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备课管理的实践研究 ——基于上海市Q区X幼儿园的个案分析

新时期幼儿园备课管理的实践研究 ——基于上海市Q区X幼儿园的个案分析

论文摘要

在上海市学前教育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备课管理的研究,其目的是期望通过备课管理的改进提高备课的质量,使新课程理念在备课管理层面得以全面地落实。基于新课改,幼儿园“课”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备课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包括: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来源于既定的教材;评价课程内容及其实施的优劣需要深入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活动;要在充分与幼儿互动中了解幼儿,动态组织课程内容等等。在上海市学前教育两次课改中,X园对备课管理改进的两次脱节,导致备课管理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备课问题:对备课活动的功能定位出现偏差、备课活动的组织实施缺乏有效的执行主体、备课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过于简单、备课活动缺乏足够的条件保障,导致X园的备课几乎停留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上,备课管理的落后成了阻碍新课改理念落实的首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照新课程理念,辨析新的备课观,以X园为个案,对备课管理面临的备课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深入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综合地提出了解决幼儿园备课问题的四大管理策略:第一,更新教师对备课功能的认识;第二,组建功能明确的备课组;第三优化备课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第四,提供足够充分的保障条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新时期幼儿园备课管理面临的时代要求
  • (二) “二期课改”十年备课管理研究情况分析
  • (三) 新课改后Q区X幼儿园备课管理情况分析
  • (四) 本项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三、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时期
  • (二) 幼儿园备课
  • (三) 幼儿园备课管理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幼儿园备课管理面临的备课问题
  • 一、对备课活动的功能定位出现偏差
  • (一) 教师和备课管理者抱怨新课程难以实施
  • (二) 学校没有重视备课管理的研究
  • 二、备课活动的组织实施缺乏有效的执行主体
  • (一) 甚少的备课研究仅限于年龄段教研组
  • (二) 备课方式过于陈旧
  • 三、备课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过于简单
  • (一) 备课检查和评价过于简单
  • (二) 教师评价传统化
  • 四、备课活动缺乏足够的条件保障
  • (一) 备课时间严重不足
  • (二) 备课管理能力不跟进
  • 第二章 导致幼儿园备课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导致幼儿园备课问题的内部决定因素
  • (一) 备课观偏差滋长错误的备课观点和行为
  • (二) 没有专门备课组造成合作研究的缺少
  • (三) 备课研修活动陈旧阻碍备课研究的深入
  • (四) 备课检查和评价简单化难以发挥引领作用
  • 二、导致幼儿园备课问题的外部条件因素
  • (一) 备课时间严重不足导致备课只有“量”没有“质”
  • (二) 教师评价传统化不能真实反映教师备课优劣
  • (三) 备课管理能力不跟进忽略备课管理研究的开展
  • 第三章 解决幼儿园备课问题的管理策略
  • 一、更新教师对备课功能的认识
  • (一) 新备课观培训内容要与时俱进
  • (二) 新备课观培训方法要多元整合
  • 二、组建功能明确的备课组
  • (一) 独立备课组的成立
  • (二) 有效备课研修活动的开展
  • 三、优化备课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
  • (一) 拓展备课检查和评价的含义——“从静态文本到动态综合”
  • (二) 强调备课的实用性
  • (三) 设立健全的备课管理部门和制度
  • (四) 建立备课资源库
  • (五) 备课质量纳入教师评价,提高教师评价效能
  • 四、提供足够充分的条件保障
  • (一) 合理保障备课时间
  • (二) 优化教学任务安排
  • (三) 提高教师工作能力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X园教师备课所花时间及其关联因素”问卷调查记录表
  • 附录2 “X园教师备课所花时间及其关联因素”问卷调查数据登陆表
  • 附录3 “X园教师备课所花时间及其关联因素”问卷调查统计要素代码
  • 附录4 “X园备课管理现状”访谈调查设计
  • 附录5 “X园备课管理现状”访谈调查结果整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高中数学备课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数学通报 2017(12)
    • [2].地理备课组活动的有效性探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09)
    • [3].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备课组建设的新路探索[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9(11)
    • [4].浅谈政治备课组互助评估的有效开展[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2(13)
    • [5].高中数学备课组建设之我见[J]. 教育现代化 2016(36)
    • [6].借力优质备课组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02)
    • [7].高中英语备课组建设的四个体系[J]. 教学与管理 2017(25)
    • [8].构建和谐备课组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长三角(教育) 2013(02)
    • [9].争辩中领悟教材理解教学——记一次备课组的磨课历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12)
    • [10].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20(04)
    • [11].遵循“四三四”法则——物理备课组建设的做法与思考[J]. 中学物理 2020(14)
    • [12].“螺旋式观议课”:破解备课组低效教研的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1)
    • [13].以信息技术促进备课工作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备课组建设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20(09)
    • [14].用卷入式研究机制撬动备课组建设——以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数学组为例[J]. 教育视界 2020(25)
    • [15].构建优质备课组的有效路径[J]. 教育视界 2020(25)
    • [16].基于砺人思想的备课组建设实践探索[J]. 成才之路 2020(28)
    • [17].高中数学备课组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J]. 新智慧 2018(27)
    • [18].夯实备课组建设[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06)
    • [19].浅议学科备课组活动[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 2019(03)
    • [20].数学教研组、备课组学期教研计划的制订[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9(11)
    • [21].地理备课组建设探索[J]. 地理教育 2019(S2)
    • [22].基于校本教研背景下的历史备课组建设策略[J]. 基础教育论坛 2015(01)
    • [23].以“梯度”为切入点开展教研组、备课组建设[J]. 教书育人 2009(35)
    • [24].生物备课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生物学 2010(04)
    • [25].有心栽柳 绿树成荫——谈高效地理备课组的打造[J]. 地理教学 2010(11)
    • [26].规模办学下备课组作用的充分发挥[J]. 江苏教育 2011(26)
    • [27].加强备课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J]. 体育教学 2012(05)
    • [28].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一个重温的旧话题——关于大规模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江苏教育 2008(05)
    • [29].学校地理备课组备课活动有效性探索[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08)
    • [30].信息科技初高中一体化概念教学初探——基于小微备课组的实践探索[J].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02)

    标签:;  ;  ;  

    新时期幼儿园备课管理的实践研究 ——基于上海市Q区X幼儿园的个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