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绒绞纱染色色差的研究

山羊绒绞纱染色色差的研究

论文摘要

染色色差是印染企业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染色工作者长期遇到的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随着我国纺织品出口扩大,参与国际性竞争愈趋激烈,对色差等级的要求也愈趋严格。因此,如何提高染色面料色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应客户要求,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关系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系着企业的声誉。色差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来样与小样色差、小样(或复样)配方用于大生产所产生的大小样色差、同批染色缸与缸之间的色差、批与批之间的色差等。认真抓好染色各环节才能达到减少色差的目的。染色的色差并非只有染色过程才会产生的。产生染色色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涉及染色工序、技术方面,而且还与管理,设备和操作因素以及染化料等都有密切关系。整个过程错综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触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减少色差,首先要抓好染色所用染料、助剂的质量管理,防止染料、助剂质量波动而导致色差。加强染色过程管理,如准确称料、严格控制染色浴比、pH值、升温、降温过程,防止后处理对色差的影响。改善水质,要求水质达到一定指标,这是确保染整工艺正常和少出疵病的基础工作。本论文以羊绒绞纱染色为例,在鄂尔多斯集团东煦染色公司和技术中心结合生产进行实验和测试,主要从染色工艺等几方面,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染浴pH值、盐量、匀染剂、浴比、第一次保温温度、最终保温时间、纱线白度和纱支等因素对色差的影响,找出影响羊绒绞纱染色来样与小样色差、大小样色差、批差、缸差的最主要因素,调整出合理的染色工艺参数,制定出符合企业生产的优化工艺曲线,并利用优化的工艺参数和优化工艺曲线对羊绒绞线进行染色,结果表明提高了染色“一次准确性”(RFT),最终达到减少色差的目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加强生产运转中的现场技术管理是也减少色差的关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山羊绒染色概述
  • 2.1 羊绒纤维结构及染色机理
  • 2.1.1 化学组成
  • 2.1.2 形态结构
  • 2.2 羊绒纤维染色机理
  • 2.2.1 MF 染料与羊绒纤维的反应机理
  • 2.2.2 CF 染料与羊绒纤维的反应机理
  • 2.2.3 Lanasol 活性染料与羊绒纤维的反应机理
  • 2.3 山羊绒染色
  • 2.3.1 山羊绒染色方式
  • 2.3.2 山羊绒绞纱染色的特点
  • 2.3.3 山羊绒绞纱染色工艺流程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染料及助剂
  • 3.2.1 本文所用染料
  • 3.2.2 染料性质
  • 3.2.3 染料的结构
  • 3.2.4 本文所用助剂及其性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上染率的测定
  • 3.3.2 色差△E 的测定
  • 3.3.3 白度的测定
  • 3.3.4 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3.3.5 正交分析法
  • 3.4 染色工艺曲线
  • 3.4.1 小样传统染色工艺
  • 3.4.2 大生产改进染色工艺
  • 第四章 色差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4.1 客观因素的影响
  • 4.1.1 绞纱排列及染缸内水流速度
  • 4.1.2 染料
  • 4.1.3 助剂
  • 4.1.4 纱线
  • 4.1.5 水质
  • 4.1.6 设备
  • 4.1.7 小样染色
  • 4.2 染色工艺条件的影响
  • 4.2.1 前处理
  • 4.2.2 pH 值的影响
  • 4.2.3 确定合适的浴比
  • 4.2.4 温度的影响
  • 4.2.5 升温速度、保温时间和水洗
  • 4.2.6 后处理的影响
  • 4.2.7 烘干
  • 4.3 来样与小样的色差
  • 4.3.1 来样为颜料与广告色
  • 4.3.2 来样并非织物而是印刷纸板
  • 4.3.3 来样的组织规格与所下色单指定的不同
  • 4.3.4 来样在光源下带有一定荧光
  • 4.3.5 客户的色单中带“白色”色号
  • 4.4 大小样色差
  • 4.4.1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4.4.2 单因素实验
  • 4.5 批差
  • 4.5.1 抽样
  • 4.5.2 批差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分析
  • 4.6 不同纱支在同一染料浓度下的色差
  • 4.7 缸差
  • 4.7.1 大生产条件的配合
  • 4.8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减少色差的保证
  • 4.8.1 坚持以技术为主导的生产运转管理是控制色差的可行办法
  • 4.8.2 加强生产运转中的现场技术管理是减少色差的关键
  • 4.8.3 服行各级质量否决权是控制减少色差的保证
  • 4.8.4 杜绝细枝末节是加强管理的基础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山羊绒绞纱染色色差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