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影响及移栽技术研究

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影响及移栽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在色彩斑谰的百花园中,球根类花卉因其花朵硕大、色彩艳丽、适应性强、既可作切花又可作盆花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组织培养是最近十几年来兴起的应用在球根花卉繁殖上的主要方法,它可以有效的解决种球繁育中所遇到如种球繁殖系数低,病毒侵染严重等问题,但却难以应用于工厂化生产,主要原因是移栽成活率低。试管苗的移栽驯化是组培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加深对试管苗移栽驯化过程中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移栽驯化措施,提高存活率。本试验主要以已建立脱毒快繁体系的葡萄风信子和百合试管苗为材料,通过改变生根阶段的光照强度,糖浓度,研究其对风信子、百合移栽过程中植株生长生理以及成活率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大小球茎、不同基质、不同组培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葡萄风信子“白葡萄”、亚洲百合“精粹”的再生快繁体系以葡萄风信子“白葡萄”田间取材的叶片、鳞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植物激素种类组合和浓度配比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且分化出不定芽。结果表明,叶片是葡萄风信子离体再生较合适的外植体类型。以MS+2,4-D0.6mg/L+6-BA0.1mg/L诱导叶片形成愈伤组织效果较好,诱导频率可达100%;鳞茎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2,4-D3.0mg/L+6-BA0.3mg/L,诱导频率达91.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3mg/L,出芽频率可达97.4%;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mg/L+0.1%AC,根长势粗壮。以亚洲百合“精粹”的鳞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同激素种类组合和浓度配比诱导产生不定芽。再以诱导的小植株叶片和鳞茎为外植体,建立百合的快繁再生体系。经过筛选,鳞片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 2.0mg/l6-BA+0.2mg/lNAA。MS + 6- BA1.0mg/L+NAA0.2mg/L为诱导叶片分化率最高的激素组合。MS+ 6-BA2.0 mg/L+ 2,4-D0.1mg/L为诱导离体小鳞茎分化率最高的激素组合,诱导率达100%。生根培养基为MS+NAA0.2mg/L。2.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组培试管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未生根的葡萄风信子组培苗在3%蔗糖和无糖、百合组培苗在5%蔗糖和无糖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同时分别给予86μmol·m-2·s-1、20μmol·m-2·s-1、48μmol·m-2·s-1三种光照。分别于生根培养15d,30d后,对两者生长形态指标测定表明:添加蔗糖对试管苗的生物量形成有积极的影响,提高光照强度能进一步促进试管苗的生长。风信子和百合组培苗的整体生长势都以处理Ⅳ较好。添加蔗糖提高了组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和酶的活性,有糖和高光均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光照强度对气孔开张影响明显,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气孔宽度增加,气孔密度减少。蔗糖对气孔开张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样光照条件下,无蔗糖处理的植株叶片气孔长度和宽度均高于有糖处理的,气孔密度要少于有糖处理的。本试验中以有糖高光照处理的植株移栽后具有较高的存活率,长势较好。3.不同大小球茎、不同基质、不同组培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管鳞茎的增大,其移栽成活率升高,成活后苗期新长出的叶片数和株高也随着增加,鳞茎直径≥1.5cm的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5%;几种基质的配比中,移栽在混合基质上的试管苗成活率较高、生长状况良好,葡萄风信子以珍珠岩/泥炭土为1/1基质效果最好,成活率为97%,百合试管鳞茎以珍珠岩/泥炭土为1/3基质效果最好,成活率为98%;试管苗质量方面为,正常试管苗的成活率>有愈伤组织的苗子>畸形根的苗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球根花卉组培快繁的现状
  • 1.2 传统的组培微环境
  • 1.3 组培环境因子对组培苗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1 光照条件
  • 1.3.2 碳源
  • 1.3.3 气体流通状况
  • 1.3.4 温度、湿度及支持材料
  • 1.3.5 组培各因子的互作
  • 1.4 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
  • 1.4.1 试管苗移栽后易死亡的原因
  • 1.4.2 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技术和措施
  • 1.5 试管苗移栽后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 1.5.1 形态解剖
  • 1.5.2 生理功能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百合和葡萄风信子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百合
  • 2.2.2 葡萄风信子
  • 2.3 讨论
  • 2.3.1 百合
  • 2.3.2 葡萄风信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及移栽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和处理
  • 3.1.2 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组培生根环境对试管苗及移栽后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组培生根环境对植株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色素的影响
  • 3.2.3 不同组培生根环境对植株移栽驯化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4 不同组培生根环境对植株移栽驯化过程中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5 不同组培生根环境下植株叶片气孔变化
  • 3.3 讨论
  • 3.3.1 不同光照强度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3.3.2 糖含量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3.3.3 组培微环境对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特性的影响
  • 第四章 球根花卉移栽技术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不同炼苗时间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大小试管鳞茎移栽后的生长状况
  • 4.2.3 不同基质对试管鳞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2.4 试管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2.5 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对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炼苗时间长短对移栽的影响
  • 4.3.2 球根花卉试管鳞茎的大小与质量对移栽的影响
  • 4.3.3 基质配比对球根花卉移栽的影响
  • 4.3.4 球根花卉试管苗质量对移栽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建立了葡萄风信子“白葡萄”、亚洲百合“精粹”的再生快繁体系
  • 5.2 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5.3 不同大小球径、不同基质、不同组培苗质量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组培微环境对球根花卉试管苗生长影响及移栽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