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两种路径 ——郭沫若与废名的诗学理想比较

试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两种路径 ——郭沫若与废名的诗学理想比较

论文摘要

本文认为,郭沫若的诗学是主情主义的浪漫诗学,废名的诗学是情智交融的现代诗学,二人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呈现出一种杂糅的景观,构成相克相生又互补包容的诗学体系,共同推进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将郭沫若和废名的诗学理想加以综合考察,能够对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问题有清晰的梳理及合理的解释。而在迄今为止的学术探讨中,尚未出现将此二人的诗学理想并置的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诗学平台,分四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诗学观比较。分别从诗的本体论、创造论、功能论、价值论、传播论等方面将郭沫若与废名的诗学观和诗歌创作加以对比分析,发现二人在新诗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所择取的两种路径;第二部分:背景资源探析。从时代背景、人生遭遇、性格特质等方面对二人选取路径的背景和资源进行分析,回归时代现场,还原文学史实,深层探讨出现两种路径的原因,对呈现的矛盾进行解读;第三部分:新诗发展道路的反思。对二人的诗学观做出整体评价,归纳总结他们在诗学探索道路上的成功之处与偏失之处,阐述二人在两种路径的选取上,是如何整合和取舍了西方资源和东方资源的,并对牵涉到的其他问题做出简要分析,如情与知、入与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诗与非诗等,从而试图对中国新诗发展道路做一种新的反思,为中国新诗理想化道路的开辟提供一种新的维度;第四部分:结语——中国新诗理想化道路的开拓。总结郭沫若和废名的两条路径对我们当下诗歌走向的启发,强调两个意识:贴近大地的姿态,占据先锋位势的积极性和勇气。在研究方法上,本人主要采取了对比研究法,意在更好的呈现出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学观比较
  • 第一节 诗的本体论
  • 第二节 诗的创造论
  • 一、情绪:充血抒情与失血抒情
  • 二、意象:意志化意象与物态化意象
  • 三、形式:绝端自由与诗意充足
  • 四、寻找诗形的主张:写诗与做诗
  • 第三节 诗的功能论
  • 一、郭沫若
  • 二、废名
  • 第四节 诗的价值论
  • 一、郭沫若
  • 二、废名
  • 第五节 诗的传播论
  • 一、郭沫若:畅销所推进的主流化
  • 二、废名:晦涩导致的被边缘化
  • 第二章 差异背后的背景与资源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郭沫若的时代
  • 二、废名的时代
  • 第二节 人生遭遇
  • 一、家庭背景
  • 二、地域文化背景
  • 三、求学经历
  • 第三节 诗人性格特质:青春型人格与内倾型性格
  • 一、郭沫若:青春型人格
  • 二、废名:内倾型性格
  • 第三章 新诗发展道路的反思
  • 第一节 西方与传统
  • 第二节 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
  • 第三节 入与出
  • 第四节 诗与非诗
  • 结语中国新诗理想化道路的开拓
  • 一、贴近大地
  • 二、先锋位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J]. 商业故事 2016(32)
    • [2].呼唤个性的蝴蝶展翅——写在新诗百年之际[J]. 中华儿女 2017(12)
    • [3].论中国现代新诗的用典及其诗学价值[J]. 华中学术 2015(01)
    • [4].绘画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影响[J]. 芒种 2012(10)
    • [5].吴芳吉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6].中国现代新诗书刊举隅[J]. 现代中文学刊 2011(04)
    • [7].在语言的源头勾勒中国现代新诗的轮廓——论陈爱中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05)
    • [8].解开方言与新诗之结——读《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1(02)
    • [9].自由与格律的消长——中国现代新诗发展探踪[J]. 社科纵横 2008(10)
    • [10].我和诗与思[J]. 阿来研究 2019(02)
    • [11].中国新诗研究的回归与突围——评陈爱中的《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2].朦胧诗:中国现代诗歌的新传统[J]. 南方文坛 2010(03)
    • [13].论中国现代新诗中的戏剧性独白——以卞之琳《酸梅汤》为例[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09)
    • [14].诗教传统与中国现代新诗鉴赏——《百年新诗百篇导读》导言[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15].中国现代新诗中色彩的时空意识[J]. 语文学刊 2009(11)
    • [16].中国现代新诗的绘画美——构图美[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9)
    • [17].重塑“现代”的面相——《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版读后[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08(02)
    • [18].九叶诗派对中国现代新诗的突破与开拓[J]. 求索 2008(05)
    • [19].中国现代新诗英译本辑录(1929-2016)[J]. 文艺争鸣 2018(08)
    • [20].多重文化传统的融会冲撞与中国新诗的诞生[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4(01)
    • [21].徘徊于理性与审美之间——谈西方诗歌影响下的中国新诗发展之路[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0)
    • [22].现当代文学研究[J]. 华中学术 2015(01)
    • [23].生长在诗人心灵中的青青瘦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 2008(01)
    • [24].浅析徐志摩爱情诗[J]. 青年文学家 2012(01)
    • [25].韦丛芜的《君山》与中国现代新诗的发生[J]. 文艺争鸣 2020(09)
    • [26].现代新诗研究的语言学转向[J]. 诗选刊 2009(09)
    • [27].中国现代新诗中色彩的文化内涵[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28].谁的“现代”? 怎样的“诗”?——论现代新诗的基本立场与平台[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7)
    • [29].“化古”与“化洋”:中国现代新诗对唐宋诗词“诗美”之转化[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4(02)
    • [30].对新诗诗体革命的反思[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09)

    标签:;  ;  ;  ;  ;  

    试论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两种路径 ——郭沫若与废名的诗学理想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