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BZ油田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渤海BZ油田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油田实际的钻井、岩心、录井、地震、油藏、生产动态、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应用了传统的沉积旋回对比法、三维地震相位微导向约束检测法及沉积模式相控趋势追踪三种方法,进行精细小层及单砂体对比,并开展储层沉积微相和非均质性的研究,建立该油田主力储层的沉积模式,落实沉积微相的分布规律,掌握储层的平面、层内与层间的非均质特征,为产液结构的调整、今后油田的综合调整以及各项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利用,综合应用了传统的沉积旋回对比法、三维地震相位微导向约束检测法及沉积模式相控趋势追踪等方法进行小层细分与对比,将明下段主力油组Ⅳ、Ⅴ油组共分为18个小层。(2)通过本区块标准井的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进行本区块储层单井相分析;并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建立该区测井相模型,总结测井微相解释模式,提出该油田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3)通过沉积背景和岩心资料分析,确定BZ油田明下段沉积体系模式,该油田为浅水三角洲沉积类型。并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对油田砂岩厚度图、砂岩百分比图及测井相的系列图件编制,系统地展示了本区块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分布。(4)对明下段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对本区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宏观评价。(5)结合油田生产动态资料,总结了该油田储层连通的模式,以及各种连通模式下注水受效的特点,为油田今后的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6)系统总结了油田精细地质研究的一些主要的方法与手段,为渤海类似油田的开发地质研究提供了借鉴,且部分方法已在其它油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油田概况
  • 2.1 油田地质特征
  • 2.1.1 油田区域地质概况
  • 2.1.2 地层特征
  • 2.1.3 构造特征
  • 2.1.4 储层特征
  • 2.2 油田勘探开发简况
  • 2.3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
  • 2.4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三章 小层及单砂体对比
  • 3.1 小层划分对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1.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3.1.2 传统沉积标志层对比
  • 3.1.3 三维地震相位微导向检测对比
  • 3.1.4 沉积模式相控追踪对比
  • 3.2 小层及单砂体划分对比步骤
  • 3.3 小层及单砂体对比结果
  •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 4.1.1 区域沉积背景
  • 4.1.2 岩心相分析
  • 4.1.3 粒度分布特征
  • 4.1.4 古生物组合特征
  • 4.1.5 岩性序列及岩性组合特征
  • 4.2 单井沉积微相划分
  • 4.2.1 取心井单井相剖面建立
  • 4.2.2 测井相模版建立
  • 4.2.3 沉积微相特征
  • 4.3 平面沉积微相展布
  • 4.3.1 平面沉积微相研究思路
  • 4.3.2 储层平面展布
  • 4.3.3 沉积微相展布
  • 4.4 沉积模式研究
  • 4.4.1 沉积特点综述
  • 4.4.2 沉积相模式特征
  • 第五章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 5.1 层内非均质性
  • 5.1.1 储集层的韵律特征
  • 5.1.2 层内非均质程度
  • 5.1.3 泥质夹层的分布频率与分布密度
  • 5.2 层间非均质性
  • 5.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六章 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在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 6.1 注水方案及见效分析的应用
  • 6.2 提高注水效率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农村建设中BZ市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路径[J]. 乡村科技 2020(01)
    • [2].国有企业高管绩效管理体系优化探索与实践——以BZ集团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4)
    • [3].BZ型渣浆泵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1)
    • [4].BZ振荡反应教学实验软件设计的研究[J]. 实验室科学 2011(04)
    • [5].槐米有效成分芦丁的提取及对经典BZ振荡反应的影响[J]. 山东化工 2017(05)
    • [6].渤海海域BZ油田低渗储层特征与成因探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23)
    • [7].BZ—3M煤气发生炉炉底漏气问题的分析及综合治理[J]. 轻工科技 2014(07)
    • [8].BZ化学振荡法测定对氨基水杨酸钠[J]. 化学试剂 2012(05)
    • [9].化学波在一维BZ凝胶体系中的单向传递[J]. 广州化工 2016(05)
    • [10].异常高压低渗透油藏产能随有效压力的变化规律——以渤海南部BZ油田为例[J]. 中国海上油气 2014(05)
    • [11].BZ油田浅水三角洲储层地质建模研究[J]. 海洋石油 2012(03)
    • [12].复杂断块BZ油田合理注采比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9(02)
    • [13].塔中BZ井区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叠前精细预测技术[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6)
    • [14].交换环上四阶反对称矩阵李代数的BZ导子[J].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6(04)
    • [15].窄河道油藏平面模型水驱实验研究——以BZ油田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03)
    • [16].高效复合解堵体系在海上BZ油田M井的研究与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05)
    • [17].渤海BZ油田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9(02)
    • [18].利用BZ化学振荡体系检测中草药中的姜黄素[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03)
    • [19].近临界态油气藏开发特征及油气产出预测——以渤海BZ油田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05)
    • [20].基于课堂演示的BZ振荡反应改进[J]. 科技与创新 2018(21)
    • [21].BZ油田古近系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J]. 断块油气田 2017(05)
    • [22].渤海BZ油田水平注水井提高采收率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1)
    • [23].可换环上严格上三角矩阵李代数的BZ导子[J]. 数学杂志 2011(01)
    • [24].可换环上上三角矩阵李代数的BZ导子[J]. 晋中学院学报 2011(03)
    • [25].鸭黄病毒BZ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中国家禽 2011(21)
    • [26].BZ油田电潜泵全寿命管理下水平井提液研究与实践[J]. 钻采工艺 2019(05)
    • [27].渤海BZ油田储层定量预测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3)
    • [28].渤海BZ油田古近系沙一二段储集层沉积相及物源方向再认识[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03)
    • [29].预粗糙代数与BZ格[J]. 信息技术 2010(11)
    • [30].计算机相关技术在自动化仓库管理中的应用——以BZ公司为例[J]. 物流技术 2014(10)

    标签:;  ;  ;  ;  ;  

    渤海BZ油田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