) 2017(04)
    • [12].童声、女声、男声独唱及齐唱比较[J]. 中国文艺家 2017(07)
    • [13].浅谈歌唱语言与歌唱发声状态的关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18)
    • [14].跟着“感觉”唱[J]. 新课程(下) 2011(01)
    • [15].让歌唱发声与乐器吹奏相得益彰[J]. 新课程(新高考版) 2008(02)
    • [16].歌唱发声中漏气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J]. 北方音乐 2015(06)
    • [17].浅析歌唱发声中气息运用[J]. 黄河之声 2016(03)
    • [18].读字发声与歌唱发声对比研究[J]. 艺术教育 2016(12)
    • [19].浅谈歌唱发声与咬字吐字的主被动关系[J]. 戏剧之家 2015(19)
    • [20].歌唱发声概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我国声乐教学的进程[J]. 长江丛刊 2018(25)
    • [21].学习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唱自己心中的歌[J]. 广播歌选 2008(04)
    • [22].歌唱发声中声带的动作过程及其原理[J]. 中国音乐 2012(02)
    • [23].论歌唱发声的感觉[J]. 现代交际 2012(07)
    • [24].论“十三辙”在歌唱发声中的应用及特点[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 [25].关于歌唱发声技术的再思考[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2(05)
    • [26].试论歌唱发声训练应注意的几个要点[J]. 大众文艺 2011(07)
    • [27].对歌唱发声方法的一些认识和体会[J]. 大舞台 2011(11)
    • [28].对歌唱发声训练技巧的探讨[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4)
    • [29].歌唱发声与半声之间关系的探究[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10)
    • [30].自然地说话 优美地歌唱——略谈儿童歌唱发声状态的建立[J]. 中国音乐教育 2011(11)

    标签:;  ;  ;  ;  ;  

    论歌唱发声中的“平衡感”问题 ——“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法”的继续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