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资R&D机构发展与管理政策研究

上海外资R&D机构发展与管理政策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外资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外资研发(R&D)机构作为外资进入中国的新兴投资领域,已引起国内外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兴趣,并从不同视野对外资(R&D)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做出了相关论述。作为中国三大外资R&D机构集中地之一的上海,其迅速增加的外资R&D机构业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不少专家和学者结合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背景,就外资R&D机构设立后对技术的改进、产业的推动、能级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等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就外资R&D机构涌入带来的人才竞争、资源抢夺等消极影响做了阐述,并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策略探询。本文希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在沪外资R&D机构类型、发展阶段、特点、分布及设立背景等现状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通过仔细剖析在沪外资R&D机构对上海各相关领域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效应,为政府部门进一步细化和丰富管理措施,更有效地对在沪R&D机构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选题意义和缘由
  • 2. 相关研究及综述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 4. 论文架构和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在沪外资R&D机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外资R&D机构综述
  • 1. 外资R&D机构的定义
  • 2. 外资R&D机构的类型
  • 3. 外资R&D机构的发展阶段
  • 4. 在沪外资R&D机构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在沪外资R&D机构集中区域及其特点分析
  • 1. 资源集聚型──以漕河径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 2. 政府推动型──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 3. 中央商务区型──以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第三节 外资R&D机构的投资背景分析
  • 1. 外资R&D机构在华投资的共性因素
  • 2. 外资R&D机构在沪投资的个性因素
  • 第二章 在沪外资R&D机构发展效应分析
  • 第一节 正面效应
  • 1. 集聚科技资源
  • 2. 促进技术转移
  • 3. 活跃市场竞争
  • 4. 提升创新能力
  • 5. 传输管理知识
  • 第二节 负面效应
  • 1. 加剧本土人才外流
  • 2. 导致技术逆向扩散
  • 3. 加大本土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
  • 4. 抑制本土企业发展空间
  • 5. 加剧部门和区域间差异
  • 6. 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
  • 第三章 上海市现有相关政策措施的分析
  • 第一节 促进和规范外资R&D机构发展的必要性
  • 1. 促进和规范外资投资R&D领域的必要性
  • 2. 促进和规范外资R&D机构发展的基本方式
  • 第二节 上海市现有相关政策措施评介
  • 1. 关于外商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的暂行规定
  • 2. 关于外商投资设立R&D机构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
  • 3. 上海市关于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究开发机构的若干意见
  • 4. 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暂行规定、关于上海市鼓励外国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暂行规定的若干实施意见
  • 5. 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 第三节上海市政府与在沪外资R&D机构沟通机制评介
  • 1. 政府与外资R&D机构的沟通机制
  • 2. 政府与外资R&D机构的深层合作
  • 3. 非营利组织与外资R&D机构的管理
  • 第四节 上海市现行外资R&D机构发展管理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
  • 1. 政策配套不完善
  • 2. 缺乏政策协调机构
  • 3. 缺乏整体规划
  • 4. 大学与R&D机构、本地企业与R&D机构之间缺乏互动发展
  • 5. 外商在R&D机构与上海产业发展存在目标偏差
  • 第四章 完善上海市外资R&D机构发展与管理的政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上海市外资R&D机构发展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 1. 变重叠为协同,变缺失为补足
  • 2. 促量变转质变
  • 3. 增强产业研发的外溢效应
  • 第二节 完善上海市外资R&D机构发展和管理的政策建议
  • 1. 注重政策配套,完善政策体系
  • 2. 建立协调机构,实现部门互动
  • 3. 制定整体规划引导,实现区域错层发展
  • 4. 促进大学、本地企业、科研院所与R&D机构的协作
  • 5. 扶持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内R&D机构的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R&D活动、高管特征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3)
    • [2].女性高管、R&D投入与企业绩效[J].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20(01)
    • [3].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入的影响分析——基于门限效应模型[J]. 科技和产业 2020(02)
    • [4].股权集中度、R&D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J]. 财会通讯 2020(04)
    • [5].长江经济带工业R&D资本存量测算[J]. 统计与决策 2020(05)
    • [6].中国省域R&D投入及创新效率测度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20(05)
    • [7].考虑企业风险感知的R&D网络风险传播建模与仿真[J]. 系统管理学报 2020(03)
    • [8].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R&D投入[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5)
    • [9].政府补助、R&D投入与企业绩效[J]. 财会通讯 2020(15)
    • [10].政府补助、融资约束与企业R&D投入——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20(09)
    • [11].政产学协同视角下R&D投入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于长三角高校数据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9)
    • [12].R&D投入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J]. 财会通讯 2020(20)
    • [13].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产权与产业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2)
    • [14].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情况对R&D投入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2016(30)
    • [15].我国政府R&D补助对技术创新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 2016(12)
    • [16].环境规制是否抑制了国际R&D溢出效应——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12)
    • [17].高新技术企业R&D过程中的知识创造机理研究综述[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18].所得税优惠、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来自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税务与经济 2017(02)
    • [19].政府R&D资助对高技术企业R&D效率影响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7(02)
    • [20].融资约束、R&D税收优惠政策与研发投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研究[J]. 财会研究 2017(04)
    • [21].成渝经济圈R&D空间溢出网络结构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06)
    • [22].R&D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17(04)
    • [23].政府科技直接投入对工业企业R&D支出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J]. 全国流通经济 2017(15)
    • [24].产业结构变迁、人力资本、R&D强度对中等收入群体影响的动态测度——基于协整和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J].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9)
    • [25].债务约束、自由现金流与R&D投资[J]. 财会通讯 2017(24)
    • [26].融资约束和R&D投资与企业创新效率的相关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2)
    • [27].“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高技术产业R&D效率提升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7(10)
    • [28].融资约束、R&D投入与中小企业绩效[J]. 财会月刊 2017(30)
    • [29].探究我国企业R&D筹资风险控制[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11)
    • [30].环境管制、R&D投资与生产率[J].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1)

    标签:;  ;  ;  

    上海外资R&D机构发展与管理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