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权行使论

国家所有权行使论

论文题目: 国家所有权行使论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民商法

作者: 黄军

导师: 余能斌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行使,分离,分类行使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所有权是物权法之根基。作为规范财产关系之基础,所有权是古往今来,中外共存的经济及法律现象,其不仅与所有者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影响着相对人的权益保护,而且直接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也间接影响着一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自国家产生以来,国家所有权就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着的所有权形态,并非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关于国家所有权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均是社会主义中国法律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点所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诸多问题的暴露,以及我国物权法制定工作的全面展开,在法学昌明的今天,围绕着国家所有权的纷争就未曾间断过。笔者认为,在国家所有权的制度设计中,如何建构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制度,是我国立法与现实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重点及难点问题之一,对此物权立法不应回避。 本文以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为中心,展开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约十五万字。 第一章重点分析了国家所有权的基本范畴。长期以来,我国民法学界在关于国家所有权的基本范畴问题上,认识高度一致。但是,在物权法的制定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国家所有权的概念、主体、客体和性质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而国家所有权在物权法中如何定位,学者间亦是见仁见智。通过对几种典型观点的评介,本文认为国家所有权是所有权之一种,性质上为私权,而非行政权力。国家所有权的主体为国家,其主体具有人格上的双重性和抽象性特征。应当划清国家所有权的客体与国有财产之间的界限,两者不能混淆,并非所有国有财产均可纳入国家所有权制度调整的范畴。此外,国家所有权还具有公共性,表现为主体的公共性、使用的公共性以及终极目的的公共性。物权法具有较强的固有性,在我国物权立法所有权部分的结构设计上,应当保留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以及个人所有权的划分,同时应淡化所有权法的所有制色彩,将所有权的类型划分与平等一体保护相协调,废弃从总体上赋予国家所有权以特殊待遇的做法。 第二章则阐述了国家所有权行使的一般问题。首先界定何谓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指经国家授权的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国有财产所进行的与其社会属性或自然属性不相悖的利用行为,它具有非所有者行使性、行使目标的公共性、行使方式的多样化与区分性的特征。其次,分析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可行模式。以罗马法对国家所有权的分类立法为端绪,其后相继形成了几种各具特色的分类立法模式。由于我国国家所有权客体种类多样,性质各异,因此,国家所有权的分类立法模式,对于我国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根据国有财产的自然属性以及社会使命之差异,建构国家所有权分类行使的模式。再次,研析行使国家所有权应遵循的原则。法的原则根源于社会生活,我国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应遵循平等原则、分离原则、区分原则及效率原则。最后,我国国家所有权的行使应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目标。 第三章则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之进程为中轴线,分析了我国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历史变迁,并对各阶段所存在的问题一一加以评析。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国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从总体上呈现出国家双重法律人格混同化、行使方式的直接性、行使方式的行政化以及行使方式的等级性的特点。也由于这些“特色”所在,在我国国家所有权的实践生活中,才引发了多种的弊端,使得国家所有权制度广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国家所有权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的概念与特性

一、国家所有权的概念

(一) 对国家所有权概念的质疑

(二) 关于国家所有权概念的界定

(三) 本文的立场

二、国家所有权的特性

(一) 国家所有权主体性格的双重性与抽象性

(二) 国家所有权客体的“有限”广泛性

(三) 国家所有权内容的公共性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主体的界定

一、谁是国家所有权的所有者

(一) 全民论

(二) 国家论

(三) 政府论

(四) 综合论

(五) 缺位论

二、本文的立场

第三节 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一、国家所有权客体的特性

(一) 物权客体的一般特性

(二) 国家所有权客体的特性分析

二、国家所有权客体的分类体系

第四节 国家所有权的定性与定位

一、国家所有权定性之争

(一) 公共财产所有权非民法上所有权说

(二) 性质模糊说

(三) 国家权力说

(四) 民法上所有权说

二、国家所有权定性分析

(一) 国家的法律人格

(二) 国家法律人格的形态

(三) 我国国家双重法律人格的混同

(四) 国家所有权与国家行政权的应然关系

三、国家所有权定位之争

(一) 二分法

(二) 三分法

(三) 所有权类型化与平等一体保护之整合

第二章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一般分析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概念与特征

一、国家所有权行使的概念

(一) 所有权的行使

(二) 国家所有权的行使

二、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特征

(一) 非所有者行使性

(二) 行使目标的公共性

(三) 行使方式的多样化与区分性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的分类行使模式

一、国家所有权分类立法

(一) 国家所有权分类立法之缘起

(二) 国家所有权分类立法的模式分析

二、国家所有权分类行使的可行性

(一) 国家所有权分类立法模式的可借鉴性

(二) 国有财产内部存有差异的客观性

三、我国国家所有权分类行使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原则

一、国家所有权行使原则确立的基础

(一) 社会基础

(二) 经济基础

(三) 法律基础

(四) 物质基础

二、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原则

(一) 平等原则

(二) 分离原则

(三) 区分原则

(四) 效率原则

第四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价值目标

一、公共利益: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必然逻辑

(一) 国家所有权行使价值目标的确立

(二) 公共利益的界定

二、公共利益的具体分解

(一) 平等与自由

(二) 公平与秩序

(三) 效率与效益

第三章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变迁

一、经济体制改革前阶段:两权合一之典型

二、放权让利阶段:初试两权分离

三、利改税阶段:国家所有权之虚位

四、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放权让利之延续

第二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特点及其溯源

一、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特点

(一) 国家双重法律人格的混同化

(二) 国家所有权行使方式的直接性

(三) 国家所有权行使方式的行政化

(四) 国家所有权行使方式的等级性

二、我国国家所有权行使方式溯源

第三节 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制度创新与展望

一、股份制

二、国有企业公司化

三、国家所有权行使的展望

第四章 非经营性财产的国家所有权行使

第一节 公用性财产的构成

一、公用性财产的构成

(一) 概念的确定

(二) 公用性财产的构成

二、公用性财产与国家间关系辨析

(一) 单一关系论

(二) 双重关系论

三、公用性财产国家所有的必要

(一) 主体的功能因素

(二) 客体的经济因素

第二节 公用性财产的使用与限制

一、公用性财产的使用

(一) 使用原则

(二) 使用方式

二、公用性财产的限制

(一) 流通性限制

(二) 设定物上负担的限制

(三) 时效取得的限制

(四) 相邻关系的限制

三、民营机制的引入

(一) 民营机制引入的表现

(二)引入民营机制的影响及其规制

第三节 资源性财产的国家所有权行使

一、资源性财产的厘定

(一) 资源性财产的概念与特性

(二) 资源性财产国家所有的必要

二、行使准则与方式

(一) 行使准则

(二) 行使方式

第五章 经营性财产的国家所有权行使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在竞争性领域的普遍存在

一、典型国家考察

二、国退民进之反思

第二节 经营性财产的所有权行使方式

一、西方国家的典型经营方式

(一) 直接经营方式

(二) 间接经营方式

二、我国经营性财产的国家所有权行使

(一) 承包

(二) 租赁

(三) 出售

(四) 股权投资

第三节 国有资产信托

一、国有资产信托的概念与机理

(一) 国有资产信托的概念

(二) 国有资产信托的机理

二、国有资产信托的形式

第四节 国家与国有企业间所有权关系的建构

一、谁是所有人

(一) 何谓所有权

(二) 凭什么判断

二、国家对企业享有所有权

(一) 股权是什么

(二) 国家对什么享有所有权

三、两权分离之分解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 王军.中国政法大学2003
  • [2].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D]. 张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6
  • [3].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公权性质研究[D]. 陈仪.苏州大学2015
  • [4].水权取得及转让制度研究[D]. 单平基.吉林大学2011
  • [5].国家所有权治理法律程序论[D]. 黄笛.华中师范大学2015
  • [6].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权研究[D]. 鲍家志.武汉大学2012
  • [7].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研究[D]. 施志源.福建师范大学2014
  • [8].自然资源财产权的制度构建[D]. 王彦.西南财经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公法法人财产所有权问题研究[D]. 吕瑞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 [2].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法价值研究[D]. 喻磊.武汉大学2005
  • [3].侵权法上注意义务比较研究[D]. 廖焕国.武汉大学2005
  • [4].论隐私权[D]. 徐亮.武汉大学2005
  • [5].自助行为研究[D]. 韩桂君.武汉大学2005
  • [6].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D]. 王茂祺.武汉大学2005
  • [7].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D]. 戴红兵.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  

国家所有权行使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