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COP的控制类系统软件可靠性保障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一个基于COP的控制类系统软件可靠性保障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类软件系统正广泛地应用于家用,办公,医疗等领域,应用本身对软件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上下文信息是控制类软件设计和开发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面向上下文编程方法针对控制类软件开发的这一特点为开发控制类软件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但是用户对控制类软件可靠性的需求随着软件应用上下文环境的变化可能需要得到增强,此时软件的行为就需要改变以满足新的可靠性需求。面向上下文编程方法通过增加新的行为变体定义,使得软件可以在指定的上下文环境下改变软件行为,但是这种传统的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行为变体定义之间的冲突问题。可靠性增强引入的行为变体定义与原有的行为变体之间可能存在对同一共享资源的操作而导致共享资源状态的不一致性,导致这类问题的行为变体定义之间存在冲突关系,例如车辆控制系统中定义停止马达转动的行为变体和定义使马达转动的行为变体之间就存在着冲突关系。冲突关系需要被检测出来用于协调存在冲突关系的行为变体的并发执行。但是目前的COP语言没有提供相关的语法元素用于检测冲突关系。2)存在冲突关系的行为变体并发执行的协调问题。可靠性增强引入的行为变体如果同原有的行为变体存在冲突关系,则需要协调并发执行的流程,包括执行的顺序以及执行过程中的中断现象。目前的COP语言没有对上述问题提供准确、简洁的支持。COP语言可以使用宿主语言提供的机制,如Java的多线程机制,但是在编程时需要用户编写相关的代码,因此不利于用户专注于设计与编码同可靠性增强功能相关的行为变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为可靠性控制软件的开发与软件的可靠性增强提供良好的支持,本文对COP的研究现状和已有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一个现有的COP语言EventCJ在控制类软件开发与可靠性增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COP的可靠性控制软件开发框架和原型系统。本文在现有的EventCJ基础上,通过引入行为变体冲突检测与处理方法和行为变体运行协调机制来解决EventCJ中存在的行为变体定义约束问题和行为变体并发运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用于可靠性开发框架的实际应用。2)本文提出了行为变体冲突检测方法。针对行为变体定义缺乏约束的问题,本文定义了行为变体的冲突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冲突检测方法,并提出了根据冲突检测结果得到最大冲突集的方法。3)本文提出了行为变体运行协调机制。针对行为变体并发运行问题,本文根据冲突关系和相对优先级来协调行为变体的并发执行。针对行为变体并发造成系统不一致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保存和恢复中断上下文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控制类系统软件可靠性
  • 1.2 本文组织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2.1 面向上下文编程模型
  • 2.1.1 EventCJ
  • 2.1.2 EventCJ的不足
  • 2.2 运行时刻监控与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软件可靠性保障框架
  • 3.1 行为变体冲突检测
  • 3.2 行为变体运行协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行为变体冲突检测
  • 4.1 行为变体冲突模型
  • 4.2 行为变体冲突检测方法
  • 4.3 行为变体最大冲突集
  • 4.3.1 相对优先级设置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为变体运行协调机制
  • 5.1 行为变体运行模型
  • 5.2 行为变体运行协调方法
  • 5.2.1 行为变体运行顺序协调
  • 5.2.2 行为变体中断机制
  • 5.3 扩展的行为变体定义语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原型系统与实验
  • 6.1 原型系统结构
  • 6.2 上下文监控
  • 6.2.1 传感器抽象层
  • 6.2.2 扩展的事件定义语言
  • 6.2.3 上下文信息过滤器
  • 6.3 行为变体运行协调实现
  • 6.4 实验
  • 6.4.1 SPS-Lejos控制软件设计
  • 6.4.2 SPS-Lejos控制软件可靠性增强
  • 6.4.3 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机械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01)
    • [2].高校电气自动化控制类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6)
    • [3].新工科下自动化控制类课程的贯通型案例设计[J]. 教育现代化 2020(14)
    • [4].“双创”形势下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0(03)
    • [5].“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电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 数码世界 2020(01)
    • [6].高三复习中有关条件控制类试题归纳与详解[J]. 教学考试 2020(23)
    • [7].自动化专业控制类本科生课程群建设措施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1)
    • [8].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控制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 南方农机 2019(17)
    • [9].计算机控制类课程在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研究[J]. 轻工科技 2015(04)
    • [10].加强控制类研究生系统思想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8)
    • [11].面向控制类专业的研究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改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20(20)
    • [12].计算机控制类课程自主学习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7(01)
    • [13].“非指导性”教学在控制类课程中的应用[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14].控制类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改革与优化实践[J]. 成功(教育) 2008(11)
    • [15].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控制类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16].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高教学刊 2016(15)
    • [17].研究型大学控制类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9(S2)
    • [18].计算机控制类课程整体优化教学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22)
    • [19].控制类课程工程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4(02)
    • [20].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31)
    • [21].当代高校控制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长江丛刊 2019(28)
    • [22].新工科背景下高职控制类核心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0(17)
    • [23].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控制类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 智能城市 2016(12)
    • [24].机械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01)
    • [25].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控制类课程群改革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26].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自动化专业控制基础类课程改革——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J].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9(04)
    • [27].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探讨[J]. 襄樊学院学报 2009(08)
    • [28].现在远程控制类木马还流行吗[J]. 电脑爱好者 2017(15)
    • [29].浅析机械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电脑迷 2017(08)
    • [30].基于元认知监控的控制类课程教学改革[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一个基于COP的控制类系统软件可靠性保障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