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甾体孕酮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神经甾体孕酮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阿片类药物成瘾是药物成瘾中最重要的一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有关阿片类药物成瘾机理的研究是神经生物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相关的研究已经从神经解剖、神经生化、受体调控、受体后信号转导、基因转录及表达调控等各个水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该类药物成瘾的确切机理仍未阐明。一般认为,机体反复与阿片类物质接触,会使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某些神经元发生代偿适应性变化,如代谢活性、受体活性、基因表达及对环境暗示的反应性等一系列的改变,最终导致耐受、敏化、渴求、强迫用药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阿片类药物依赖不仅涉及阿片受体本身,还有多种神经递质及受体系统参与阿片药理作用的调节,如多巴胺(dopamine, DA)受体系统、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系统、5-羟色胺(5-HT)受体系统、去甲肾上腺素(NE)受体系统、乙酰胆碱(Ach)受体系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受体系统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的形成机制也在不断的深入认识。阿片类药物成瘾包括对阿片类物质耐受、身体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和自身给药行为等特征性过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阿片依赖是一种细胞适应性反应,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适应,包括神经化学物质、神经电生理以及突触形态亚结构方面的变化,也包括细胞机能适应和形态适应,从而导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及组织结构的代偿性改变,最终达到病理状态的平衡。阿片类药物依赖时机体一系列适应性变化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可发生在神经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水平,受体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适应性变化更为重要。神经甾体是近年来发现的由中枢神经系统合成或来自外周由中枢神经系统代谢衍生而成的甾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孕烯醇酮(pregnenolone, PREG)、孕烯醇酮硫酸酯(pregnenolone sulfate, PREGS)、别孕烯醇酮(allopregnanolone, AP)、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DHEAS)、孕酮(progesterone,PROG)、睾酮(testosterone, T)和脱氧皮质酮(deoxycorticosterone, DOC)等,现已经被列为继氨基酸和乙酰胆碱、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肽类之后的第四代神经递质。神经甾体可通过影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的功能而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有研究表明,多种神经甾体可以抑制慢性吗啡处理引起的依赖、耐受的形成;减轻纳络酮诱发的吗啡戒断症状;抑制或诱发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的形成;某些神经甾体还可以使大鼠产生辨别效应,剂量依赖性的增加伏隔核多巴胺的释放,并加强吗啡升高伏隔核细胞外多巴胺水平的作用,提示神经甾体可能影响吗啡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的形成过程。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吗啡慢性处理可使大鼠在行为上产生躯体依赖、出现戒断反应、诱发条件性位置偏爱形成和复发等,在神经生化上表现为大鼠全脑内、伏隔核、下丘脑、杏仁核和垂体内某些甾体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作为神经甾体之一的孕酮可以有效地抑制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获得,被吗啡激活而诱发奖赏效应的中脑多巴胺系统的改变参与了孕酮对大鼠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的逆转。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对脑内神经甾体系统的调节可能是吗啡依赖形成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阿片类药物依赖时机体可发生在神经组织、细胞和分子三个不同水平均可以发生适应性变化。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吗啡慢性处理导致精神依赖时,大鼠全脑内、伏隔核、下丘脑、杏仁核和垂体内某些神经甾体的水平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研究证实,给与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可以有效的抑制吗啡精神依赖大鼠CPP(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效应的获得,同时使中枢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显著降低。故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了放射免疫技术,探讨了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对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大鼠下丘脑、额叶皮质、伏隔核、海马和中脑中内阿片肽水平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了孕酮在逆转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时,相关脑区中的内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表达调控的规律;最后应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了孕酮逆转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时中枢相关核团内p-CREB(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水平的变化,为研究吗啡成瘾与神经甾体的关系提供了实验基础。本研究采用的实验方法包括:1吗啡精神依赖动物模型的建立采用条件性位置偏爱模型,模拟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过程。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吗啡组(Mor)、孕酮组(PROG)和孕酮加吗啡组(PROG+Mor) 4组,每组10只。以偏爱箱的白室为伴药侧,训练时用隔板封闭黑白两室的通道,大鼠每天训练两次,上午(8:00)注射后放入白室,下午(14:00)注射后放入黑室,两次间隔6h。C组和PROG组大鼠上午分别皮下注射10%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和孕酮15 mg·kg-1,10 min后给予腹腔注射5mg·kg-1生理盐水;下午均注射等量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和生理盐水。Mor组和PROG+Mor组大鼠上午腹腔注射吗啡5mg·kg-1,给予吗啡的前10 min分别给予皮下注射10%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和PROG,剂量均为15 mg·kg-1,下午均注射等量的2-羟丙基-β-环糊精和生理盐水。大鼠每次在箱内停留45 min,连续训练10 d。最后一次训练后24 h进行CPP测试,测试时将隔板倒置,使大鼠可以在黑白箱中自由出入,记录在不给药状态下10 min内大鼠的活动情况,并软件分析大鼠在白室的累积停留时间。将动物断头处死,收集躯干血,分离下丘脑、额叶皮质、伏隔核、海马和中脑等脑区,-20℃保存备用。2大鼠脑组织中内阿片肽水平的测定把分离出的脑区置于玻璃匀浆管内,分别加入1mol·L-1 HCl 1 ml,在冰浴中充分匀浆后转入到玻璃试管中,室温放置100min,加入1 mol·L-1 NaOH 1 ml,以4000 rpm的速度低温离心20 min,取上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阿片肽的含量:每管加标准品100μl或待测样品100μl,稀释的抗血清100μl,缓冲液加至200μl,4℃环境下孵育24 h后再加入标记物100μl,沉淀物用计数器记数,计算并绘制竞争抑制曲线,最后得出单位重量样品中的内阿片肽含量。3大鼠脑组织中阿片受体水平的测定将SD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麻醉(2%,w/v, 0.3ml/100g体重),开胸,以30℃的生理盐水(50-100ml/250-350g)经左心室灌流,速度应快,然后以4%多聚甲醛200ml灌流固定,前10min速度较快,后调慢滴速,总时间大于30min。开颅,取出整个大脑,去除小脑,置4%多聚甲醛60ml于4℃后固定4h。转移至30%蔗糖溶液100ml中,4℃脱水,定时振摇,直至大脑沉底。将脱水平衡的大脑取出,石蜡包埋,进行连续冠状切片,隔二取一,每个大鼠的每个脑区做6套切片。μ受体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步骤如下:取出标本,用PBS漂洗一次,使标本湿润。过氧化氢室温孵育5min,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蒸馏水漂洗2遍,PBS液浸泡3分钟;正常羊血清封闭非特异性抗原,室温孵育20分钟;倾去血清,滴加一抗工作液(1:1000稀释)室温湿盒中放置1小时后置4℃冰箱过夜;PBS液漂洗3遍,每次3分钟;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工作液,室温湿盒中放置75分钟;PBS液漂洗3遍,每次3分钟;滴加辣根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工作液,室温湿盒中放置30分钟;PBS液漂洗3遍,每次3分钟;DAB显色,显微镜下控制显色时间;适时终止反应,自来水冲洗后蒸馏水冲洗1遍,苏木精复染10分钟,自来水冲洗;1%盐酸酒精分色;1%氨水中和;常规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4大鼠脑组织中多巴胺受体水平的测定除一抗的效价为1:250外,其余同阿片受体水平的测定。5大鼠脑组织中p-CREB水平的测定将分离的脑区分别用0.5 ml冰冷的细胞裂解液A ( HEPES 10 mmol·L-1, MgCl2 1.5 mmol·L-1, KCl 10 mmol·L-1, PMSF 1 mmol·L-1, NaF 2 mmol·L-1, NaPPi 2 mmol·L-1),冰浴下匀浆10s×3次,冰浴上孵育30min,期间不断将细胞弹起使细胞膜裂解,4℃离心4000×g×20 min,弃上清。用50μl细胞裂解液B (HEPES 100 mmol·L-1, MgCl2 1.5 mmol·L-1, EDTA 1 mmol·L-1, NaCl 0.8mmol·L-1, NaF 2 mmol·L-1, NaPPi 2 mmol·L-1, PMSF 1 mmol·L-1 ),冰浴30 min,反复吹打,使细胞核裂解,4℃离心14000×g×30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20℃备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蛋白浓度。将样品与等体积的上样缓冲液(pH6.8 Tris·Cl 0.0625mmol·L-1,溴酚蓝0.2g·L-1,SDS 20g·L-1,甘油400g·L-1)混合,于100℃煮沸5min,冷却至室温。样品经120g·L-1SDS-PAGE电泳分离(稳压,15V/cm),湿法转移至硝酸纤维素(NC)膜(稳流,2mA/cm2),50g·L-1脱脂奶粉封闭,依次与一抗Ser133-p-CREB抗体、HRP-羊抗兔二抗(1:2000)反应,发光剂显色,X线胶片进一步显影。主要实验结果及结论如下:1孕酮对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的影响5mg·kg-1吗啡连续训练10d后,吗啡处理组大鼠产生了显著的CPP,表现为在伴药侧的停留时间显著长于空白对照组(P<0.01);单独使用孕酮(15mg·kg-1)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孕酮处理组大鼠不产生CPP,表现为在伴药侧的停留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吗啡处理的同时给与大鼠15mg·kg-1孕酮,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孕酮使大鼠的吗啡CPP效应消失,表现为在伴药侧的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吗啡处理组(P<0.01)。结果表明,15mg·kg-1孕酮处理本身不产生条件性位置偏爱效应,但与吗啡同用时,可以抑制大鼠吗啡CPP效应的获得。2孕酮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的内阿片肽机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mg·kg-1吗啡训练10d诱导CPP形成时,Mor组大鼠下丘脑、海马和额叶皮质中的β-E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和P<0.05 ),下丘脑、伏隔核和额叶皮质中的L-EK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5和P<0.01 ),下丘脑和额叶皮质中的DynA水平显著升高(P<0.05和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独给予15mg·kg-1孕酮训练10d,上述三项指标在各个脑区中未有显著性变化(P>0.05)。与吗啡组比较,在给予吗啡的前10min给予15mg·kg-1孕酮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大鼠下丘脑中β-EP水平的显著升高(P<0.01 ),下丘脑、伏隔核和额叶皮质中的L-EK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和P<0.05 ),下丘脑和额叶皮质中的DynA水平显著降低(P<0.01和P<0.05)。结果提示长期给与外源性吗啡影响了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合成和表达;给予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可以有效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除中脑DA系统外,孕酮对中枢内阿片递质系统的影响可能是孕酮对吗啡精神依赖的逆转机制之一。3孕酮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的阿片受体机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mg·kg-1吗啡训练10d诱导CPP形成时,Mor组大鼠在下丘脑、纹状体、海马和额叶皮质中μ受体的数量显著下降, (P<0.05),下丘脑、纹状体、海马和额叶皮质中分别下降27%、44%、29%和38%,表明吗啡精神依赖时可引起不同脑区μ受体不同程度的下调。与空白盐水对照组比较,单独给予15mg·kg-1孕酮训练10d,μ受体的数量在各个脑区中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吗啡组比较,在给予吗啡的前10min给予15mg·kg-1孕酮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下丘脑、额叶皮质和纹状体中μ受体的数量分别升高29%、40%和49%(P<0.05),但在海马中未有显著性变化(P>0.05)。本实验中所选择的神经核团均是与神经内分泌轴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奖赏效应密切相关的核团。结果表明,外源性慢性给予吗啡影响了内源性阿片肽受体的合成和表达,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阿片受体的变化可以有效改善吗啡精神依赖脑内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表达,从而实现对吗啡精神依赖的逆转。4孕酮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的中枢多巴胺受体机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mg·kg-1吗啡训练10d诱导CPP形成时,Mor组大鼠在伏隔核、纹状体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中D2受体的数量显著下降, (P<0.05),伏隔核、纹状体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中分别下降31%、40%和37%,表明吗啡精神依赖时可引起相关脑区D2受体不同程度的下调。与空白盐水对照组比较,单独给予15mg·kg-1孕酮训练10d,D2受体的数量在各个脑区中未有显著性变化(P>0.05)。与吗啡组比较,在给予吗啡的前10min给予15mg·kg-1孕酮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纹状体和伏隔核中D2受体的数量分别升高29%和33%(P<0.05),但在中脑腹侧被盖区无显著性变化(P>0.05)。本实验中所选择的神经核团均是与吗啡精神依赖的神经解剖基础-奖赏回路密切相关的核团。结果表明,慢性吗啡处理影响了多巴胺受体在伏隔核、纹状体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中的合成和表达,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时,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脑区中的多巴胺受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作用表现为逆转吗啡引起的D2受体水平的下调。5孕酮对吗啡位置偏爱大鼠不同脑区中p-CREB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mg·kg-1吗啡训练10d诱导CPP形成时,Mor组大鼠在海马和纹状体中p-CREB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和P<0.01),海马和纹状体中分别增加33%和51%;但在伏隔核中p-CREB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表明吗啡精神依赖时引起不同脑区p-CREB水平的变化具有脑区特异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独给予15mg·kg-1孕酮训练10d,p-CREB的表达在各个脑区中未有显著性变化(P>0.05)。与吗啡组比较,在给予吗啡的前10min给予15mg·kg-1孕酮进行条件性训练10d后,纹状体中p-CREB的表达下降29% (P<0.01),在海马中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伏隔核中的p-CREB的表达上升(P<0.05)。结果提示,外源性慢性给予吗啡影响了中枢相关脑区内p-CREB水平的表达,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在抑制大鼠吗啡位置偏爱效应的同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p-CREB的变化参与了对吗啡精神依赖的逆转过程。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外源性神经甾体孕酮可以从内阿片和多巴胺两个系统的递质、受体和受体后三个水平参与对吗啡大鼠精神依赖的调节过程。下丘脑和额叶皮质中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的变化在孕酮逆转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孕酮通过对吗啡CPP大鼠该脑区中内源性阿片肽水平的调节,从而有效的抑制大鼠吗啡CPP的形成。在孕酮逆转吗啡导致大鼠精神依赖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和多巴胺受体均发生了适应性改变,主要表现在μ受体和D2受体在相关脑区中的表达上调。μ受体改变所涉及到的脑区较广泛,主要是和大鼠神经内分泌轴相关的下丘脑、纹状体和额叶皮质均发生显著性变化。D2受体发生显著性改变的脑区主要是与奖赏回路有关的纹状体和伏隔核两个部位。孕酮在抑制吗啡CPP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使纹状体中p-CREB水平下降,同时伴随伏隔核中p-CREB水平的升高。提示不同脑区由于在吗啡依赖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不同,CREB的表达改变也不完全相同,即各脑区或核团对吗啡诱导CREB表达的改变呈现多样性。所以,孕酮作为外源性神经甾体可以通过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相关脑区中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的递质和受体水平、多巴胺受体水平以及核转录因子p-CREB水平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行为学上表现出实现对吗啡大鼠CPP的有效逆转。这就为进一步研究神经甾体参与吗啡成瘾的机理提供的新的理论依据,为临床开发戒毒药物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神经甾体孕酮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孕酮对吗啡位置偏爱大鼠相关脑区中内阿片肽水平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孕酮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相关脑区中阿片受体水平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孕酮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相关脑区中多巴胺受体水平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孕酮对吗啡精神依赖大鼠相关脑区中p-CRBE 水平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神经甾体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进展
  • 综述二 孕酮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神经甾体孕酮对大鼠吗啡精神依赖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