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荒漠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河西农村中学生物调查实验设计

苏天平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廿里堡学校734000

摘要: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并不能正常开展,利用农村初中的优势开展生物调查实验可有效弥补条件限制所带来的不足。

关键词:河西农村初中学生荒漠生物适应性调查实验

一、开展调查的背景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和结论只有通过观察和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生物学科在初中阶段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农村初中生物实验室仪器缺乏,实验药品几乎没有等种种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的开展。但农村初中生物学实验的开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学校地处农村,周边有大量可耕种土地;许多学校离广阔的荒漠戈壁不远,还有树林、农田等,所有这一切都为生物学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学生从小在农村长大,每天都会接触到种植、养殖等内容,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切身的了解。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特有的资源,设计生物户外调查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调查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鲜活、明了而又系统的生物学知识。

二、调查地点

学校周边农村与荒漠边缘地带。

三、调查对象

蜥蜴、梭梭等。

四、材料准备

记录本、记录笔、尺子、铲子等。

五、调查过程

1.调查蜥蜴

(1)分组: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分组(以体质强弱为主要依据)。

(2)观察蜥蜴生活环境:以小组为单位,在不同的环境(如空旷的平地、沙丘、草丛、小树林等),寻找蜥蜴,观察蜥蜴所处环境(包括天空飞翔的鹰与地面上可见的其他小生物等)。

(3)捕捉蜥蜴:发现蜥蜴后,立即把蜥蜴赶到空旷的地方,小组合作捕捉。

注意:捕捉蜥蜴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对蜥蜴造成伤害。

(4)观察蜥蜴身体结构。

①身体分部情况:头、颈、躯干、四肢。

②四肢结构。

③体表鳞片。

(5)记录观察结果。

(6)统计各组记录数据。

(7)讨论。

①蜥蜴在什么样的环境出现的次数最多?这说明蜥蜴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②在捕捉蜥蜴过程中,许多小组捕捉到的蜥蜴都有断尾现象,断裂的尾巴还能在原地自行扭动一段时间,这对蜥蜴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③蜥蜴的鳞片覆盖其全身,具有强健的四肢,这对它的生存有何意义?

④你认为蜥蜴的主要食物是什么?主要天敌是什么?

⑤蜥蜴能够在沙漠、戈壁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它有哪些特殊的生存本领?

注意:观察结束后,应立即将蜥蜴放归自然。为什么?

2.观察梭梭

(1)观察梭梭地上部分。

树干粗壮,常具粗瘤,树皮衣黄色;二年生枝灰褐色,有环状裂缝;当年生枝深绿色。叶对生,退化成鳞片状,宽三角形;花小,单生于叶腋,黄色,两性,小苞片宽卵形,边缘膜质;花被片5,果自背部横生膜质翅。胞果半圆球形,顶部稍凹,果皮黄褐色,肉质;种子横生,直径2.5毫米左右。

(2)观察梭梭地下部分。

①用铁锹、铲子和手挖掘梭梭根系。

②挖掘至梭梭地面部分两倍以上时即可停止。

③挖掘应尽量不伤根系。

④各组交流挖掘及观察情况后记录,然后立即回填。

3.讨论

(1)梭梭地面部分结构有何特点?这是对哪种生存条件的适应?

(2)梭梭根系分布有何特点?这是对哪种生存条件的适应?

(3)梭梭的生存对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

(4)为什么对梭梭的根系观察挖掘到一定程度时应立即回填?

六、作业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请以《关爱小生命,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为题写一篇环保小论文。

参考文献

[1]《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

[2]《中国植被》.科学出版社,2001年05月。

标签:;  ;  ;  

荒漠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