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Fas/FasL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Fas/FasL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大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也非常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很清楚[1]。近年来,对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研究已经发现Fas/FasL 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Fas 属于TNFR 超家族成员,FasL 属于TNF 家族成员, Fas 与FasL结合,诱导靶细胞进入凋亡,并且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自身表面的FasL 与激活的T 淋巴细胞表面的Fas 结合,诱导T 细胞发生凋亡,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人类肿瘤细胞Fas 系统表达的异常是肿瘤组织抵抗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和攻击,使肿瘤免疫逃逸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之一[2]。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以细胞免疫为主,其中自然杀伤细胞(natual killer cell,NK)、T 淋巴细胞亚群在肿瘤免疫监视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其次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红细胞免疫,在抗肿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NK 细胞的活性显著低于作为对照的健康人群[3];大肠癌组CD4+、CD4+/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8+显著高于对照组[4];大肠癌患者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5]。且随着Dukes 分期的增加,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越差,越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越差。肿瘤的免疫治疗近年来已成为肿瘤治疗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许多研究认为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Fas免疫逃逸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粒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06)
    • [2].中医药调节非小细胞肺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11)
    • [3].肝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成果与进展[J]. 中国处方药 2014(05)
    • [4].病原体感染及其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16(04)
    • [5].宿主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 2019(09)
    • [6].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感染、炎症、修复 2014(04)
    • [7].病原微生物与肿瘤细胞共有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20(09)
    • [8].人乳头瘤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J].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8(01)
    • [9].幽门螺旋杆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 2020(16)
    • [10].结核分枝杆菌的特性及免疫逃逸机制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20(10)
    • [11].埃博拉病毒感染及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5(04)
    • [12].沙门菌免疫逃逸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 2015(04)
    • [13].细粒棘球蚴病的免疫逃逸机制探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03)
    • [14].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20(05)
    • [15].胶质瘤免疫逃逸机制与放疗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1(01)
    • [16].肺癌免疫逃逸机制与肺癌疫苗[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06)
    • [17].从一道高考生物学试题谈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J]. 生物学教学 2020(03)
    • [18].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免疫学杂志 2011(04)
    • [19].多发肝癌免疫基因组特征及免疫逃逸机制的探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6)
    • [20].梅毒螺旋体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9(02)
    • [21].牛疱疹病毒Ⅰ型(BHV-1)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8(04)
    • [22].人鼻病毒的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J]. 生物学教学 2016(01)
    • [23].肝细胞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10)
    • [2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成熟树突状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2(04)
    • [25].衣原体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06)
    • [26].可溶性PD-1、PD-L1分子在肿瘤免疫中研究进展[J]. 临床军医杂志 2015(12)
    • [27].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31)
    • [28].泡型棘球蚴的致病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19(03)
    • [29].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免疫学进展[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5(04)
    • [30].乳腺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01)

    标签:;  ;  ;  ;  

    大肠癌患者免疫状态与Fas/FasL介导的免疫逃逸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