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

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

论文题目: 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作者: 胡晓华

导师: 王云路

关键词: 郭璞注,中古汉语,注释语料,双音词,口语词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东晋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与《穆天子传注》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郭璞注词语的构形、性质及词义特征,并探讨了注释语料词汇研究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注释语料的语言特征及研究概况,分析了郭璞注的注释特点,回顾了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及语言学等学科针对郭璞注的研究历史。 第二章以郭璞注释的词语特点与研究价值为主题,提出郭璞注词语具有典型性与特殊性的特征,旨在说明郭注词语能够充分反映中古时期词汇发展的特点,也具有注释语料词语的特殊性质。并从注释体例及注释内容的角度揭示了注释语料性质与词汇的关系,阐明了郭注词语的双音化与注释体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研究注释语料中的词汇现象,必须兼顾注释对象及注释语境的特征。最后从补正现有语言研究成果角度探讨了郭注词语研究的参照性价值。 第三、四章以郭璞注双音词的构形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详尽分析了郭璞注中的并列式、偏正式及附加式双音词。以并列式双音词为研究重点,探讨其语素意义、语素序位关系,并论述了并列式双音词趋同舍异、提示限定及平等易粘合的语素特征及其对双音词逻辑顺序、词义及结构的影响作用。从语素的限制关系与修饰关系入手,考察了充分反映新事物与新概念的偏正式双音词。最后从附加式双音词中的旧有词缀与新兴词缀研究入手,以名词词尾“子”为重点考察对象,探讨了词缀判定标准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以郭璞注中的口语词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注释语料的口语词判别标准,应当依据注释体例与文献用例两方面来综合判断,并详细分析了郭璞注口语词中专名词语的类型特征,探讨了普通口语词词义的辨析方法。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注释语言研究概述

第二节 郭璞注的注释特点

一 扩展注释范围

二 丰富注释内容

三 创新注释方法

四 转变注释态度

第三节 郭璞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 训诂学角度的语义与训诂方法研究

二 音韵学角度的语音演变研究

三 方言学角度的方言地理与通语流变研究

四 语言学角度的郭注语言观研究与词汇研究

第二章 郭璞注词语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一节 典型性——充分反映中古时期的语言特色

一 双音词构形成熟

二 口语词数量丰富

三 新词新义大量涌现

第二节 特殊性——揭示注释语料性质与词汇的关系

一 注释体例与郭注词语的关系

1 以双释单——双音化对注释体例的支持

2 双重训释——注释体例对双音化的要求

二 注释内容与郭注词语的关系

1 注释对象对词语性质的影响

2 注释语境对词语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参照性——补正现有的语言研究成果

一 改正重复的立目

二 提供未收的词条

三 补正漏误的义项

四 提前滞后的书证

第三章 郭璞注双音词构形研究(上)

第一节 并列式双音词语素的意义关系

一 同义关系

二 反义关系

三 类义关系

第二节 并列式双音词语素的序位关系

一 单个语素在双音词中的位置

二 同素异序词

1 同素异序词的类型

2 同素异序词的特点

A 择一性

B 渐变性

C 不平衡性

三 语素序位关系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并列式双音词的语素特征

一 语素的趋同舍异倾向——双音词逻辑顺序的平衡

二 语素的提示限定作用——双音词词义的明确

三 语素的平等易粘合性——双音词结构的凝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郭璞注双音词构形研究(下)

第一节 偏正式双音词的发展

一 明确的语素限制关系

1 类属关系

2 领属关系

二 丰富的语素修饰关系

三 新事物与新概念的充分反映

四 表示动作行为与性质状态

第二节 附加式双音词的发展

一 旧有词缀构形成熟

二 新兴词缀构形兴起

三 从“子”尾看词缀的判定标准

第五章 郭璞注中的口语词

第一节 郭注口语词的概念

第二节 郭注口语词的判别

一 依照注释体例判别

1 标注时间的口语词

2 标注地域的口语词

3 标注语言性质的口语词

二 依照文献用例判别

1 新词不一定是口语的反映

2 口语词的继承性与普遍性

3 词义的变化应当成为主要判别依据

第三节 郭注专名词语的口语化表达

一 人称与称谓的转移

二 动植物名称的俗化

三 衣饰器物名称的丰富

四 外来词语及名物的引入

第四节 普通口语词词义的辨析方法

一 排比归纳

二 因声求义

三 分辨语境

四 求诸方言

结语

附录一:《尔雅》郭璞注异文校读

附录二:郭注研究论文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4

参考文献

  • [1].尔雅新证[D]. 冯华.首都师范大学2006

相关论文

  • [1].《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D]. 化振红.四川大学2001
  • [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词汇研究[D]. 周俊勋.四川大学2003

标签:;  ;  ;  ;  ;  

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