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解毒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化浊解毒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是一种因肠道高敏感性所致的肠道应激性疾病,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腹泻,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的功能性肠紊乱症候群。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外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内脏敏感性增高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是IBS病人症状产生的基础和症状多样化的原因。近年来研究提示,肥大细胞在肠道应激性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肥大细胞被活化后,可释放许多生物活性不同的介质,介质释放可进一步放大各种生理病理反应,从而导致各种症状的发生。所以,通过抑制肠道肥大细胞活化,使其减少释放组胺、P物质等介质的数量,是治疗肠道应激性疾病的关键所在。IBS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精神、饮食、个体素质多个方面,单一药物临床作用局限,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祖国传统医学亦认为,腹痛泄泻成因复杂,治法也多。化浊解毒汤是著名中医专家李佃贵教授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方,由白头翁、黄连、黄芩、人参、黄芪、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秦皮、苦参、木香、薏米、当归、甘草等组成,具有化浊解毒、舒肝健脾、清热燥湿之功效,化浊解毒方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对IBS有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IBS的药理作用及其机理,本研究通过对内脏高敏感性IBS大鼠模型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血生化的监测,试图探讨化浊解毒方对IBS的疗效和作用机理,并结合化浊解毒方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疗效研究,为发挥中药名方多途径、多靶点及整体治疗的优势,科学开发利用中药名方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新药的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实验一:采用结肠醋酸慢性刺激法制作内脏高敏感性的IBS大鼠模型。造模分为幼年大鼠结肠醋酸慢性刺激组(NA组)、成年大鼠结肠醋酸慢性刺激组(AA组)和空白对照组(NS组)。造模后对各组IBS大鼠模型分别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腹壁肌电活动和腹部回缩反射),以验证造模是否成功。实验二:探讨化浊解毒方对内脏高敏感性IBS大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造模成功后,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得舒特组(C组)、化浊解毒方低剂量组(D组)、化浊解毒方高剂量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肠道内扩张引起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和大鼠肠道内不同容量下扩张期间腹壁收缩次数,检测5-羟色胺(5-HT)、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实验一:在造模第6周,NS组8只大鼠引起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的扩张容量阈值分别为(0.70±0.10)ml和(0.94±0.16)ml,AA组大鼠上述两项阈值分别为(0.76±0.06)ml和(1.02±0.88)ml,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A组大鼠腹部抬高和背部拱起阈值分别为(0.43±0.06)ml和(0.61±0.08)ml,与前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1);在0.5ml容量时,NS组和AA组大鼠的腹壁收缩并不明显,而NA组大鼠腹壁收缩数目达(6.63±1.06)次/5min,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0.8ml扩张容量下,NA组大鼠腹壁收缩活动均较另外两组更为显著(P<0.05)。在1.2ml扩张容量下,NA组大鼠较NS组大鼠腹壁收缩显著增强(P<0.05),而与A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二:在行为测试方面,用药后,B组与A组相比,引起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扩张容量阈值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P<0.05),而C、D、E组与A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D、E组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腹壁肌电活动记录结果显示,用药后,B组与A组相比,在1.0ml、1.5ml扩张容量时,大鼠腹壁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C、D、E组与A组相比,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D、E组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行为学和电生理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各治疗组模型大鼠5-HT、SP含量明显下降,CGRP含量增加,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1.采用醋酸结肠慢性刺激法可造成稳定的肠道高敏感性IBS大鼠模型;2.化浊解毒方能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含量,增加CGRP含量,大剂量化浊解毒方疗效优于得舒特。3.化浊解毒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血清5-HT、血浆SP含量,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化浊解毒方不仅仅在于具有化浊解毒、舒肝健脾、清热燥湿之功效,还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镇痛等多项作用。可见,化浊解毒方治疗IBS是多方面、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化浊解毒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内脏敏感性评估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化浊解毒方对内脏高敏性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 2015(05)
    • [2].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山东中医杂志 2015(05)
    • [3].邱健行健脾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四川中医 2020(02)
    • [4].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J]. 北京中医药 2020(03)
    • [5].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象的干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7)
    • [6].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J]. 河南中医 2014(02)
    • [7].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光明中医 2013(06)
    • [8].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12)
    • [9].化浊解毒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06)
    • [10].疏肝化浊解毒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22)
    • [11].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C反应蛋白活性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05)
    • [12].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09)
    • [13].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蛋白酶原及胃黏膜组织再生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4)
    • [14].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病理形态及免疫调控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9(04)
    • [15].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动力影响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4)
    • [16].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调控机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1)
    • [17].英连金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大鼠COX-2、VEGF表达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2(02)
    • [18].化浊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92例[J]. 陕西中医 2010(11)
    • [19].兰芩化浊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浊毒内蕴型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6)
    • [20].化浊解毒方对瘦素及胰岛分泌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3(04)
    • [21].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 河北医药 2019(17)
    • [22].兰术四草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24)
    • [23].化浊解毒方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代谢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08)
    • [24].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作用机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05)
    • [25].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1)
    • [26].兰芩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60例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 2012(10)
    • [27].基于“脑-肠互动”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5)
    • [28].罗英化浊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59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13(05)
    • [29].化浊解毒方治疗黄褐斑65例[J]. 河北中医 2011(03)
    • [30].化浊解毒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2)

    标签:;  ;  ;  ;  ;  ;  

    化浊解毒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