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专项能力结构是对体能类项目运动员能力结构系统最大限度的简化,其目的是深入揭示制约运动员专项成绩的关键因素,进而对其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施加训练影响。从而有效地控制训练过程,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的效益。研究价值和意义从国内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对我国女子链球项目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身体机能等方面,而对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从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讨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通过哪些指标来反映?这些专项能力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如何?各专项身体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状态如何?基于这些问题,建立假设:1.能确定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指标。2.能建立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成绩预测模型。3.通过这些指标能建立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评价标准。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我国女子链球项目在各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从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中共抽取了32人次运动员作为数据资料的来源。从训练学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帕雷托截击法、雷达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的构成体系、成绩预测模型、专项能力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在本研究中特指:运动员身体形态、专项身体素质和专项运动技术。(2)探讨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体系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体系是由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三部分组成。(3)建立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分别有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和专项技术指标构成,其中克托莱指数和指间距/身高是形态的最为相关指标;专项身体素质典型指标为:30米跑、立定跳远、杠铃深蹲、高翻、后抛4公斤铅球、专项掷3公斤链球、专项掷5公斤链球;而最能体现专项技术的指标为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其次为旋转技术,但对专业运动员来讲,旋转技术是最为基本的,因此本研究没有过多讨论。(4)建立了专项能力评价模型为了反映所有指标与专项成绩的关系,建立了专项能力评价模型,这样有助于教练员把握专项训练的整体效果。利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评价模型,即回归方程:专项敏感指标模型:Y=-39.171+0.589X24+1.400X25+0.511X26专项能力指标模型:Y =-0.219+1.410X6+0.021X7-0.039X8-0.040X11+0.045X14-0.014X17 +0.219X22+0.170X23+0.589X243.400X25+0.541X26 (其中:X6克托莱指数, X7身高/指间距,X8立定跳远, X1130米跑, X14杠铃深蹲, X17杠铃高翻, X22后抛四公斤铅球, X23掷三公斤链球, X24掷五公斤链球, X25出手速度, X26出手角度)。这两个模型的建立为预测成绩、评价专项能力、控制训练过程提供了较为客观的检验方法。(5)制定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标准制定了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标准——专项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专项能力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专项能力发展均衡程度的评价标准、专项能力综合发展水平与专项成绩相适应程度的评价标准。(6)建立了专项能力评价的评价方法为了界定出各入选指标对专项成绩的贡献量,本研究中采用了帕雷托(Pareto)截集法;而在对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进行专项能力各指标态势分析时,采用了雷达分析法。这样更有利于教练员直观地了解每名运动员的显性和隐性能力,在日常训练中最大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结论与建议:(1)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应以指标参数筛选为核心,以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体系构建为基础,以对运动员专项能力水平的诊断和评价为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内在彼此有机关联的统一整体。(2)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系统)的评价效果是由构成该系统的各结构指标决定的。其中专项能力指标的筛选体现着我们对有效反映运动员专项能力内在规律的揭示;专项能力结构反映了我们对运动员专项特征的把握,专项能力模型和评价体系则充分体现了我们能否科学地对运动员个体和群体的专项能力现状、发展态势及主攻方向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判断。这正是我们建立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和评价标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1.1 文献综述
  • 1.1.1 世界女子链球运动的概况
  • 1.1.2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的概况
  • 1.1.3 中外女子链球运动成绩比较
  • 1.2 我国女子链球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
  • 1.2.1 我国女子链球研究的现状
  • 1.2.2 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
  • 1.3 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特尔菲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1 指标和指标体系
  • 3.1.2 设计和构成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原则
  • 3.1.3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指标的筛选
  • 3.1.4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建立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预测模型和专项能力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
  • 3.2.1 建立预测成绩的专项敏感指标模型
  • 3.2.2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评价模型
  • 3.2.3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建立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附件
  • 附件1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表(第一轮)
  • 附件2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专家咨询问卷调查表(第二轮)
  • 附件3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调查问卷表
  • 附件4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访谈提纲
  • 7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王峥技术变化的特征[J]. 体育学刊 2016(05)
    • [2].我国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控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03)
    • [3].国内外女子链球优秀运动员旋转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体育学刊 2009(01)

    标签:;  ;  ;  ;  ;  ;  ;  

    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专项能力结构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