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通过clathrin途径回收穿孔素及对杀伤功能的影响

NK细胞通过clathrin途径回收穿孔素及对杀伤功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一、前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 cell)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其通过释放胞毒效应分子(穿孔素、颗粒酶等)而杀伤畸变的自身细胞及感染病原体的靶细胞。NK细胞无需致敏即能直接杀伤靶细胞,并可连续杀伤多个靶细胞。目前尚不清楚,NK细胞每次杀伤过程中所释放胞毒效应分子的量,及其连续杀伤过程中通过何种机制不断补充自身“弹药库”以维持“战斗力”。理论上,NK细胞可不断合成新的效应分子,但该过程涉及效应分子的糖基化修饰、剪切、构象改变,最后进入分泌性溶酶体,全程需数小时。因此,探讨NK细胞持续性杀伤过程中合成和储备胞毒效应分子的确切机制,有助于从新的角度阐明NK细胞杀伤功能的机制。免疫突触与神经突触有诸多相似之处。文献报道,神经突触胞吐后可发生有效的补偿性内吞,此对于维持突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神经突触内分泌性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后,包括膜蛋白的多种分子可迅速回收至神经细胞内,其生物学意义为:减少胞吐所致细胞膜表面积增大;回收的膜蛋白可参与形成新的分泌囊泡,从而有利于神经突触适应不断发放的神经冲动。除膜蛋白外,神经细胞还可回收可溶性神经递质。近年文献(包括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报道,免疫突触中存在双向运输的载体,也具有回收存储胞毒效应分子的分泌性溶酶体膜蛋白的能力。深入探讨胞毒效应分子的回收作用,有助于揭示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和NK细胞持续性杀伤作用的机制。穿孔素是一类重要的胞毒效应分子,在NK细胞杀伤靶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NK细胞回收穿孔素的作用,并阐明其机制及生物学意义。早期内体是细胞回收细胞外物质的最初细胞器,早期内体体积增大提示外源性物质的进入。本实验用荧光标记的转铁蛋白作为示踪分子,观察其被NK92细胞内吞后的定位。转铁蛋白内吞后进入早期内体,导致后者体积显著增大,可作为细胞发生内吞的指标。此外,与早期内体共定位也表明内吞的分子已进入早期内体。通过观察NK92细胞早期内体,判断NK92细胞被靶细胞刺激后是否发生胞吞,结果发现:NK92细胞受靶细胞刺激15分钟后,其早期内体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提示NK92细胞发生内吞。乙二醇四醋酸[Ethylene glycol-bis(2-aminoethylether)-N,N,N’,N’-tetraacetic acid, EGTA]可抑制NK92细胞胞吐,但并不影响NK92细胞与靶细胞间形成免疫突触。为探讨内吞发生的时相,我们在NK92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过程中加入EGTA,发现可显著抑制早期内体增大。提示NK细胞内吞继发性于胞吐之后。我们还发现,靶细胞刺激NK92细胞15分钟,穿孔素与早期内体出现明显共定位现象,而未受刺激的NK92细胞无此现象。另外,加入EGTA同样可抑制穿孔素与早期内体共定位。上述结果表明,NK92细胞杀伤靶细胞过程中出现穿孔素内吞,该效应继发于胞吐。首先应用放线菌酮抑制新蛋白质合成,以避免新生成的穿孔素干扰实验结果。继而应用针对不同胞吞途径的抑制剂,探讨NK92细胞内吞作用的机制。结果发现:应用针对clathrin途径的抑制剂后,受靶细胞刺激的NK92细胞内其穿孔素水平明显降低(与未用抑制剂的NK92细胞相比);应用针对脂筏和胞饮途径的抑制剂并不影响胞内穿孔素水平。提示:穿孔素内吞效应为clathrin途径依赖性,脂筏和胞饮途径介导的内吞不参与穿孔素回收。借助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实穿孔素循clathrin内吞途径被回收,结果发现:在针对clathrin内吞途径的化学抑制剂作用下,NK92细胞受靶细胞刺激后,穿孔素和早期内体无共定位。另外,应用更具特异性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证实穿孔素回收途径:用针对clathrin重链(clathrin heavy chain,CHC)的siRNA干扰NK92细胞clathrin表达,48小时后,靶细胞刺激并不导致穿孔素和早期内体共定位;而用针对无关序列的siRNA干扰NK92细胞48小时,受靶细胞刺激后,穿孔素和早期内体出现明显共定位。由此证实,穿孔素可以由clathrin内吞途径介导进入早期内体。用针对clathrin内吞途径的抑制剂阻断穿孔素回收,检测对NK92细胞杀伤靶细胞功能的影响: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为5:1和10:1,检测NK92细胞对原代猪内皮细胞(Primary porcine endothelial cells,PEC)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Humanerythroleukemia cell line,K562)的杀伤率;应用clathrin内吞途径抑制剂,NK92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用针对CHC的siRNA干扰NK92细胞(48h),导致后者对靶细胞杀伤率明显降低(用针对无关序列的siRNA干扰作为对照)。为探讨clathrin途径依赖的胞吞在NK92细胞持续性杀伤靶细胞中的作用,将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比例设为1:2和1:5,检测不同时间点NK92细胞对靶细胞(PEC和K562)的杀伤率。与上述结果相印证,在效靶细胞比例倒置的情况下,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随杀伤时间延长而逐步增高;抑制clathrin途径的内吞(化学抑制剂和siRNA)后,NK92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低于对照(未抑制clathrin途径)。为观察原代NK细胞是否也存在类似现象,用磁珠分离新鲜人外周血NK细胞(纯度>95%),用靶细胞刺激NK细胞15分钟,穿孔素与早期内体出现明显共定位现象,而静息状态下不发生此现象。同时,抑制clathrin介导的内吞途径,则NK细胞的杀伤功能降低。上述结果表明,clathrin途径介导的内吞在NK细胞杀伤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穿孔素等效应分子回收相关。六、结论NK细胞受靶细胞刺激后,穿孔素循clathrin途径回收至早期内体中。此效应可被clathrin途径的化学抑制剂或特异性siRNA抑制,并导致NK细胞杀伤功能下降。提示:穿孔素回收对维持NK细胞杀伤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分泌性溶酶体——胞毒效应分子的“储存室”
  • 二、“神经突触”概念的引申——免疫突触
  • 三、网格蛋白(clathrin)途径介导的内吞
  • 四、胞毒效应分子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 五、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部分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第二部分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第三部分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小结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2:待发表的论文和基金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NK细胞含量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4)
    • [2].自身免疫病病人外周血NK细胞检测的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02)
    • [3].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2)
    • [4].NK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及停药进展[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0(03)
    • [5].NK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19)
    • [6].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2)
    • [7].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在初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 2017(02)
    • [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型和功能分子变化的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3)
    • [9].腹膜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15)
    • [10].NK细胞负向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研究进展[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06)
    • [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0)
    • [12].舒尼替尼联合NK细胞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的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4)
    • [13].NK细胞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诊治研究中的意义[J]. 黑龙江医学 2015(06)
    • [14].阿托伐他汀对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02)
    • [1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及NK细胞表达变化的意义[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1)
    • [16].套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数目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7(03)
    • [17].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06)
    • [18].NK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9)
    • [19].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NK细胞检测[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11)
    • [20].NK细胞与脓毒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2)
    • [21].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的检测及其意义[J]. 微创医学 2015(02)
    • [22].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3(44)
    • [23].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内部影响因素分析——NK模型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8)
    • [24].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2014(05)
    • [25].NK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一例报告[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8)
    • [26].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NK模型分析[J]. 情报杂志 2011(04)
    • [27].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伴NK细胞减少:1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4年随访(英文)[J]. 临床儿科杂志 2011(07)
    • [28].索拉非尼治疗前后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广东医学 2010(06)
    • [29].爆发性肝炎小鼠中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对NK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4)
    • [30].千佛菌对肺癌小鼠IL-2和NK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四川中医 2009(05)

    标签:;  ;  ;  ;  ;  

    NK细胞通过clathrin途径回收穿孔素及对杀伤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