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论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刑事犯罪活动日益智能化、隐秘化,仅有间接证据的案件越来越多。鉴于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一味注重直接性证据的印证,笔者以为有必要重新审视间接证据的价值,充分发挥间接证据定案的作用。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说理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间接证据运用现状及其原因,论证了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必要性、合理性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和注意要点,期望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本文约有2万字,主要内容如下: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没有明确规定间接证据的效力,但第46条实质上默示了间接证据定案的效力,在实践中办案人员不敢也不能仅仅依靠间接证据定案,制约了当前打击犯罪的需要。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比较强调印证证明模式且没有承认自由心证制度,这为间接证据定案作用的发挥留下体制上的空白,同时错案追究责任制也给审判施加过大的压力;传统客观真实证明标准的影响使得办案人员不愿接受依据间接证据进行的事实认定;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过程比较复杂,缺乏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司法文明的进步,直接证据越来越难获得,单一的直接印证证明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司法需求,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发挥间接证据定案的作用。国外很多国家都有依据间接证据判定有罪的情形,运用间接证据进行定案有其合理性:对案件事实的最终认定经历一个从充分条件命题到充分必要条件命题的证明过程,运用了合力论、概率论及其矛盾排除等逻辑思维;根据常识常情常理运用间接证据进行事实推理。要充分发挥间接证据定案的作用需要进行的一些努力:走出认知观念上的误区,转变重口供轻间接证据的观念,将客观真实标准转化为法律真实标准;在承认自由心证下设定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为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提供体制上的依据;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和考察,提高法官的办案素质,增强自由心证能力;增强司法系统各部门工作的协作性,严守间接证据定案质量的每一关。此外,在运用间接证据定案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审查所获间接证据的真伪性,保证每个证据是真实可靠的;注意间接证据形成的证据锁链要有有机完备性,证据之间相互印证、排除矛盾形成一致向心力;证明要达到高度盖然,排除合理怀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间接证据概述
  • (一) 间接证据的概念
  • (二) 间接证据特点
  • (三) 间接证据的作用
  • 二、国外有关间接证据的界定与运用概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对间接证据的规定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对间接证据的规定
  • 三、我国司法活动中间接证据运用现状
  • (一) 司法活动中,仅仅依靠间接证据定案的情形比较少
  • (二) 不能充分发挥间接证据定案作用的原因
  • 四、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一) 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必要性
  • (二)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合理性
  • 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需做出的努力
  • (一) 走出以往一些认知观念上的误区
  • (二) 在承认自由心证下设定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 (三) 提高法官的办案素质
  • (四) 增强司法机关各部门工作的协作性
  • (五) 注意审查间接证据证明体系的完整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事司法如何应对网络舆论[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3)
    • [2].浅议刑事错案的产生原因及预防[J]. 法制博览 2017(22)
    • [3].刑事司法宽容的基础与具体表现[J]. 法制与经济 2014(18)
    • [4].刑事司法不宜“能动”[J]. 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2014(01)
    • [5].用理性化解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博弈——以吴英案为视角[J]. 现代商业 2012(17)
    • [6].现场勘查见证人制度当前问题与完善探究[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3)
    • [7].论刑事司法环境的改善[J]. 人民论坛 2012(26)
    • [8].刑事司法活动对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执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7(06)
    • [9].刑事错案的界定及实践反思[J]. 学习与实践 2017(05)
    • [10].手机取证标准化程序研究[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6)
    • [11].刑事错案的判断标准及其救济[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5)
    • [12].论我国首次移管被判刑人的成功实践及启示[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5)
    • [13].评说速览[J]. 法庭内外 2011(12)
    • [14].浅析网络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冲突与融合[J]. 法制与社会 2012(16)
    • [15].刑事司法环境问题初探[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16].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作用机理及本质探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7].基于被害人视角略谈刑事司法的可能及局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0)
    • [18].大数据、信息社会与刑事司法变革[J].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3)
    • [19].我国职务犯罪刑事政策的新思考[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3(04)
    • [20].浅说审判中心主义[J]. 法制博览 2017(29)
    • [21].侦查程序中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之思辨[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1)
    • [22].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能与不能”、“当或不当”之论争[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04)
    • [23].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J]. 法治研究 2009(01)
    • [24].刑事错案概念的深层次分析[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 [25].论拒绝辩护的现状和前景[J]. 青年与社会 2013(06)
    • [26].对以“捞人”为目的所付报酬的处理[J]. 人民司法 2013(10)
    • [27].关于量刑公正保障机制的构建[J]. 法律适用 2012(04)
    • [28].新中国刑法的演变[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05)
    • [29].略谈惩治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司法解释[J]. 法制资讯 2010(02)
    • [30].我国审前羁押中的人权保障[J]. 法制博览 2015(35)

    标签:;  ;  ;  ;  

    论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运用间接证据定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