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仙鹤复方有效部位群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中药仙鹤复方有效部位群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研制开发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是中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在阐明其药效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开发的系列研究.”这是在“第三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上,专家对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复方经提取、纯化得到的有效部位,去除了大量无效及许多具有限制性、抑制性的成分,药效作用突出,副作用减少;同时化学成分更加明确,有利于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生产质量的控制。本课题选用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白英和甘草四味药材组成的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中药仙鹤复方为研究对象,以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评价指标分离分析复方抗肿瘤有效部位总多糖、水溶性皂苷、总黄酮、脂溶性皂苷。以浸膏得率和有效部位含量为指标,建立了中药仙鹤复方有效部位提取纯化工艺条件:醇提物中采用乙醚沉淀得到脂溶性皂苷的粗提物,并建立了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皂苷的纯化条件。采用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提取总黄酮,并建立了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复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醇提取后用水提取复方总多糖,采用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对提取总多糖加以纯化,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相比较;体外MTT测定了复方各有效部位对不同瘤株IC50;建立小鼠荷H22肝癌模型,验证了从该复方中分离的各有效部位及其组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最后采用权重配方法对复方有效部位组配物的剂量加以优化,找出最佳的组配剂量配比。本文明确了中药仙鹤复方的有效部位,并对其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定性鉴别、含量测定、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多糖、水溶性皂苷、总黄酮、脂溶性皂苷提取分离、纯化方案可行,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仙鹤复方有效部位及其组配物药效学明确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仙鹤复方单味药简介及其方解
  • 第一节 中药仙鹤复方单味药简介
  • 第二节 中药仙鹤复方方解
  • 第二章 中药仙鹤复方各味药的化学和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第一节 仙鹤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白英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药理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仪器、标准品和药材
  • 实验方法、路线设计
  • 第三章 中药仙鹤复方粗提物的提取工艺条件建立
  • 第一节 中药仙鹤复方各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
  • 第二节 均匀试验优选仙鹤复方醇提部分最佳工艺条件
  • 第三节 正交试验优选仙鹤复方水提部分最佳工艺条件
  • 第四节 仙鹤复方化学成分验证
  • 第四章 中药仙鹤复方各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一节 总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二节 总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三节 总皂苷的分离纯化研究
  • 第五章 中药仙鹤复方各个有效部位的体外抗肿瘤药理试验研究
  • 第一节 仪器、试剂与材料
  • 第二节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六章 中药仙鹤复方各个有效部位的体内抗肿瘤药理试验研究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图
  • 发表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6)
    • [2].柴芩清肝方有效部位群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1(03)
    • [3].中药有效部位群组方配伍比例的筛选[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18)
    • [4].二至丸有效部位群组方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力低下小鼠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 2008(12)
    • [5].葛根芩连汤与其有效部位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作用的比较[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04)
    • [6].荜茇有效部位群的调血脂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6)
    • [7].二至丸有效部位群组方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 2009(03)
    • [8].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的效应成分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 [9].菝葜抗炎有效部位群及其单体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2)
    • [10].三种丹参水提有效部位群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2(08)
    • [11].茶芪苓方剂有效部位群质量控制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3(02)
    • [12].二仙汤有效部位群大孔树脂纯化工艺[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4)
    • [13].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5)
    • [14].荔枝核有效部位群改善实验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J]. 中药材 2015(07)
    • [15].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02)
    • [16].二至丸有效部位群促进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 2014(03)
    • [17].抗癌方有效部位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J]. 陕西中医 2015(11)
    • [18].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对豚鼠皮肤感染HSV-Ⅱ型的作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6)
    • [19].丹参水溶性有效部位群与丹酚酸B对去卵巢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7)
    • [20].黄芪有效部位群对大鼠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及胞内Smads蛋白磷酸化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7)
    • [21].荔枝核有效部位群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J]. 今日药学 2015(09)
    • [22].女贞子乙酸乙酯有效部位群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0(05)
    • [23].荔枝核有效部位群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机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24].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祖师麻有效部位群的提取工艺[J]. 解放军药学学报 2012(02)
    • [25].栀子大黄汤有效部位群分离纯化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1)
    • [26].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与创新药物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4)
    • [27].荔枝核有效部位群对糖调节受损大鼠胰腺组织HIF-1α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作用[J]. 今日药学 2018(08)
    • [28].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03)
    • [29].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研究现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8(02)
    • [30].复方“前愈”有效部位群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6)

    标签:;  ;  ;  ;  ;  

    中药仙鹤复方有效部位群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