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学人主要关注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相对忽略了鲁迅的其他重要身份特征。本文换一种眼光看鲁迅,特别关注作为美术酷嗜者的鲁迅。在前人基础上,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新的视野里,我看到了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家之间的精神相遇,运用美术形式语言分析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在鲁迅作品中所留下的浓重视觉印痕,从而深化了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鲁迅在创作他的极富表现主义个性的文学作品之前,接受了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并深受其影响。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鲁迅与凡·高、蒙克、罗丹、珂勒惠支等表现主义艺术大师进行着密切的精神交流和“我与你”的对话沟通。鲁迅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有着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同时也在与之对话交流中获得了一种巨大的精神资源和动力支持。鲁迅、凡·高、蒙克是独战众数的精神界之战士。在“十年沉默”期,鲁迅从凡·高、蒙克的生平及画作中体会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知音和同道者的深沉况味。这对十年之后鲁迅“个体”思想的最终成形构成了巨大的影响来源。鲁迅对“精神”信仰的热切关注构成了他一生思想和行为的又一个基本内核。作为现代人类生命信仰的追索者,鲁迅同样从凡·高、蒙克那里获得了某种带有启示性的原创力量。凡·高、蒙克如同鲁迅一样始终都在思考自己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问题,且往往达到一种深不可测的宗教境地。他们的画作还具有一种抽象化了的风格意味。这种北欧艺术也对《狂人日记》和《过客》构成了极大影响。这表明鲁迅不仅在思想精神上,而且在创作风格上,都汲取了凡·高、蒙克的精神营养。他们之间的跨越时空的精神相遇是一件撼动人心的现代性精神事件。鲁迅与罗丹共同表达了对于“人在世界中”的生存论思考。《地狱之门》体现了人的沉沦在世的非本真生存状态。“荒原”和“铁屋子”则是鲁迅笔下象征着日常此在沉沦在世中的“世界”的两个典型意象。《狂人日记》中的“我”是和“他们”这些“庸众”相互对立的“独异个人”。《颓败线的颤动》和《老娼妇》皆由“畏”的展开进而引发“思”的澄明。《墓碣文》揭示出一种人无法抽身日常生活,也无法摆脱沉沦着的世界的悲哀。《兔和猫》进而涉及到一个“存在的被遗忘”的生存论主题。罗丹在《加莱义民》中体现了一种“向死而在”的生存勇气。面对死亡,“过客”所念兹在兹的仍是本真的生存。作为诸种可能性的化身,他始终处于担心再次陷入沉沦的无限焦虑之中。鲁迅在其晚年表达了浓郁的存在之思:这世界存在着,而且这存在着的世界都和“我”相关,“我”仍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我”还并未沦亡。鲁迅与珂勒惠支在三个层面发生了全面遇合。在现实层面,珂勒惠支适应了战斗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换一种眼光看鲁迅——从作为美术酷嗜者的鲁迅谈起
  • 上编 “我与你”——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家之间的精神相遇
  • 第一章 独战众数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与表现主义的先驱者凡·高、蒙克
  • 第一节 “独战众数”的“个体”来源
  • 第二节 追索现代人类“精神”信仰的启示
  • 第三节 “抽象化”艺术风格心理图式的辐射
  • 第二章 人在世界中——关于鲁迅与罗丹的生存论思考
  • 第一节 “共在”与“沉沦”
  • 第二节 “畏”的展开与“思”的澄明
  • 第三节 “向死而在”的生存勇气
  • 第三章 现实的·审美的·哲学的——鲁迅与表现主义的同路人凯绥·珂勒惠支
  • 第一节 现实层面:战斗功利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审美层面:“力之美”的豁然相通
  • 第三节 哲学层面:“反抗绝望”的精神原型
  • 下编 鲁迅作品的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形式语言分析
  • 第四章 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版画(木刻)感
  • 第一节 刚直的“线条”和粗砺的“笔触”
  • 第二节 “黑与白”的强烈对比
  • 第三节 骷髅意象·荒原意象·战士意象
  • 第五章 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油画感
  • 第一节 线条和笔触的形式观照
  • 第二节 冷暖“色彩”的鲜明对立
  • 第三节 生命意象·死亡意象·行者意象
  • 第六章 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漫画感
  • 第一节 写实与点睛:“漫画的第一件紧要事是诚实”
  • 第二节 夸张与假象:“在大的笑的阴荫里,有着大的悲”
  • 第三节 比喻与象征:“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
  • 附录
  • 1、西方表现主义美术概述
  • 2、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在中国(1912—1949)——关于鲁迅所在美术背景的一种知识考察
  • 3、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史料考索
  • 4、新时期“鲁迅与美术”研究述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已录用的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方车站的聚会》所折射的类型电影中的表现主义[J]. 传播力研究 2020(08)
    • [2].“移植的风景”——表现主义绘画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20(08)
    • [3].关于表现主义[J]. 现代装饰 2019(11)
    • [4].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J]. 戏剧之家 2018(10)
    • [5].张春旸和她的表现主义绘画[J]. 中国艺术时空 2014(03)
    • [6].历史的造物[J]. 当代美术家 2016(06)
    • [7].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看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色[J]. 电视指南 2017(15)
    • [8].德国表现主义绘画产生的背景及其艺术风格[J].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3)
    • [9].浅谈表现主义风格——情感色彩[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10)
    • [10].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 美与时代(中) 2018(10)
    • [11].论汤显祖的“唯情说”与西方绘画“表现主义”的联系[J]. 美与时代(中) 2017(01)
    • [12].浅析德国表现主义电影[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9)
    • [13].赛壬沉默 歌声响起——《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6(02)
    • [14].浅析存在于表现主义中的个体性与超越性[J]. 美术大观 2016(06)
    • [15].1980年代以来的表现主义设计运动[J]. 上海工艺美术 2015(03)
    • [16].艺术表现论对表现主义舞蹈的影响[J]. 文化月刊 2020(01)
    • [17].浅析表现主义对动画艺术的影响[J]. 包装与设计 2020(03)
    • [18].论述现代艺术中的表现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J]. 艺术家 2019(02)
    • [19].理性与偶然的触碰——柯绿版画作品解读[J]. 黑河教育 2017(06)
    • [20].论表现主义诗学的架构[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7(02)
    • [21].让心灵颤抖!表现主义时代的总体艺术作品观[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7(02)
    • [22].满怀真诚——表现主义绘画之我见[J]. 文存阅刊 2016(06)
    • [23].当代中国油画表现主义艺术浅析[J]. 艺术品鉴 2017(02)
    • [24].试析《毛猿》中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J]. 青年文学家 2017(03)
    • [25].表现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美学特征、创作手法及演奏技巧探析[J]. 祖国 2017(09)
    • [26].《绝对表现主义下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创新研究》[J]. 通俗歌曲 2016(12)
    • [27].孩子[J]. 收藏与投资 2016(09)
    • [28].《繁花》[J]. 山西老年 2017(05)
    • [29].冷军作品[J]. 当代油画 2017(07)
    • [30].西方表现主义先驱蒙克绘画创作理念解析[J]. 明日风尚 2017(18)

    标签:;  ;  ;  ;  ;  ;  ;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