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视角下的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Z市为例

基于供需视角下的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Z市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入访谈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特别是以SZ市为例,对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现状进行详细分析与深入研究,结合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对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现状及问题进行把握的基础上,适当借鉴香港、台湾等地的先进经验,对我国老年福利的发展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目前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供给的状况不容乐观,总体上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状态,缺乏系统性的发展框架。服务对象狭窄;专业化分工上显得较为不足,不同类别老人的福利服务缺乏细分;老年福利服务还处于粗放阶段,在具体的服务项目上,概念性较多而进行落实的项目较少;政府在老年福利服务提供的实践层面缺乏经验,对于服务资金的筹集、服务递送的控制以及服务质量的评估与监管缺乏专业中介组织的支持;政府在制度层面上缺乏立法保障。完善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是: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的福利事业发展机制,扩大福利服务的范围,拓展已有福利服项目的内容,建立健全老年津贴制度;在资金类项目救助对象上,要由特定的对象,逐步向全体老年人转变;在福利服务项目的供给上,由简单的资源转移扩大到运用这些资源为所有人群提供各种具体服务的转变,遵循对象群体化的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相应的福利服务政策,建立必要的福利设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本文的创新之处是将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福利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对我国老年福利服务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探讨,以寻求需求与供给之间寻的平衡。另外,本文的研究方法以深入访谈为主,对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更加深入、具体。再次,本文的研究将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指导思想,一方面体现社会福利服务的均等性,保障同样的群体都能够享受相同的福利服务,另一方面也在细节中表现个性化,在服务项目和产品的供给上,要满足福利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老年福利的理论基础
  • 2.1 角色理论
  • 2.2 治理理论
  • 2.3 第三方管理理论
  • 2.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5 简评
  • 3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3.1 文献综述
  • 3.1.1 老年津贴方面的研究综述
  • 3.1.2 老年福利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综述
  • 3.1.3 老年福利服务与设施的研究综述
  • 3.1.4 老年福利制度化方面的研究综述
  • 3.1.5 我国老年福利政策的发展历程
  • 3.1.6 目前研究的不足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社会福利的含义
  • 3.2.2 老年福利的界定
  • 3.2.3 老年福利服务的界定
  • 4 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的供需现状与问题分析——以SZ市为例
  • 4.1 调研背景介绍
  • 4.2 SZ市老年福利服务的供给现状与分析
  • 4.2.1 SZ市的老年福利服务供给现状
  • 4.2.2 SZ老年福利服务的供给问题分析
  • 4.3 SZ市老年福利服务的需求现状与分析
  • 4.3.1 自我养老意愿强烈
  • 4.3.2 敬老优待评价高
  • 4.3.3 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还需得到老人们的信任与认同
  • 4.3.4 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需要加强
  • 4.3.5 情感慰藉需求强烈
  • 4.3.6 老年福利受户籍的限制有失公平
  • 5 完善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的对策建议
  • 5.1 扩大老年津贴的覆盖人群范围,建立健全老年津贴制度
  • 5.2 加强财政支持体系建设
  • 5.3 完善政府在老年福利服务供给中的宏观调
  • 5.4 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
  • 5.5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提升居家养老的功能
  • 5.6 加强老年福利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5.7 加强老年福利服务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基于供需视角下的我国城镇老年福利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Z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