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论文题目: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田立中

导师: 俞忠英

关键词: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货币流通速度,是产出或交易量与货币存量之比,它联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与金融经济的货币,是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围绕经济转型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这一中心论题,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和实证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等方面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展开分析。 首先考察经济转型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行为特征,从时间序列上把握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整体变化趋势。主要运用统计数量分析方法,包括数据描述统计、回归分析和弹性分析。主要结论有:横向比较,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从现金货币、狭义货币到广义货币逐渐变小,其中现金货币的流通速度明显高于另外两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表明我国居民的现金持有量相对较低,更多的货币以储蓄存款、定期存款等低流动性货币资产形式持有;纵向而言,经济转型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总体上是一个长期持续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逐渐趋缓;货币流通速度还呈现顺周期性的变化特征;收入与货币的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的收入需求弹性大于1,进一步证实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特征。货币流通速度的国别比较表明,我国是货币流通速度较低的国家,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储蓄率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较低的经济现象,更深入的分析有待制度原因研究的展开。 在揭示货币流通速度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继续探询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背后的制度原因。为了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变迁相联接,将制度原因分析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经济转型中的货币化进程、价格管制、利率管制以及强制储蓄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制度原因主要包括投融资体制扭曲、银行不良资产扩大、银行“惜贷”、无效供给增加,最终可归结为经济效率的低下,导致单位货币只能引致越来越少的产出,货币流通速度因而下降。我们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货币效率”概念,它由经济效率内生决定,并外在地反映到货币流通速度之上。经济效率低下,货币效率就低,货币流通速度就会下降。第三阶段的制度原因从货币结构变化、资本市场货币沉淀、消费倾向降低等方面展开,并探讨了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紧缩的联系。 在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制度分析即定性分析基础上,进一步量化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因素,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实证考察,主要是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分析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时间趋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是:经济货币化、金融发达程度、储蓄率和利率。金融发达程度和实际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正相关的,而经济货币化与储蓄率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负

论文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第四节 理论创新与局限

第二章 货币流通速度理论及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主要理论回顾

一、经典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

二、货币流通速度实证及其运用文献

第二节 国内对货币流通速度理论的发展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早期研究成果

二、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紧缩及货币政策

三、货币流通速度时间序列解释

四、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第三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时间序列特征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内涵的确定

一、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二、货币收入流通速度

三、现金归行速度、存款周转速度

四、测量与理论的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变化特征

一、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数据采集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征解析

第三节 中外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比较

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呈现U型曲线特征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慢于其他国家的原因

第四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制度原因:第一阶段

一、经济货币化进程与货币流通速度

二、价格管制、利率管制与货币流通速度

三、强制储蓄与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制度原因:第二阶段

一、投融资体制与货币流通速度

二、银行不良资产与货币流通速度

三、经济效率、货币效率与货币流通速度

四、银行惜贷与货币流通速度

五、金融资产结构单一与货币流通速度

第三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制度原因:第三阶段

一、货币结构变化与货币流通速度

二、资本市场货币沉淀与货币流通速度

三、消费倾向降低与货币流通速度

四、通货紧缩与货币流通速度

第五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法

二、数据检验及其分析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一、数据及模型选择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第三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模型解释

一、经济货币化程度

二、金融发展程度

三、真实利率

四、储蓄率

第六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的理论联接

一、宏观理论关系模型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本质: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构建

一、交易性、预防性货币需求

二、投机性货币需求

三、货币需求的加总函数

第三节 货币需求函数的数据模拟

一、具体的实证模型

二、解释变量的设计与数据获取

三、估计模型

第四节 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解释与走向预测

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解释

二、货币流通速度走向预测

第七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货币供给效应

一、货币流通速度减缓对货币供给的消减作用

二、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的抵消:IS-LM模型

三、货币供给当量:货币流通速度的货币供给效用

第二节 超额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一、超额货币供给与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存

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减缓超额货币供给

三、超额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和价格水平下降:基于广义交易方程式的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

一、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速度

二、货币乘数与货币流通速度

第八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政策意义

第一节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与货币政策

一、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与货币政策效果

二、提升、维持适度货币流通速度的途径

第二节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国外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与货币流通速度波动

二、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与货币流通速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 冯菲.南开大学2010
  • [2].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 耿中元.湖南大学2006
  • [3].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徐建卫.兰州大学2015
  • [4].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研究[D]. 于宾.南开大学2013
  • [5].货币供应环境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机制[D]. 鲁万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相关论文

  • [1].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研究[D]. 杨英杰.中共中央党校2004
  • [2].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D]. 龚秀国.四川大学2005

标签:;  ;  ;  ;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